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万俊人 《传承》2012,(3):58-58
现代社会的新道德文化传统不仅并没有完全脱离旧道德文化传统的“变体链”,而且也不能单独地有效料理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问题。“传统是秩序的保证,是文明质量的保证。”我们仍然需要传统的滋养,我们的生活无法真正逃离传统的掌心。  相似文献   

2.
理性看待道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爸是李刚”、“郭美美”、“小悦悦”等负面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些事件影响恶劣,侵蚀道德良知底线,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现状的讨论和争议。人们对道德失范现象的担忧甚至愤恨,从另一方面看,正是出于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的表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反映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因此,理性评估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吴白 《创造》2002,(4):8-9
人作为个体,对于美与善,对于文明人的社会责任,能够具备自我坚守的意识和能力,应当算得上是道德建设的很高境界。很高的境界,实现起来当然不容易,但并非不能造就,而且,就建立以社会成员普遍具有自觉的社会责任能力的“公民社会”而言,还非造就不可。我以为,以今天重建社会道德信用的要求来看,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急着去做的题目。所以说必须“急做”,是因为,在不能把一个文明社会所欲建构的道德内容内化为相当社会成员自觉坚守的信条时,那种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对于道德问题显出很强麻木倾向的集体无意识,可能会使我们的道德建…  相似文献   

4.
曹嘉懿 《现代领导》2011,(11):18-19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世界,人们以修德作为立身之本,但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滑坡让人瞠目结舌,其严重程度已到了必须紧急制闸的时刻。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最近,温家宝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提出了“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的要求。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这个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晓禾写了《道德文化建设的“短腿”问题如何解决?》一文。为此.记者对她进行了一次专访。  相似文献   

5.
.记者:这次调查有几个结论很有意思,比如“文化程度越高,对传统道德理念的践行现状评价越低”“农村居民对于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总体评价上高于城市居民”。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董海军:我们对“文化程度越高,对传统道德理念的践行现状评价越低”这一结论,并不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6.
张卫国 《新东方》2002,11(4):32-36
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成本现象,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的紧密联系。没有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道德“自觉”,就不可能有高尚的文化,也不可能有健康的市场经济。正确地对待和运用道德成本,是当今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良心     
文化这个东西,有没有良心?有识者明确地说:文化有良心。文化的良心,其实就是社会的良知。文化缺失良心,流淌在人们身体的血没有文化成分,哪会有道德的醒悟?如果是这样,社会就会世风日下,人们的道德就会滑坡,是非黑白就会颠倒,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相似文献   

8.
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构建当代社会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是社会道德建设的起点,是个体道德化的摇篮,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冢庭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9.
“德不责众”是我杜撰的一个新词儿。所谓“德不责众”显然从“法不责众”比附而来.是说这样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从个体角度说,明知一种行为背离道德标准、道德要求,却明知故犯、照样去做;从社会角度说.是因为大家都如此,所以不作道德谴责.对其听之任之、麻木不仁。个体的背德行为根源于从众心理和社会的“德不责众”的道德评判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的道德危机,近年来的确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掌握更多资源、拥有更大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或者社会精英群体对此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并非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从“扶不起”反映的群体无意识到频繁出现的“最美”现象中人性光辉的绽放,从染色馒头、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到欧兴国老人“活着要为牺牲的战友守墓”的执著坚守,从两岁女童小悦悦两次碾压多名路人从她身边走过却未施援手到拾荒“老太”毫不犹豫地伸手施救,从屡屡发生的道德事件到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道德注定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话题。面对冰火两重天,人们扪心自问,是社会太坏,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善良?是权力太蛮横,还是我们自己太漠然?是企业太强硬,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坚强?不管怎样说,从社会道德建设的角度看,民众关注和讨论道德问题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充分说明大家对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期待和信心。那么,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到底如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现状?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又如何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贡献力量呢?本刊特别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共产党回应新时期“世界之问”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华道德文化为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与中华道德文化相比,西方以主体性和理性为核心的理智主义文化由于其内在的紧张,不但不可避免地给世界带来治理难题,也难以理解和认同这一方案的重大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丰富而深刻的中华道德文化价值,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意愿,而且是中国着眼当下、担当履行国际责任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1,(9):22-24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主法制的稳步推进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一些领域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极端事件,却在不断动摇着人们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现代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在全球化条件下转变现念方式,从区域观念走向全球通则的文化全球形态,创造一个诚信、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环境.为此,还需对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重塑,建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构建现代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及预防体系,以优良的道德育人环境,加强人文道德素质修养,确保经济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11,(12):48-48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因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信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仅仅靠道德教化,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来维护。  相似文献   

16.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无比重要。文化就像大海,弘扬传统文化首先抓什么?最重要的,是先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社会道德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恶搞之风愈刮愈猛。从电影大片.流行音乐.明星名人到经典传统文化.恶搞似乎已无禁区。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成为引导流行文化的新鲜力量的同时,也引发了无数的非议甚至是官司。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不少人认为我国社会的道德水平在滑坡,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认为,道德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坡”作为衡量的标准。道德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新的价值观念产生,也会有一些旧的价值观念衰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德”与“礼”在古代是被视为治国之根本目的、根本手段,而“刑”、“法”则被视为使用的工具手段。现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内化道德他律而来,是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从非理性的他律走向理性的自律,这是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道德规范重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新生代”也适时而生。他们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对网络文化“一网情深”,宁愿相信网上有的,也不相信自己思考的。网络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活动效率,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增长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拓宽了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展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网络对他们的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促进其道德建设;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的全球化,易导致他们道德价值观的错位、伦理情感的疏远、道德人格的缺失、道德意识的弱化、道德责任的丧失、道德行为的失衡。[1]因此,研究“网络新生代”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