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型特异性组分(Gc)和转铁蛋白(Tf)都是人血清中的蛋白成份,具有遗传多态性.Smith(1957年)和Hirschfeld(1959年)分别用淀粉凝胶电泳和免疫电泳检测了Tf和Gc的多态性.Tf分为三种常见表型:TfBC、TfCC、TfDC.Gc又分为三种常见表型:Gc~(1-1)、Gc~(2-1)、Gc~(2-2).以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Tf及Gc的生化、遗传和免疫特征又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测定了世界上不  相似文献   

2.
周立  吴梅筠  李元志 《法医学杂志》1989,5(2):18-19,F003
前言血型特异性成分(Gc)和结合珠蛋白(Hp)是两种血清球蛋白,分别具有三种遗传表型Gc1—1,Gc2-1,Gc 2—2,和Hp1-1,Hp2-1,Hp2-2,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是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权鉴定的两个重要遗传标记。一般情况下,检测血清Gc和Hp需要分别配制凝胶、凝胶缓冲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PAGE—disc)法,分别检测血液中Hp(结合珠蛋白)、Gc(型特异性成分)两种血清型,调查了254名内蒙古地区纯蒙古族18~25岁健康人群两种血清型Hp和Gc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基因频率进行比较。根据检测结果得出Hp、Gc两种血清型在内蒙地区纯蒙族人群中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见表1。x~2  相似文献   

4.
1959年Hirschfeld用免疫电泳方法研究人血清α_2—球蛋白时,发现一些与Hp无关的沉淀带,根据其迁移率可以分为快速、中速和慢速三种。这类蛋白被称为型特异性成分Gc(Group-Specific Compon-ent),受控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Gc~1和Gc~2。而后进一步研究发现G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结合并传递维生素D,故又被称为维生素D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5.
Gc(维生素D结合蛋白)的遗传多态性由Hirschfeld首次发现。用免疫电泳或聚丙稀胺凝胶园盘电泳可检查Gc三种表型:Gc1-1、Gc2-1、与Gc2-2,它们受一对等位基因Gc~1与Gc~2的控制。本文调查了四川省茂汶县羌族三种Gc表型的分布,算出其基因频率,作为羌族人群亲子鉴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血清蛋白多态性的同步检测可节省检材、简化操作步骤、省时省力.本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免疫固定法同步检测血清型特异成份(Group-Specific component,Gc)、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和补体第三成份(Complment 3,C_3)的表型,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116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献血员的表型频率,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免疫固定技术,同时分析血液和血斑的型特异性成分(Gc)及转铁蛋白(Tf)两种血清型,并调查了北京地区229名汉族健康献血员两种血清型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8.
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纯化Gc蛋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告Gc蛋白的一种分离方法,为免疫制备抗Gc血清制备抗原。硫酸该分级沉淀出含Gc的人血清组份,BlueSepharoseCL-6B亲和色谱除去含Gc硫酸铸分级沉淀的人血清组份中的白蛋白,快速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过Alkyl-SuperoseTMHR5/5疏水色谱柱和MonoQHR5/5离子交换柱。聚丙烯酸胺凝胶解离、非解离电泳证明,Gc蛋白得到了彻底纯化。免疫固定显示:纯化出的蛋白确实是Gc蛋白.为1-1型。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为蛋白质的纯化提供了新的技术及仪器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法医学科研与办案实践中,人血清蛋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是由于很多人血清蛋白具有遗传多态性,呈现出个体差异,能起到个人识别的作用,如型特异性成份(Gc)、转铁蛋白(Tf)、触珠蛋白(Hp)、α1抗胰蛋白酶(α1AT)、某些补体成份、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遗传标志Gm和Km等。有的人血清蛋白在组织和体液中、正常和病态时有不同的分布或表现,因而对法医学检验及办案具有鉴定价值,如前白蛋白(PA)、α1酸性糖蛋白(α1AG)、人纤维蛋白原(Fg)、纤维结合蛋白(Fn)[1、2]、纤维蛋白溶酶原、(Pg)等。人血清蛋白的检验,抗血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Gc蛋白的分离与纯化.人血浆经DEAE-Sephadex-A50, Sephadex G100和DEAE-Sephadex-A50三次柱层析即可获得纯化Gc.纯化Gc经PAGE, SDS-PAGE和免疫电泳等证明,其纯度和特异性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 型特异性成分(Group specific component,Gc)是一组存在于血清中的生物活性相同,结构相似的α_2球蛋白。自1959年Hirschfeld首次报道Gc蛋白的多态性以来,学者们对Gc的化学组成、生物学功能、遗传特征及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Gc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国外已广泛地应用于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为了进一步在我国扩广应用,现综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型特性异成分(Group Specific Component,简称Gc)是人血清中的一组α_2球蛋白。1959年,Hirschfeld用免疫电泳法首先发现Gc,并将人群分为Gc1-1,2-1,和2-2三型。此后,许多学者对Gc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证实Gc的多态性是由按孟德尔遗传方式的基因控制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医学工作者已把Gc分型应用于实际检案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正> 在60年代初,有人尝试用免疫电泳技术对人血痕进行 Gc 定型,均以血痕中的Gc 蛋白在电泳时,向阳极飘移而告失败。Shinomiya 和 Baelen 发现 Gc 蛋白飘移的原因是与其血痕中破碎细胞释放出来的肌动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所致。用4M 盐酸胍处理血痕,可使复合物解聚,恢复 Gc 的正常电泳迁移率。  相似文献   

