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洲帝国协和会"作为殖民统治者在东北地区"唯一思想、教化、政治的实践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改组机构,不断调整与政府、关东军的关系。意在由单纯的精神母体,最终演变成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多方位对中国东北地区展开侵略的工具。其中尤以"表里一体"的1936年改组以及"二位一体"的1941年改组对协和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以年鉴性质的《满洲国现势》为主要研究资料,对这两次关键性的改组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满洲建设勤劳奉仕队"由日"满"共同推出,有青年队、女子队、学生队之分,是一项独立的移民侵略政策。从组织形式看,可分"长期勤劳奉仕队"和"短期勤劳奉仕队"。"长期勤劳奉仕队"包括"报国农场"、特设农场、米谷增产班等。此类人数较多,与一般农业移民无异。女子队属"长期勤劳奉仕队",但原则上是作为青年男子移民的配偶出现的。"短期勤劳奉仕队"时间较短,主要以学生为主,如医疗特技队、畜产指导队等。1942年后,"短期勤劳奉仕队"基本停止,伪满"勤劳奉公"运动则取而代之。"长期勤劳奉仕队"制度则坚定地向农业定居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协和会"成立于1932年,是伪满洲国最大的国民化组织机构,在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本文从关东军的奴化意识、郑孝胥的王道政治和"协和会"开展的国民运动三个视角,论及了"协和会"是伪满洲国殖民体征的产物、它也必然随着日本在中国东北殖民统治的消亡而烟消云散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穷兵黩武国策的急剧膨胀,大批日本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尤其是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加剧了日本移民的涌入。至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不包括军政人员,全东北已经有150余万的日本移民定居。就中作家近百人,他们绝大多数人站在殖民主义的立场上,记录了殖民主义者眼中的“满洲”风光,描摹了他们作为统治阶级一员对“满洲”新大陆的“美好憧憬”。藤山一雄可谓最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新京”(长春)发电所是“南满电”和“满电”的代表性火力发电设施之一。本文以“新京”(长春)发电所为中心,在介绍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吞并范家屯、公主岭、郭家店、四平街(四平)发电所以及长春商埠电灯厂和吉林电灯厂等中国民族电力企业这一基本事实。“南满电”和“满电”的电力垄断与掠夺行为,又为诸如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满洲化学株式会社等特殊(准特殊)会社进一步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准备了条件,提供了动力基础,进而支撑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自治指导部的成立,橘朴以其顾问的身份,积极主张"满洲"建立"新国家",并提出了"分权自治"的国家构想。作为日本近代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家,橘朴以中国社会存在着极强的自治传统认知为基础,主张利用中国的家族、行会等传统自治组织的同时,在自治指导部的指导下,实现所谓的"人民生活的保障",建立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依附于日本的"满洲新国家"。橘朴的"满洲新国家"自治构想,支持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相似文献   

7.
作为"伪满洲国文坛"的主要作家之一,大内隆雄青年时期受中国左翼文学思想和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任《满洲评论》主编时积极关注中国革命的问题,在评论中表现出左倾的立场及理解。同时,投身于大连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先后主持两个左翼文学杂志,在其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因以上活动卷入满洲共产党事件被检举后转向。对伪满建国表现出的有良知的态度与其左翼活动的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8.
"假名文字论"是近代日本文字改革运动的产物,"满洲假名"是它的变异形式。在这一期间假名文字论者经历了从内到外的艰辛历程。但是战后假名文字论者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原因在于"假名文字论"始终未能得到日本国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日本侵华时期,大批日本左翼转向作家,迫于各种缘由来到中国东北,在殖民主义政权猖獗之时,他们在文坛上留下了众多的殖民主义色彩的“标识”。牛岛春子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她以一个“满洲国”官僚太太的身份目睹了“满洲”殖民政权的衰微,又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笔触诠释了统治民族眼中的异地异风异人。本文力求从历史叙述的角度揭示“左翼转向作家”牛岛春子笔下的“民族协和”景象,以资为剖析日本殖民主义政权的侵略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的昭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的发展历程、代表性发输配电设施、伪满洲国覆灭时的状况。纵观"满电"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既是高度垄断的电力生产、管理机构,也是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掠夺中国东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正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朝代。满族在入关之前使用的是满语,入关后把自己的母语带到了北京。不过,清军入关并不是单纯的满族人进入北京和内地,清军其实是以民族复合形式构成的。包括有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还有朝鲜、达斡尔、俄罗斯人等。当然核心统领者是满洲贵族。和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在语言上没有大的作为不同的是,满族统治者从入关起,就意识  相似文献   

