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雪梅  闵建雄 《证据科学》1999,6(3):140-141
单独的心脏钝性损伤或锐性损伤较常见,且较易识别鉴定,而心脏钝性损伤合并锐性损伤少见,有时较为复杂,不易鉴定.特报道一例.  相似文献   

2.
单独的心脏钝性损伤或锐性损伤较常见,且较易识别鉴定,而心脏钝性损伤合并锐性损伤少见,有时较为复杂,不易鉴定。特报道一例。案情摘要:1998年8月12日晚,某县农民徐某(男,29岁)因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进而撕打,被在场人拉开。回家后曾昏迷过两次,请当地乡村医生进行诊治,病情无明显好转,于次日上午8时左右被送往当地县医院。经头部CT、B超、全胸片及查体等检查,诊断为胸腔积液(积血),心包积血。并于当日下午进行了心包穿刺术。术后一个多h病人病情危重,被送往省城医大附属医院。伤后第10天上午7时许,徐…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钝性损伤的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高,易发生于交通事故、扼勒、缢吊、颈部直接外力作用和高坠等案例中。颈动脉钝性损伤有5种基础成伤机制:颈部直接外力作用,颈部过度伸展和旋转,颅底骨折碎片切割,口腔内扁桃体窝处直接外力作用,头胸部复合伤造成颈动脉被牵拉。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和个案报道较多,而国内未见系统研究,不多的个案报道中,也有错误鉴定案例。本文对颈动脉钝性损伤的致伤方式、解剖学和生物学基础、成伤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进行综述,希望能引起国内法医技术人员的重视,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法医尸体检验鉴定中,头部受强大的钝性外力作用下头皮裂伤,颅脑严重损伤致死案例较多见,其中个别案例头部虽受较大的钝性外力作用造成颅脑严重损伤致死,但头皮肉眼观未见损伤,其成伤机制值得分析研究.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5.
眼损伤是法医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戴眼镜的人眼部遭受暴力后,碎裂的镜片致眼损伤后果较为严重。现就近年来我处及包头市公安局120余例眼损伤中,6例涉及该方面内容的案例进行讨论。案例资料一、鉴定资料(见表1)表1 6例钝性物体击碎镜片致眼损伤鉴定资料序号损   伤钝性致伤物眼别鉴定时最佳矫正视力 OD      OS 鉴定时限损伤程度1眼睑穿通伤,角、巩膜裂伤,网脱拳 头右0021022月重伤2角膜裂伤、擦伤砖 头右指数/眼前052月重伤3睑裂伤,瞳孔散大,黄斑病变拳 头右02056d轻伤4角膜穿通伤,虹膜粘连,瞳孔散大,白内障…  相似文献   

6.
李战成  惠娜 《法医学杂志》2009,25(5):368-369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特点及其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对60例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案例按照性别、年龄、职业、致伤物及损伤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眼外伤中农民、工人占61.7%,钝性损伤达85.0%,且大多属单纯挫伤,占63.3%。结论眼外伤大多属钝性外力所致,眼底病变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原因,对外力与视力受损关系的评价要充分考虑致伤物种类、打击部位及伤前眼病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玻璃酒瓶所成损伤形态复杂多样,有锐性、钝性及钝锐难辨三种类型。损伤部位以头、面部为主(85.04%)。钝性伤多为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程度较轻,形态有条形、圆形、弧形,钝伤面上可有小锐性伤叠加;锐性伤较深、重,有规则形和不规则形,刺伤角多有鱼纹状划伤,分布集中。损伤表面的毛发中及创口内沾存玻璃碎渣。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钝性抵抗伤与命案现场分析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法医学现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0例存在钝性抵抗伤的已破命案进行统计,分析钝性抵抗伤分布、数量、强弱程度等与涉案人的性别、年龄、致死部位、作案工具、作案动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手部钝性抵抗伤出现次数最多;(2)前臂与手部钝性抵抗伤存在正相关性,与大腿呈负相关;(3)锤类、棍棒类作案,手部、前臂钝性抵抗伤数量最高;徒手杀人案件,大腿钝性抵抗伤明显增高;(4)案犯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时,强抵抗出现的比例增高;(5)大腿钝性抵抗伤多出现在谋性案件;(6)涉案人关系不显著影响钝性抵抗伤的强弱。结论 致伤工具、作案动机能够影响钝性抵抗伤出现的部位及数量;钝性抵抗伤程度强指向案犯可能为未成年、老年人。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暴力损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暴力因素所致的各种器官损伤中,因胸部钝性外力所造成的心脏损害已成为胸部钝性外力致死的最常见原因。心脏钝力外伤多见于成年人,也见于儿童,甚至可发生于妊娠子宫内的胎  相似文献   

10.
正高坠伤,是指人体由高处坠落,碰撞至地面或其它物体上所形成的损伤。它是机械性损伤的特殊类型,多属综合钝性伤。轻者仅有软组织挫伤,重者则可出现骨折、内脏破裂、肢离破损,甚至当场死亡。由此涉及的法医学鉴定,也因损伤的形态特征变化大,所受影响因素多,使准确的解释损伤,判断案件性质变得较为复杂。近几年来,高层建筑、高速道路、机动车辆的增多、采矿业的发展及其他社会因素,使这类  相似文献   

