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危机频发的当今社会,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纳入法制化轨道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河北省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河北省的突发事件应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对各种突发事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紧急处置的管理活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的治理研究存在三种不同的视角: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新冠肺炎疫情在三种视角中,分别被定义为风险、危机和突发事件,其侧重点分别是从事件的不确定性、过程和事件本身出发,目标则分别是源头治理、建立预警机制和事态控制。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显然是一场跨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跨界危机,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广阔的视角。福利制度在危机管理,甚至是国家整体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福利体制可以与应急管理体系合作形成非常态社会安全网,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冲击。我国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动员等非医学手段,有效阻击和化解了危机。在跨界危机治理中,强有力的行政主体是核心,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是制度保障,充足的市场供应是经济基础。跨界危机治理与福利体制的结合,是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为此,需要将福利体制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整合应急管理体制和福利体制,强化基层公共安全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急管理十日谈》中漫谈了社会转型和社会风险、危机的防控和管理、应急决策的方法和技巧等;文中例举了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社会安全事件,漫谈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危机中的沟通与媒体应对等,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一闪淳昌(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相似文献   

5.
刘安平 《法制与社会》2010,(26):154-154
近年来,全国一系列涉法突发事件引起官民、警民严重冲突,贵州瓮安民众冲击政府打砸烧、杨佳一人杀6警、哈尔滨6警打一人、云南晋宁警方"躲猫猫"、邓玉娇怒杀公务员、佘祥林、赵作海错案、许霆改判案、嫌疑人喝开水死亡等一系列事件,考验着地方政府及各级政法干警的应变能力、应急能力和执行能力——所有这些都属于危机应急管理范畴。从这些涉法危机事件中,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媒体和民意的突出作用。媒体是体现民意的代表,它和政府政绩、政府美誉度以及国家形象紧密关联,尤其是在重大危机事件面前。媒体监督则既是民意的聚焦点,又是我们政法工作的最大压力和助力。  相似文献   

6.
谢晶莹 《刑警与科技》2007,(6A):123-127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对各种突发事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紧急处置的管理活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非典”事件、禽流感事件以及2008年的南方雪灾,四川、甘肃地震,一次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直接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应当依靠法制。事实证明,突发事件的应对要实现由个别调整向规范调整的转变,以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和无预期。只有不断完善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使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有法可依,才能减少突发事件给国家、  相似文献   

8.
我国应急预算法制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国家遭遇各级各类突发事件之时,需要坚实的公共财政保障,而这又有赖于完备的应急预算,因此,应急预算法制是政府应对危机的基本法制要件。比较美国和日本,我国当前应急预算法制粗疏模糊,在《预算法》即将修改的背景下,急需针对应急预备费的提留管理、应对突发事件之特别预算的创设构造、中央与地方应急预算的分配编制等关键性问题尽早进行立法安排,从而为我国政府今后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可行可靠的应急预算法制化供给。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危害性、紧急性等特点容易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突发事件中,媒体的参与给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既带来了挑战,也产生了积极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学会科学应对媒体,健全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突发事件新闻信息传递网络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媒体管理等,是地方政府做好媒体应对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对于"平安重庆"建设、"和谐重庆"构建、确保重庆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有必要对"紧急事件"、"危机"、"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能力"与"应急能力"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社区应急能力"概念的内涵,辨识社区应急能力构成要素,分析重庆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重庆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和施行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其标志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已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突发事件应对法》构建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制度框架,对我国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与制度创新。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突发事件应时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此。应根据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  相似文献   

12.
邓浩 《法制与经济》2009,(12):124-125
近年来我国面临突发事件频发的极为严重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政府有效应对危机和提高行政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对政府各方面的建设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贯彻落实该法,政府应强化主体意识、加强依法行政、实施人才资源的培训开发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提高行政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面临突发事件频发的极为严重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政府有效应对危机和提高行政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对政府各方面的建设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贯彻落实该法,政府应强化主体意识、加强依法行政、实施人才资源的培训开发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提高行政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司海燕 《法制与社会》2012,(21):192-19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是现代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必须要完善应急法律规范,实现应急管理的法制化。本文首先介绍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的概念和渊源,然后指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共财政应急机制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规模、连续性的危机频发时,我国应对危机的财政投入资金难免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应对机制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应对机制、灾后重建机制以及评估机制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危机事件管理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对各国政府管理的新的挑战。在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都根据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本国国情形成了不同的突发事件管理模式,美国以总统为核心、其它各部门协调负责的管理模式尤为突出。这无疑对我国的危机事件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发生涉我境外突发事件的潜在风险逐渐增加。由于缺乏统一、高效的应急响应国际合作机制与平台,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等跨国性重特大突发事件中,初期应急救援效果往往不甚理想。2006年以来,欧盟不断加强跨国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并于2013年升级为综合性政治危机应急响应机制(IPCR),在协调各成员国共同应对欧盟内部的跨国性大规模突发事件以及参与其他区域的国际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借鉴欧盟经验做法,我国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国性综合协调机构、危机沟通信息系统、应急响应流程、联合应急演练等工作,不断提高政府跨国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公共应急法制是公共应急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政府的职责和功能之所在而使得政府行政紧急权的行使成为公共应急法制的核心。近年来,公共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的程度日益加重,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加速也昭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每个国家遭遇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每个政府面临的复杂局面前所未有。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第一款对"突发事件"作了明确界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应对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桂维民的《应急管理十日谈》一书,它迅速被摆到各地各级公务员案桌上,成为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好助理"。桂维民自己也听到不少县委书记、县长的反馈,"什么时候县里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就按你讲的方法应对,结果很管用,处理得非常平稳"。10月,西北工业大学成立应急管理研究所,桂维民出任首任所长。目前,桂维民还是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桂维民非常喜欢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以处理数十起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经验为底子,利用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期间深入研究,然后到全国各地做讲座,出书,不遗余力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