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正> 一、《经济合同法》第27条的缺陷和消极后果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7条第1款第4项规定:“由于不可抗力或者由于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经济合同无法履行”,允许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该规定中出现了“不可抗力”与“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两个概念。《民法通则》第153条对不可抗力作了定义性规定。即:“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  相似文献   

2.
一、房屋租赁合同一般不能适用不可抗力条款 我国《合同法》第117条第1款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非典”疫情及其防治措施对  相似文献   

3.
范永 《山东审判》2001,(6):64-66
适用《合同法》案件中,大多涉及违约责任的承担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和适用合同法,提高处理案件的能力,现对原《经济合同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做比较如下: 一、适用的责任原则不同 《经济合同法》第29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安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相似文献   

4.
《民法通则》第11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经济合同法》第31条也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们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的不足部分……”。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赔偿损失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一方当事人违约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了损大.而对同。未规定违约金或更有违约金的规定,但违约金尚不能弥补损失的,由有过错的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货…  相似文献   

5.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规定表明,在我国,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债务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债务人可以不承担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这是一般的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如果有明文规定,即使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债务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也不能免除债务人的违约责任的,债务人仍然要承担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这是另外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一、“继续履行”责任的适用条件《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经  相似文献   

7.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医疗事故纠纷大部分属于民事纠纷,虽然“不可抗力”是民事基本法规定的抗辩事由,但在以往的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基本上不用“不可抗力”来说事,经常是用“医疗意外”、“并发症”、“特异体质”等来作为抗辩理由。这是因为原来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明确  相似文献   

8.
浅谈定金罚则的适用于维兰,王淑丽定金是合同的担保形式之一,我国《经济合同法》第1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可向对方给付定金。经济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这里规定了违约的经济责任有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两种形式。本文仅就由于违约而承担赔偿损失责任的问题谈些意见。构成违约赔偿损失责任应具备的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经济合同当事人才承担赔偿损失责任呢?确定当事人是否应承担违约赔偿损失责任,首先要确定是否存在构成违约赔偿损失责任应具有的条件。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  相似文献   

10.
一、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经济合同法确认违约责任的基本原则。所谓过错责任原则,就是违反经济合同法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违约责任,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责任。《经济合同法》第32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由于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的过错,造成违约的,他们则应承担违约责任。显然,这里贯彻的是过错原则。《经济合同法》不仅在认定违约责任方面,而且在承担违约责任上也坚持了过错原则。如《经济合同法》第17条关于产品价格问题,立法上规定了在国家价格调整时,执行对违约方不利的价格,以惩罚违约者、  相似文献   

11.
经济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时,可根据情况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第四十一条第一项第五目规定,在货物运输合同中,由于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货物的合理损耗;托运方或收货方本身的过错,造成货物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坏的,承运方不承担违约责任。在上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每年有大量的经济合同因各种原因得不到履行,其中,当事人一方借口因不可抗力或无法防止的外因而拒绝履行的占去了相当比重。不可抗力和无法防止的外因,是我国经济合同法上可以导致经济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法律事实。经济合同法第27条规定,由于不可抗力或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经济合同无法履行时,当事人可以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因不可抗力而变更或解除合同,在法律上和法学上都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我国现行定金的性质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定定金的性质是解约定金,其作用是担保合同债务的履行。这是从我国现行立法中对定金的规定所得出的结论。我国《民法通则》第89条第3款和《经济合同法》第14条都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17条第6款和第18条第6款规定,供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预购合同的,应加倍偿还不履行部分的预付定金;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预购合同的,无权收回未履行部分的预付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第3款规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原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不断地被补充和修改。特别是合同制度.由于其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一些合同履行的救济原则,亟待从法律上予以完善,本文拟就情势变更原则作以下探讨。我国法律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规定。目前,规范合同行为的基本法律仍是经济合同法,1982年7月1日起实施的《经济合同法》第27条在经济合同的变更与解除中列举规定“由于不可抗力或由于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经济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按照司法界学者的解释,该条…  相似文献   

15.
SEVERALPROBLEMSONECONOMICCONTRACTSADOPTINGGUARANTEEOFBARGAINMONEYANDPLEDGE一、经济合同采用定会担保的几个问题定金作为经济合同的一种担保措施,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为了证明经济合同的成立和保证经济合同的履行,在订立经济合同时,规定在经济合同签订后,履行前,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根据《经济合同法》第14条和《担保法》第六章的规定,经济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经济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经济合同的,应…  相似文献   

16.
吴斌 《中国律师》2001,(1):52-53
一、合同诈骗罪的概念、特征及其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相似处 根据我国《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立法明确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五种情形,即:第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第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第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第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  相似文献   

17.
拜读贵刊98年第一期案例分析《此房屋租赁合同应否终止履行》一文,文中某些观点,笔者觉得值得商榷。文中作者对某人武部与李某等6人所签合同第七条之规定:“因特殊原因一方要求提前终止合同,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另一方”中的“特殊原因”简单地解释为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的法定事由,进而得出“应驳回其终止合同的请求”这一结论,笔者认为有失草率。法律规定的情势变更的法定事由有三种:①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②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经济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③由于合同另一方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82年制定的经济合同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允许合同变更的五项条件。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经济合同法修正案对经济合同变更的法定条件修改为以下三项:(一)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二)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经济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三)由于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上述三种情形中,除第一种情形外,后面两种情况变更合同需要有一定的事实构成,这就是既具备法定条件中列举的事实,又要有变更行为。所谓变更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使合同关系变更的法律行…  相似文献   

19.
一、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的概念及其意义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对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做了专章规定。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是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当事人的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以及直接责任者个人,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基于法律规定而必须承受的法律制裁。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包括违约责任和个人责任。  相似文献   

20.
保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担保形式。在经济合同和涉外经济合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经济合同纠纷中保证人责任的确认和一些问题谈点探讨性的意见。 经济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定:“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时候,由保证单位连带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第(一)教又规定:“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保证一般涉及三种法律关系。即债权人与主债务人的经济合同关系;主债务人与保证人的关系,也是被保证人与保证人的关系;债权人与保证人的保证合同关系。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认定和解决保证人的连带责任及其承担问题,就需要以事实为依据,对上述保证所涉及的三种法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作出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