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情简介A厂 (国企 )工程师李某是该厂的技术骨干 ,长期从事甲设备的研制、开发工作。甲设备曾获得国家专利。但该厂在甲设备的基础上 ,又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 ,使甲设备可以使用与专利技术不同的原料进行生产。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在同行业中甲设备处领先地位。在改进甲设备的过程中 ,李某曾多次参与 ,所以他对改进后的甲设备的技术性能、构造、各种技术参数非常熟悉。2000年2月 ,李某未经A厂批准 ,擅自离职 ,并受聘于某外地企业B厂。李某到B厂后 ,利用其掌握改进后甲设备的技术 ,为B厂设计同样的设备。后A、B两厂在参与某公司关于…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处理第一次人民来访,是1925年8月20日下午,接待岳州路经纬纺织厂女工30余人。当时,由于工部局停止供电,该厂500余工人已有三个月未做工,急需救济。时任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兼上海总工会总务科主任(相当秘书长)的刘少奇,在了解女工们反映的情况后,一方面派人向济安会交涉发给该厂工人补助,一方面派人往该厂调查核实急需救济的确切人数,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3.
(案例)蒋某1994年7月被某石棉瓦厂招收后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1994年底蒋某因患胃病住院治疗一个月,出院后不能坚持正常上班,不能完成生产任务,该厂为其调整了工作岗位,但蒋某仍不能适应工作。此后,该厂又给予其半年时间让其治疗休息,半年后,蒋某上班还是不能从事本岗位劳动。1995年11月6日,该厂书面通知蒋某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其于1995年12月10日前办理完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蒋某人认为自己虽然有病,但并未丧失劳动能力,企业不应解除劳动合同,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受案后,根据调查的情况,裁决维持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蒋某应按该厂要求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手续。  相似文献   

4.
武汉劲松服装厂组建于1992年,是一家民营企业。该厂组建之初,固定资产不足30万元,员工仅20名,是一家典型的小作坊。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劲松服装厂已是拥有4000多万元固定资产、600多名员工,产、供、销一条龙,年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的中型企业。劲松西装已成为汉货精品、中国公认名牌产品。几年来,武汉劲松服装厂大胆探索资本的集聚、积  相似文献   

5.
案精简介1991年1月,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石景山厂(原告)生产醋酸洗必泰溶液(醋酸氯已定溶液)。1992年至1996年间,石景山厂的产品在一些评奖活动中获奖,《健康报》于1992年刊登了几篇介绍石景山厂产品的文章。1996年4月北京市卫生局又批准非凡厂(被告)生产醋酸氯已定溶液。此后一F凡厂的此类产品也投入市场。双方的产品的外包装盒均为长方形,大小一致。但外包装盒图案、色彩差别较大。石景山厂的为蓝色,标明产品名称为醋酸洗必泰溶液(醋酸氯已定溶液),标有专利号和药字号及该厂商标,有石景山厂生产的字样;非凡厂的为粉色,标明…  相似文献   

6.
案例简介:李某为某纺织有限公司的合同工,1992年9月双方签订了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从1999年3月起李某经常感觉头晕、全身乏力,2001年1月9日晚突然晕倒在车间,后送医院急诊,医生诊断李某患有重度贫血症;建议:不能从事危险、繁重、夜班的岗位,且需较长期治疗调养。因此,李某向公司请了6个月病假。2001年7月10日该公司通知李某回原岗位上班,李某找公司领导要求调换白班岗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4,(10):76-76
编辑老师: 5月11日,陈某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某轻便两轮摩托车,在道路上撞到步行的刘某,致使刘某死亡。后经交警大队认定陈某应对事故负全部责任。经查实,该摩托车已达报废标准,原车主为蒋某。事故车辆的原车主蒋某将报废的机动车转让给了别人,经过两次转手,陈某将车买下来。受害人刘某的家属向法院起诉,要求陈某赔偿原告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失抚慰金等费用。要求原车主蒋某及报废车中间买卖人对陈某赔偿承担连带责任。请问这一诉讼请求是否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转让报废机动车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吗?  相似文献   