11.
胸部外伤致心脏瓣膜损伤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创伤所致的心脏瓣膜损伤是一类少见而特殊的心脏损伤。胸部开放性或闭合性创伤都可致心脏瓣膜损伤。心脏瓣膜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有的在创伤后很快出现,有的则出现较晚。心脏瓣膜损伤也常因其他合并伤的掩盖而被忽视。  相似文献   

12.
外伤致腹股沟嵌顿疝文献中有案例报道 ,但钝性外力致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嵌顿引起迟发性肠穿孔案例报道较少 ,本例因涉及到损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和损伤程度鉴定 ,现予报道。1 案例简介蔡某 ,男 ,74岁 ,农民。 2 0 0 2年 8月 8日因口角被他人用足踢伤左会阴部 ,伤后剧痛难忍 ,左腹  相似文献   

13.
浅析活体损伤鉴定的几个问题胡智斌鉴定损伤的时机鉴定损伤的时机是指伤后进行损伤鉴定的适宜时间。通俗讲,即伤后多长时间进行损伤鉴定适当。根据轻、重伤标准的有关规定,鉴定损伤的时机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受伤后即可根据当时的原发性病变或损伤后很快出现的并发症进行...  相似文献   

14.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心脏的损伤十分常见,尤其是他杀和自杀损伤者,常选择心脏为损伤部位。在检案实践中,多见锐器刺、砍和火器作用所致的开放性心脏损伤,也曾遇见发生纠纷的双方,其中一方在遭受钝性外力或因争吵后心脏破裂死亡而涉及到法医鉴定,此时损伤和疾病可同时并存,这就要求鉴定者在作出鉴定结论前,慎重分析损伤、疾病和死亡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明确死因。这不仅涉及到刑事责任的法律诉讼和裁定,还关系到民事赔偿和医疗事故等问题的处理。本文选择三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分析报道如下。1案例案例1:某女,57岁。某年2…  相似文献   

15.
损伤在法医学检验中涉及面较广.旦复杂。既有尸体损伤,又有活体损伤;既有自杀、他杀的损伤,又有自伤、他伤的损伤;既有生前伤.又有死后伤;既有伪伤,又有真伤。从损伤的分类或命名上也不统一,特别活体损伤的性质。有的是以自杀、他伤、意外事故的鉴别为主;有的则以致伤手段为主,如造作伤;有的则以致伤目的为主,如诈伤;有的则以伤和病合并命名等。根据法医实践,作者认为法医学损伤的检验应从理论上予以理顺,据我国目前的法医检验状况,可分为尸体损伤鉴定和活体损伤鉴定两部分、前者应包括:(1)生前伤死后伤的鉴别;(2)损…  相似文献   

16.
史为栋  胡建勤 《法医学杂志》1999,15(3):153-153,155
对22例眼球穿通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眼球穿通伤致伤程度的临床分级方法。统计结果显示:眼球穿伤绝大多数发生于单眼,男性多于女性,左眼多于右眼,其致伤原因多种多样,损伤情况复杂,损伤结果严重。将眼通伤的致伤程度进行临床分级,可为伤者的视力下降程度的评估和损伤程度的鉴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心脏震荡死(deathfromcardiacconcussion,deathfromcommotiocordis)系指既往无心脏疾患的健康人心前区突然遭受高速、低能量、非贯通性的钝性打击后,突然发生的致死性心跳骤停,其心脏和其他内部器官没有肉眼可见的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1]。由于国内心脏震荡死亡尸检报道甚少,组织病理学改变缺乏特征性,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难度,易被误诊、漏诊。现结合笔者在检案中遇到的1例,浅析心脏震荡死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以供同仁参考,旨在引起对该诊断的重视。1案例某男,15岁,中学生,因涉嫌故意杀人被羁押于某看守所。某晚左胸部心前区被同监室人员…  相似文献   

18.
6.1伤后因其他原因死亡的个体.其生前损伤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款综合鉴定。【理解与适用】本条规定了死亡个体生前伤可以进行损伤程度鉴定。并且明确规定了鉴定的方法,即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款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19.
钝性椎动脉损伤在法医学实践中时有发生,但因椎动脉大部分区域走行位置较深,容易出现漏检甚至错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其致伤方式多样,可由一种或多种成伤机制同时作用,伤者常因直接损伤或继发性动脉瘤、夹层等病变,引起即刻或迟发性脑卒中以及压迫损伤周围结构,轻者致残,重者致死。当合并椎动脉粥样硬化、发育异常等疾病时,将增加致残或死亡的风险以及法医学鉴定的难度。法医学鉴定时须详细了解案情,对疑似椎动脉损伤的案例,除常规检查颅内段外,还应注意检查颅外段。若条件允许,可在解剖前或解剖时辅以血管造影,提高鉴定效率和意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1案件简介 收集近2年来笔者存法医门诊中遇到的被鉴定者难检部位疑有骨质损伤1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男女比例为7.5:1,年龄19岁~72岁,平均年龄为38岁。拳击伤10例,砖石等钝性物体致伤物6例,交通事故1例。导致颜面部致伤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