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大部分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采用被动适应交通需求的方法,不能有效调节路网交通需求时空分布,无法有效应对交通拥堵问题的要求。以城市大范围路网交通在线仿真为基础支撑技术,以交通信号控制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采用主动控制的先进理念,研究基于在线仿真的适用于大范围路网的主动式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通过重点研究和解决城市大范围路网OD在线估计、干线主动式信号协同优化控制及区域主动式信号协同优化控制等关键技术,提出符合我国城市道路管理特点的主动式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技术体系,对于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提高当前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化水平的现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平 《公安研究》2012,(7):34-37
随着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形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机动化进程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以及慢行交通出行方式萎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要确立城市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确立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理念,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确立动态与静态制衡理念和绿色出行理念。  相似文献   

3.
《吉林政报》2014,(6):38-41
<正>吉政办发[2014]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改善交通环境,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经省政府同意,就"城市畅通工程"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实施"城市畅通工程"部署,不断健全完善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机制,调整城市交通结构和管理方式,提高城市交通承载保障能力,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科学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影响城市交通畅通的突出问题,创造便捷、高效、顺畅、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推进城市交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现就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松州》2016,(3)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影响着城市的社会与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的供求矛盾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凸显。在此背景下,推进赤峰城区交通畅通工程深入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课题的研究是以推进赤峰市城区交通畅通工程为目标,以当前赤峰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现状为切入点。对影响赤峰城区交通拥堵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赤峰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区交通特点,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城市长远规划的角度对推进赤峰城区交通畅通工程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员的增长,非机动车的增长比例也不断上升,使我市的道路拥堵现象日异增加,城市交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几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为改善市区交通拥堵现象,做了大量工作,对机动车行驶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实施方面,提高了机动车驾驶员的自律性。但是,我们的城市道路不  相似文献   

7.
王修 《人民公安》2020,(2):38-39
针对交通拥堵、出行难和停车难等“城市病”,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深化城市交通畅行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对机动车违停、电动自行车、交通堵点专项治理等开展重点攻坚,给出了“常州答案”--在2019年三季度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常州交通健康指数值达71.15%,高于全国交通健康指数均值10.74%,排名全国第3,为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安全、顺畅、有序、绿色、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8.
《协商论坛》2014,(6):38-38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的过度使用,城市道路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城市机动车辆的增长需求,能源紧缺、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及市民的正常生活。经过对我省交通拥堵现状的充分调研,基于以上有关背景情况,省政协委员高委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行车难、乘车难、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战略,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宋朝丽 《前沿》2012,(6):117-118
城市交通拥堵是近年来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产生交通拥堵的具体原因包括城市规划不合理、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公共交通欠发达、城市交通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共交通行为不够规范等。本文选取了城市规划及路网设计这个层面,结合郑州市的交通状况,指出郑州市在城市布局层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规划、旧城区改造、支路扩展等方面提出改善郑州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较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和汽车的迅猛增长。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务院于2012年部署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为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环境污染等矛盾,必须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一、北京城市交通的历史追溯 近几年伴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北京交通出行环境不断复杂化,交通安全隐患在增多。北京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设施得到改善,但在舒适性、可及性方面存在很大偏差。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则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历史上的城市分割布局导致的交通拥堵及早期修筑道路遗留的问题,是北京交通拥堵无法逃避的根源。在当时国内经济相对不发达、人口和车辆都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问题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得到快速发展,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绩显著,人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杨旭 《北京观察》2017,(9):18-19
通过对城市静态交通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不仅可以解决现有城市道路交通的膨胀发展,减少污染与消耗,构建快速、舒适、方便、清洁、有效的城市交通环境.进而还可以推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探索规律,加快城市交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现代化城市的交通问题 ,文中提出加快城市交通发展应遵循的 4个规律 :城市道路面积增长速度必须高于机动车辆增长速度规律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规律 ;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与运营线网协调发展规律 ;城市静态交通设施建设与动态交通同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升级调整的需要,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交通系统的特点和内涵出发,理清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的目标和方向,结合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指出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交通拥堵,是国内很多城市道路改造、空间更新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小汽车保有量相当高的欧洲,城市空间变化却并不剧烈,甚至不少城市保持百年"不变"。在这不变的城市空间背后,城市管理方通过精耕街道设施、变换空间功能、优化交通工具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欧洲很多城市里,从私家车  相似文献   

18.
人口增长与“大城市病”诊治——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北京市的"城市病"特征日益凸显,人口过密、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显然,给底层外来人口设置进城障碍不是医治"大城市病"的良策。治理大城市病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完善城市交通体系、设置上班错时制度、打造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等多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北京市的"城市病"特征日益凸显,人口过密、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显然,给底层外来人口设置进城障碍不是医治"大城市病"的良策。治理大城市病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完善城市交通体系、设置上班错时制度、打造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等多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少中小城市遇到了交通拥堵问题,给当地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中小城市发展阶段特点,应从加快城市及其交通规划调整;优化区域交通流组织;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深化交通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入手,逐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