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韩军芳 《前沿》2012,(16):45-46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和理解性等特征,能够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体性作用,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教育者应当转换视阈,创造多维度的现实条件,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者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包括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两个方面。有效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实施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教育成效的提高能起到积极作用。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是,发挥教育者对教育过程组织实施的主体性,教育者要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要在知识量的占有上,要有优于受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在情感上,要关心受教育者,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发挥教育者对其自身的主体性,教育者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与时俱进的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朱松柏 《理论月刊》2012,(4):163-165
"主体间性理论"是社会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主体间性不仅仅具有本体论的哲学意义,而且更有着丰富的方法论的意义层面。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主体的相互建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对象化的客体,同时更是"主体-主体"关系,其建构的动因是社会实践中的双方精神交往互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更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也更加有利于推动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湖北社会科学》2008,42(2):187-189
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探讨主体间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规律特征以及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旨归。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凸显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同时湮没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无法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追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超越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从单主体到共时性双主体的进阶,从对立孤鸣到融情共鸣的转换,从"单向度"客体到共同客体的构建。这一扬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使人的精神觉醒,激发人的自我实现,鼓励人的个性发展。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提升双方素质,确证主体身份;构建新型话语体系,加强对话交往;聚焦共同客体,深化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6.
周先进 《前沿》2010,(7):9-15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本世纪初兴起并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语,是现代哲学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修正和理论提升,是由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合理的教育模式,注重一定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7.
居峰 《前沿》2013,(3):160-16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理念,立足于社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通过师师、师生、生生主体间平等、互动和交往,将其放之于主体一主体的关系中来,培养大学生具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论”。该教育理念的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向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体间性转向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9.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决策者、教育活动等多极主体共同构成的。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认识,要走出只看到教育者的主体性或者只承认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单向度思维。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一个关系范畴和多元素结构,至少具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决策者和教育活动主体性的四重维度。  相似文献   

10.
曹万雨 《传承》2012,(22):42-43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消费性文化,因适应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获得其历史合理性。大众文化以其通俗性、消费性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意识、人性意识带来了挑战。同时,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栽体的消费性文化,因适应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获得其历史合理性.大众文化以其通俗性、消费性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意识、人性意识带来了挑战.同时,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在于坚持以学生为本,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此为背景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必要性,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大学生主体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动性。我们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研究、掌握、运用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规律 ,重点是在正确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研究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吴志成 《传承》2014,(10):76-77
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分离,其基本主张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主体性的非理性主义及"向统一的整体开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哲学范式的转换,但也存在未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分离、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后现代缺陷。  相似文献   

15.
叶雷 《青年论坛》2004,(3):60-6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们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反思的结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 ,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还要注意克服几种可能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6.
郭展新 《前沿》2014,(5):76-77
文章主论述了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含义,从主体问性的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思维方式和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思维、师生主体性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出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文教育满足受教者精神发展的需要、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这在教育理念上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的契合点和会通之处。在新形势下,加强人文教育,引进人文教育内容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鉴人文教育方法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人文精神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宝敏 《传承》2013,(3):53-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与互动,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谷佳媚 《前沿》2011,(22):193-196
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本真,主体间的理解与"视界融合"是沟通的基础,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是沟通的途径,主体间的共同建构与提升是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邹勇 《传承》2013,(2):53-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与互动,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