12.
"大陆三部曲"是"满洲映画协会"(以下简称"满映")与日本东宝电影公司合作拍摄的电影作品,是中日学者研究"满映"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大陆三部曲"内容极其反动,是典型的殖民化电影.日本当局利用最具宣传性、鼓动性的电影,对东北沦陷区民众推行文化专制政策,"满映"在"国策"宣传和推行日本文化政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篇将日方新史料《在满日系共产主义运动》引入《满洲评论》的文献解读,通过关东军宪兵队对《满洲评论》的记述,看待关东军眼中该刊的同人体制与编辑委员会,对照关东军宪兵队指认的“共产主义嫌疑”与该刊登载的文章内容。在合理解析《在满日系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与史学价值的基础上,考量《满洲评论》在伪满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谭笑  刘炳香 《东南亚》2010,(3):29-36
冷战后,软实力的重要性开始上升。对中美两国而言,国力的竞争将更多的集中在"软实力"领域。本文在对"软实力"内涵进行分析与梳理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状况进行了衡量与评估,同时就该评估对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有何启示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5.
佐藤大四郎是伪满洲国时期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的主要编辑之一,也是这一时期在华活跃的日本左翼知识分子的代表。在橘朴的"新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佐藤先后赴绥化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村实地考察与调研,推出了东北农村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有些至今在日本学界仍享有广泛声誉。本文梳理了佐藤对橘朴理论的承继与发扬,结合东北农村运动的实践,勾勒了他的人生与《满洲评论》的情缘。  相似文献   

16.
南社是清末即辛亥革命前的1909年成立的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发起者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社名之为"南",寓有反满革命之意。陈去病曾云:"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柳亚子也说:"它的名字叫南社,就是反对北庭的标志了。"当然,这已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解释了,在当时成立时是不能道出其中的政治含义的。  相似文献   

17.
大凡翻阅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大清王朝开国初年,强调“国语骑射”,因而将中国的弓矢文化推上了一个高峰。聚元号弓箭铺的由来,也是始自满洲军人关以后。从杨福喜保留的一张大清朝道光三年制作的老弓上所铭刻的文字来看,让人不难推断出:这家老字号该有三百年上下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8.
红色追寻     
历时一年、行程数万里、近2000人参加的辽宁省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于2010年底圆满结束。普查数据显示,辽宁省革命遗址856处。从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到陈云旧居,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的“残历碑”到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从《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到东北解放纪念碑……  相似文献   

19.
满铁设立是日本经略中国大陆的重要开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铁的设立是日俄战争的结果 ,是东亚国际关系新格局的集中体现。满铁依靠特权建立起一个超乎中国主权和法律之上的“满铁王国” ,构成了以日本国家资本为主导辅之以财阀资本和中小私人资本的“经营满洲”的经济框架。南满铁路是满铁经营活动的基础 ,是日本经济侵略的主干 ,“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以之为借口挑起的。可以说 ,从满铁设立经营南满铁路之日就已经埋伏下“九一八”事变的祸根。  相似文献   

20.
扈琼瑶 《和平与发展》2012,(2):38-44,71
缅甸在军政府于2011年脱胎为民选政府之后,持续对内外大政方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全面启动民族和解进程,力争实现国内永久和平;开启经济政策大调整、大改革。"新政"能够实施,是缅甸过去23年艰难民主转型探索、在夹缝中实行经济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从外部环境看,也是美国施压、拉拢与利诱的结果。"新政"为缅甸外交全面拓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创建国内和平稳定政治局面的挑战。就目前而言,缅甸未来经济会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现代化之路将重新开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