8.
阎磊 《浙江人事》2009,(8):45-46
一、案由 申请人顾某,某大学原职工,因停薪留职后要求返校工作与某大学发生争议,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争议焦点 申请人顾某称:申请人在2008年10月16日收到被申请人作出的某大学[2008]94号文件,该文件决定自1992年12月31日起对申请人作自动离职处理,申请人认为该文件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10,(12):58-59
【原告】李某,技术工程师 【被告一】某德资天津公司 【被告二】某德资江苏公司(注:两被告为关联公司)2008年,被告二通过猎头公司联系到原告,邀请其参加应聘。原告通过了两次面试,随后被告二以公司正在筹建尚未投产为由通知其到被告一处任职,并于2008年7月31日向其传真《聘用通知书》,其中约定原告与被告一的合同期限为两年,月工资为14000元。原告签收并回传给被告二,随后前往公司报到。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2010年4月24日,上海某外资企业向蒋某发放了录取通知,聘用其任公司行政经理一职,要求其于5月24日至公司报到并办理入职手续,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最初6个月为试用期。2010年6月初,公司要求与蒋某签订劳动合同,蒋某表示需要将合同文本带回去仔细阅读后再签字,公司对此予以同意。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障世界》2006,(4):37-37
案例: 2004年4月,某市水泥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00年只月,水泥厂与李某签订了为期8年的劳动合同。2003年1月,水泥厂拟进13新的生产设备,打算派李某等3人出国培训。在和李某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双方就原劳动合同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合同规定:合同有效期为15年,李某无正当理由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赔偿水泥厂支付的全部出国培训I费用及因此造成的其他一切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一1997年元月中旬,永城市医药公司接到鲁山县一家保健厂打来的购药电话,言明"货到付款、决不食言"。该公司遂派业务员李超杰等人于元月19日将一批价值10多万元的药品按约送到鲁山保健厂。岂料卸货后,保健厂以种种理由拒不付款,并欲将药品全部转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人地两生的李超杰等人懵了。在要款不给、退货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鲁山县法院。当时正值下班时间,天下着大雪。法院告申庭负责同志李金明等人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当即决定:立即立案。为确保药物的安全,法院马上派人将已卸到保健厂的药物全部扣留。并责令该厂立即将已转移它处的14箱(件)药品按指定时间送交法院。待一切,手续办完,已是夜里10点多钟。  相似文献   

13.
实施公务员制度后,原有的几种行政处理方式有所变更,如何正确使用呢? 自动离职 是过去机关单位对擅自离职等人员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处理方式。辞职辞退制度建立后,对擅自离职等人员,不再使用‘自动离职’处理。公务员要求离开国家行政机关的,可申请辞职或调出。列于在辞职审批期间或法规规定不得辞职而擅自离职的,要按开除处理。对  相似文献   

14.
(一)原告陈××与被告中石化某分公司因社会保险等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经审理查明原告于1992年7月开始受雇于被告至今,双方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被告未为原告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及缴纳社会保险费等,遂依法做了实体判决。双方当事人均不服,提起上诉。某中级  相似文献   

15.
[案例]: 某化工厂于1998年3月21日与杨某签订了为期6年劳动合同。2004年3月21日合同期满后,杨某向厂里提出办理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手续时。该厂领导说。厂里已决定与其续订合同两年。拒绝为杨某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有关手续。经杨某一再坚持。该厂以临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替杨某的工作。如果此时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合同,会为厂里的生产带来损失为由,提出至少续订劳动合同一年。否则,不予办理任何手续,如果杨某不同意,就按自动离职处理。杨某为此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厂为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维护其合法权利。仲裁委员会受理此案后,经调查,杨某与该化工厂所签5年劳动合同已于2004年3月21日到期,裁决该厂及时为杨某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  相似文献   

16.
自治区党委关于转发钟家佐同志由退休改为离职休养的通知中共中央组织部2004年12月9日干任字[2004]329号通知:同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原副主席钟家佐同志由退休改为离职休养,离职休养时间仍从1998年8月11日算起。自治区党委决定:免去文子忠同志的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党组副书记职务;穆虹同志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  相似文献   

17.
1997年,经营人李某将已处停业状态.原属浦东某镇一村村办企业的上海某汽车修理厂房产及设备等盘了下来,但因故未进行实质性经营。2002年时因道路拓宽,该厂被动迁到该村另一处。李某在新厂房经营一年多后,规划部门发现该厂房系违章建筑并将其拆除,该厂也就此被注销。  相似文献   

18.
小保信箱     
《就业与保障》2011,(12):4-7
劳动者未提前通知辞职,企业也应转移档案小保:李某于2005年到某公司工作,2009年9月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1年3月,李某向该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并于当日下午离开公司。2011年8月,李某到公司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公司以"李某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合同期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不合法"为由拒绝为李某办理档  相似文献   

19.
案情:原告李某与被告龙某曾有生意往来,1998年4月至5月被告欠原告木材款12900元。1998年5月25日被告写下对帐凭证一张给原告,未约定还款期限,2000年2月原告要求被告还款,至2001年1月13日,被告分期分批归还了部分欠款,2003年9月17日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归还余下欠款8900元。  相似文献   

20.
【案例】某服装厂于1999年6月取得一批订货合同,为了尽快完成合同约定的任务,厂领导单方决定,全体职工平时每天加班3小时,每周六全天。对此,该厂职工黄某等人十分不满,坚持了半个多月,多次向厂领导提出意见,均被驳回。黄某等人一气之下,自行决定按照厂内规章规定的工作时间,达到下班时间后,自行离厂。为此厂领导几次严厉批评黄某等人无效后,以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