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型社会政策因为主张社会开支的投资取向,在国际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领域受到高度重视。但它在社会救助过程中也难以独当一面,需要与传统消费主义原则结合构成新发展主义的政策模式。本文分析新发展主义社会救助原则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适宜性,进而在考察我国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发展的基础上,剖析其中蕴含的发展主义政策取向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发展进行整体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据悉,全世界自闭症患者已达7000多万,并且近年的发病率在全球呈急剧上升趋势。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有行为治疗、感觉综合训练、游戏治疗、动作教育等诸多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缺点。但是我国治疗自闭症的方法仍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师资力量的配置上,以及社会关注程度上都存在诸多问题。近几年来,青岛市政府加大对儿童自闭症患者的康复的补助金和师资力量的投入。虽然缓解了部分压力。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题针对目前被许多专家认可的对儿童自闭症患者的康复起作用的体育游戏进行研究,试图寻找出体育游戏在青岛市儿童自闭症患者中开展的现状,并且给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在社会区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闭症是一种终身的精神性疾患,需要相当长的治疗和康复时间,家庭对患儿的康复意义重大。文中运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提出家庭文化资本对患儿康复的影响,以期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实施的是以机构救助为主流模式,但这种救助模式存在救助能力不足、救助方式被动化、程式化,难以满足流浪儿童的根本需要等局限性。国际社会已有的矫正模式、康复模式、预防模式、人本救助模式等四种模式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即对流浪儿童救助经历了从强制性向预防性、回归性转变的过程。在理解我国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探索本土化的“预防—救助—回归”三位一体流浪儿童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5.
兰考火灾事件等一系列惨剧的接连发生,凸显了我国孤残儿童救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孤残儿童救助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孤残儿童救助制度在救助政策和机构职能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孤残儿童救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自闭症的康复与治疗》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工作奠定基础。开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09级的三个班学生在经过课堂理论教学、课堂模拟演练和校外特教机构实践后,在匿名问卷上评估课堂演练及机构实践的必要性、适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无论是课堂模拟还是机构实践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很有必要、挺适合课程设置、挺有效、有一定的实用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在增加专业知识和促进与自闭症儿童的接触上有不少的效果。对课堂实践评价高的学生更倾向于给予机构实践好的评价。学生提出的主要建议是增加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7.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救助中心内的流浪儿童在教育基础、教育需求和学习愿望方面差别很大,以救助中心目前的师资和场所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有相当的难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对救助中心教育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方面。救助中心必须向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但对流浪儿童的教育应该以利于其回归家庭和社会为导向。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分类分层教育,分类分层教育模式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高职《自闭症的康复与治≯勃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工作奠定基础。开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09级的三个班学生在经过课堂理论教学、课堂模拟演练和校外特教机构实践后,在匿名问卷上评估课堂演练及机构实践的必要性、适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无论是课堂模拟还是机构实践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很有必要、挺适合课程设置、挺有效、有一定的实用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在增加专业知识和促进与自闭症儿童的接触上有不少的效果。对课堂实践评价高的学生更倾向于给予机构实践好的评价。学生提出的主要建议是增加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9.
流浪儿童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流浪儿童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着重加强:解释流浪儿童的宏观成因,探讨如何将"儿童优先"的原则落到实处,研究救助保护中心的定位,加强对目前在街头流浪的儿童的研究以及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评估研究,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儿童福利事业与权益保障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婴儿安全岛"所遭遇暂停或关闭的现实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体系与救助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我们应当加快立法步伐,通过制定《儿童社会福利条例》,修订《收养法》,做好与《收养法》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建立困境儿童的监护干预、监护权撤销与转移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与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儿童福利事业与权益保障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婴儿安全岛”所遭遇暂停或关闭的现实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体系与救助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我们应当加快立法步伐,通过制定《儿童社会福利条例》,修订《收养法》,做好与《收养法》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建立困境儿童的监护干预、监护权撤销与转移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与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认识,对近十年来我国留守儿童社会救助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发现,尽管对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对但大多围绕"留守儿童"本身展开论述,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仅停留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部分,而对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显然不够。今后的研究要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涵,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的指标体系,为制定政策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流浪儿童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流浪儿童救助中,我国政府一直发挥着主体作用,但是存在救助面狭窄、救助水平低下以及救助效果不佳等问题。文章从最大限度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提高流浪儿童救助水平、为流浪儿童救助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探讨了构建新型的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社会协同机制的必要性。同时,在借鉴英国、越南等国救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构建社会协同机制的理念支撑,建立包括家庭、社区及社会组织等主体在内的网络支持体系这一核心和关键,以及发展社会组织这一根本保障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4.
救助流浪儿童彰显了人权的进步,是国际人权法发展的必然结果与重要体现。中国流浪儿童救助制度在保护流浪儿童、使他们回归家庭与社会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中国现行救助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专门性的流浪儿童救助规定、救助范围不足以把所有需救助的流浪儿童涵盖其中、救助措施未涉及对流浪儿童的教育等。应当认为,这些缺陷已经影响了其现实价值的实现,需要对此予以适当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困境儿童的预防与救助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我们应当通过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困境儿童救助联动机制,颁布《儿童福利法》或《儿童福利条例》等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困境儿童预防与救助体系,进而提高困境儿童预防和救助的质量与现代化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儿童最佳利益理念的提出和广泛实施以来,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纷纷对儿童最佳利益理念展开了研究和试点探索。面对日益令人担忧的街头流浪乞讨儿童问题,呼吁更新理念、完善立法、重建救助街头流浪儿童专门场所的声音不绝于耳。改变现目前状况首先应立足于国内外在本领域既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经济水平、民族文化等现实情况,将实证研究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以分析探讨街头流浪乞讨儿童的法律对策,努力探索适合本区域特色的预防、救助街头流浪乞讨儿童的模式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目前我国孤残儿童救助及其收养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孤残儿童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不断发生,问题十分严峻。当务之急要加快立法步伐,抓紧从完善孤残儿童救助的相关法律制度、修改完善我国《收养法》的相关内容、加强对收养行为的法律监督和积极推进涉外收养等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收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流浪儿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特殊弱势群体,不仅得到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而且逐渐成为社会工作实务中最重要的一类服务对象。将社会工作引入流浪儿童救助领域,对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事业科学发展具有深刻现实意义。本文以N市救助管理站为例,在总结该站的社会工作应用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社会工作融入救助保护工作中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进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应用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作为民政部门的下属机构,是救助困境儿童的专门机构,它具有发现、救助和安置困境儿童的完备职能。我国现行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长效救助联动机制为困境儿童获得救助、得到维权和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为促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立法、建立管办分离的救助机制以及加强未保中心人员配备等措施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社会组织作为新生的社会力量助力我国社会治理,成为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组织在儿童救助项目中凸显了个性化服务、高效能行动和广泛的资源链接等优势,但总体上仍存在着自主能力不强、社会认知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发展。基于此,社会组织需要在政府、家庭、社区等多元主体的各方协作中,明确自身定位,强化内生能力建设,从而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