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探索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道路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步走”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探索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道路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步走”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社会越是跃向现代化时,人们往往越需要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大转变中,也曾出现了复兴佛教以救世救心的运动。笔者将从佛教复兴运动的启示入手,以探讨佛教文化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近代佛教复兴的启示 自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佛教复兴运动。不仅晚清至民初的思想家、改革家,几乎都与佛学有密切联系,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等,而且还建立了大量的研究会和社会组织来倡导,从而构成了重要的文化现象。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侵入既动摇了中国人对于天朝王权的信…  相似文献   

4.
“历史与现实的留学浪潮”之二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焦润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顽强地追赶着世界现代化大潮、逐步地改变着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而留学生则是这场历史变革的主体,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化运动肇因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因而中西文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基本课题。近代知识分子对“现代化”同题的认识无不是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然而,近代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上的比较论争,却都不免非中即西的偏颇,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丁一维文化视角的思维误区,从而难以达到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陈卓  易继苍 《公安教育》2013,(11):11-15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第四次警务改革的浪潮,“现代警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警务改革思潮和举措,如何实现国际潮流与本土成就的结合和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成为当前我国公安领域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浙江省义乌市公安机关在多年警务改革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安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义乌的,也是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说它是中国的,因为作为先发城市,义乌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中国其他地区已经遇到或将要遇到的;说它是世界的,因为义乌商城警务的许多做法,符合世界警务改革的潮流,或者体现了世界警务今后发展的趋势。当然,义乌的商城警务也存在着若干问题,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但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也是我国警务改革中需要注意和引以为鉴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性因素的“跃进”性扩散下,以洋务运动为先声,19世纪后期的甘宁青地区也开始了缓慢而曲折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城市亦随之出现转型并得到一定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先天不足,再加上长期战乱不断、对民族关系问题的认识偏差等后天的人为主观能动性的缺失,较之东、中部等地区而言,近代甘宁青地区的城市发展又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不仅城市发展缓慢,而且城市早期现代化水平也十分有限,这种滞后的城市发展又对区域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农民的分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千年来在“以农为本”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和农业问题对于每个封建王朝的命运至关重要:如果理顺了与农民的关系,则国内安而四夷服。所以,庞大的农民阶层的安定与否,成为维持中国封建社会的强有力杠杆。在已迈人20世纪现代化进程的中国,9亿农民不仅仍然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社会力量,而且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广阔纵深度。但新时期农民问题已不仅仅是施行传统的“轻摇”、“薄赋”等“固本”措施所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中国农民从传统角色平稳地过渡、转化到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新的社会角色。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终结…  相似文献   

9.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进步运动,也是一场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在中国,20世纪以降一切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事物,都自“五四”始。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这样说,除了邓小平理论,还没有其他任何理论和学说能解决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如何建设现代化这个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已经向世人表明: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现代化运动,不仅是中国的惟一出路,而且具有了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09,(9):F0003-F0003
无锡是近代经济中心城市。19世纪中期无锡已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20世纪初,无锡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一批工商业巨子,率先起步中国的民族工商业;70年代后,乡镇企业又在无锡异军突起。改革开放绽放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锡经济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法王兴国改革、发展、稳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改革、发展、稳定,从政治上来说,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高福利”性的社会保障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建立。然而,仍然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均衡:一方面,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而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这种城乡二元性,不仅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相悖,而且不利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李媛媛 《传承》2012,(7):52-53
20世纪80年代无疑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理想性的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不仅迎来了经济改革的热潮,而且也经历了思想和价值领域的全面转型。这场转型与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相伴相生,即以对西方理论著作的大规模引进和研究为特征的“翻译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省大规模地开展了党内民主的改革试验。从党代会年会制、党代表常任制,到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不仅在改革的深度上,而且在推广的广度上,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戊戌变法”一百周年祭。一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饱经忧息的中华民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已站起来的中国人回首近代历史上这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不仅要认识“戊戌变法”是使中国社会走上向近代化全面转型的真正开端,而且要认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而看清思想启蒙对社会变革的巨大促进作用。为了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本刊推出著名学者李书有的力作《戊戌启蒙思潮再探讨》,作者认为戊戌启蒙思潮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时间的晚生性,中国的启蒙思潮自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栅搬来迟,既滞…  相似文献   

17.
法国农村改革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华  贺正楚 《求索》2007,(3):17-19
法国既是工业强国,又是农业富国。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改革”,以工补农,帮助法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政策主张,发展一体化农业极富法国特色,领土整治加快了农村落后地区发展。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工农、城乡差别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归纳总结法国“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贵仁 《求索》2008,(8):213-216
20世纪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理论,其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学根源一直被人忽视。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倡导“史学革命”,在猛烈批判中国传统旧史学的同时,强烈主张创立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史”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史学——新史学。唯物史观的基本理念与近代新史学理念具有内在的联系,是对近代新史学理念更深入的体现。本文从“史学革命”所倡导的新史学理念开始分析,逐步深入地探讨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学背景,揭示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学逻辑根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世纪之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点燃了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纪之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当代中国的新成果,其鲜明的特色与创新不仅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先生在哲学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念,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他。20世纪中国哲学的艰难历程 记者:跨入新世纪,人们总有一种回顾与展望的情结。张先生,您能否对上一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作一大体的回顾。 张立文: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接轨的问题,或者说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问题。20世纪的中国哲学,无论从“史”还是从“学”的视野看,都可以分为前50年和后50年两大段。 从“史”的视野看,前50年又可分为“五四”前后两个阶段。“五四”前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