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一种起先来自影视文化、继而进入社会的“恶搞”现象,越来越引进人们的注意。刚出现的“恶搞”似乎有意无意地开始于对一些名著、对于一些已经拍摄成的电影与电视的改编上,由于其任意性地脱离原著的基本特征而进行的这种改编首创了戏谑性的“恶搞”之风。社会上在只有道义责备力而没有具体遏阻力的情况下,“恶搞”如同一股恶水无边际泛滥,近来更糟糕的是进入了对人所共知的英雄人物的评价,如评论董存瑞的炸堡,恶搞“董存瑞是手是被两面胶粘住了,抽不出手来了”;黄继光的以身体堵枪眼,被恶搞成“黄继光是被石头绊倒了”,  相似文献   

2.
来信摘登     
《时事报告》2007,(4):63-63
莫把“恶搞”当时尚 2006年,恶搞大行其道,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成“恶搞”的命运,想恶搞的人进入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境界”。审视恶搞,其实就是一种扭曲甚至畸形的社会文化,颠覆着传统的文化道德。网络上的自由言论权是有限制的,有两条线不能突破:一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底线不能突破;二是法律的红线不能突破。  相似文献   

3.
2006年“馒头血案”风行以来,恶搞就已经成疯。如今无论是“不打酱油了,来躲猫猫”的热炒,还是《康熙来了》的劲爆,或湖南卫视的“娱乐至死”,恶搞已从最早的电影娱乐领域扩大成为一种现代大众传播现象。这股恶搞旋风不仅流行于各种论坛、贴吧、聊天室等网络社区,也层出不穷反映在各种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上。恶搞现象的流行正在引发着传媒的话语革命。  相似文献   

4.
“恶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而且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善意的“恶搞”,无可厚非;恶意的“恶搞”,应当严格监管“恶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2006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恶搞”,从既有的种种现象来看,可以看成是过度地搞,极端地搞,极其夸张地搞;也可看成是恶劣地搞,恶俗地搞  相似文献   

5.
无庸讳言,近年来的不少选秀节目为“博取眼球”而“娱乐至死”、“恶搞到底”。给青少年教育带来的负面榜样效应非常大,要消除这类负面影响,社会和家庭将付出很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所谓恶搞,是指用滑稽、搞笑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人物和事物的看法。如今在西方,它己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对政要的恶搞花样百出。  相似文献   

7.
在2006年中国的网络生活中,“恶搞”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雷锋、李宇春、郭德纲、赵本山、葛优、潘冬子以及铁道队员,全部都通过“恶搞”这道工序成为网民娱乐的调味品。到了8月,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互联网的视频上传的许可证、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传播“恶搞”等的消息成为一根针对恶搞的大棒,“以后还有没有‘馒头’?”成为中国当下的热门话题。如果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中国人突然发现了“恶搞”带来的创意和欢乐,那么当这股旋风刮到“红色经典”的大厦时,终于出现声讨它的强大阵营——起码,中国互联网协会理…  相似文献   

8.
日前.广东某公司欲注册“姚明”为卫生巾商标,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和歌手”雪村”同名的安全套在市场上热销.歌手雪村愤而诉诸法律……有人将这种用恶搞的方式注册的商标称为“疯狂商标”,有关部门传来的消息显示.还有不少商家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9.
从“恶搞”《无极》到如今“恶搞”红色经典,从体现价值多元和文化多元、鼓励创新的叫好之声到现在广电总局正准备出台有关互联网视频新管理条例的围剿之势,关于“恶搞”的争议一直没有中断,面对复杂的“恶搞”问题,本栏目约请三位专家,从社会、法治、文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恶搞”(KUSO)最初由日本传入台湾,再经网络传到香港、继而扩散至内地。恶搞一族利用PhotoShop等技术,借助于网络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形成了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那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对于这样的“恶搞”乐此不疲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大片,在死棋局里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12月29日,一部投资1000万的恶搞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片子以恶搞的方式向《功夫》、《十面埋伏》、《花样年华》等大片一一“致敬”。在恶搞已风行网络的今天,堂而皇之的登上大屏幕则是首次。其实,在看过《大电影》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加长放大版的“馒头”(2006年风靡一时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国电影可以说一直在期待真正的大片,可现在所谓的大片,都成了被娱乐的对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式大片难逃“馒头”宿命?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一路跋涉,令世人高度关注、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物权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终于尘埃落定,于2007年6月29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获得高票通过。然而,甫一通过,还未付诸实施,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热议,一时间“误读”、“恶搞”、“诟病”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即时性、互动性微博的普及,近年来:“网络暴力”有愈演愈烈之势。从谩骂、挑衅,到抹黑、恶搞,再到人肉、约架,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恶搞”是当前网络上流行的,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说白了,就是不好好说话.是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小学生小凡在记者采访时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这则新闻在一家电视台播出之后,互联网络上很快出现了“人肉搜索”的帖子,把这位小朋友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平时成绩以及所获得的奖励,甚至出生的医院都搜索出来。一时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上流行语,大量嘲讽、“恶搞”的开始跟帖。  相似文献   

16.
王珂 《今日中国论坛》2006,(11):59-62,66
2006年9月是中国新诗的多事之月,爆发了网友“恶搞”著名女诗人赵丽华事件(见文末链接)。这个事件不仅显示出大众对诗人赵丽华的“不满”,更显示出大众对“新诗”的“不满”。早在20世纪初新诗问世时,就有人强烈反对新诗。这种对新诗的“敌对情绪”在20世纪一直存在。在世纪之末甚至有人下结论说新诗是“百年之骗”。这次声势浩大的“恶搞”新诗的“群众运动”不得不让人深思:如何评价新诗?新诗向何处去?新诗的成就与贡献如果客观地面对百年新诗,本不可能发出俄国著名诗人莱托夫那样的感叹:“返顾过去,事不堪回首;遥望将来,竟无一知音。”相…  相似文献   

17.
网上盛传着各类恶搞客服的帖子。客服变成“克服一切困难”。这隐喻着畸形的职业规矩:客户是上帝,员工是奴才。各色职业培训,只为打掉受训者的羞耻心和尊严。都是爸妈生的,凭什么你可以出钱把别人当出气筒?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 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才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宣传》2006,(10):32-32
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歪曲“红色经典”贬损英雄的不良风气,混淆是非,模糊美丑,不分善恶,引起了社会公愤。亵渎董存瑞和恶搞《闪闪的红星》就是两个典型案例。最近一段时间,中央新闻媒体和都市娄媒体集中对这种不良风气进行纠正,引导,对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批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群众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网络恶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恶搞是青少年利用网络对严肃主题、经典、权威以及某些社会现实加以解构而建构出的娱乐活动方式.随着社会的网络化发展,青少年网络恶搞有扩大的趋势.青少年网络恶搞的出现,是草根文化发展、青少年网民增加、媒体与网络商业化、学校和家庭等内外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应对青少年网络恶搞,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青少年道德和网络法制建设,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给予其正确而合理的规范与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