14.
人类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简称 Tf)是1945年发现的一种血清糖蛋白,由于它能与铁特异性结合并将铁运输到身体各组织器官,故又称为嗜铁蛋白、铁糖蛋白或运铁蛋白。现在已知 Tf 是血浆中 B_1~-球蛋白的成分,每100 ml 血浆中 Tf 的含量为200~300mg,占血浆总蛋白量的3%,占  相似文献   

15.
成都地区汉族Gc亚型的分布及血痕中Gc亚型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用免疫固定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PAGIF)技术,调查了成都地区无关的125名健康汉族人血清Gc亚型分布。其6种亚型频率(%)分别为:Ge1F=20.8,Ge1S=8.0,Gc1F-1S=18.4,Gc2-1F=30.4,Gc2-1S=16.0和Gc2=6.4。Gc的基因频率为:Cc~(1F)=0.452,Gc~(1S)=0.252和Gc~2=0.296。对保存于室温条件下20周的陈旧血痕进行了Gc亚型定型,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Gc亚型检测的复合MS-PCR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根据Gc基因中的2处点突变,设计2对片段相差5bp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1条公共引物进行复合MS-PCR,分析Gc多态性,并调查武汉地区218例汉族无关个体Gc多态性和鉴定10例亲子关系。结果复合MS-PCR检测的Gc基因型,与AmpliTypePM试剂盒的分型结果一致;武汉地区汉族人群Gc基因的3个常见等位基因Gc1F、Gc1S、Gc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816、0.2592、0.2592,观察杂合度(Hobs)、期望杂合度(Hexp)、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个人识别能力(DP)、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6193、0.6359、0.6253、0.7974、0.3480,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真三联体和非真三联体亲子鉴定各5例,前者不排除父子关系,与常规STR分型一致,后者经Gc-MS-PCR分型排除2例。结论建立复合MS-PCR法检测Gc亚型在法医物证鉴定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触珠蛋白(Haptoglobin简称Hp)是一种存在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血清和其他体液中具有遗传多态性的X_2糖蛋白.Smithies首先发现了Hp的遗传多态性,用淀粉凝胶电脉技术将其分为三种表现型.嗣后,Smithies与Connell又将Hp分为六种表现型.进入八十年代,Shibata与Mastumoto等人采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将Hp进一步分为16种表现型,证实由Hp~(1f)  相似文献   

18.
近数十年来,经法生物学家的努力,血痕中可测定的血型日益增多.不少学者研究了血痕中各种红细胞酶及血清蛋白的可测期限,但对同一批血痕同时进行多种酶及血清蛋白可测期限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为了了解GLOI、EsD、EAP、PGM_1及Gc在各种环境下的可测期限,本研究采用同一批  相似文献   

19.
采用窄范围两性电解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加免疫吸印技术,对人血痕中 Gc 亚型进行分型,并调查了北京地区284名无关汉族群体的 Gc 亚型的分布及基因频率。结果显示:Gc~(IF)0.4287,Gc~(IS)0.2500.Gc~20.3222.观察值与期望值吻合度良好(ΣX~2=0.7530,P>0.80).Gc 的个人识别率为0.6507.且室温下保存7周的血痕可以准确判型。将调查结果与中国其它地区及国外不同人种 Gc 亚型的表型的分布与基因频率进行了比较,发现地理及人种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抗人Tf及抗人Hb试剂盒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比较抗人Tf(转铁蛋白)和抗人Hb(血红蛋白)试剂盒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对不同稀释度的人血、动物血进行检测,并对保存时间、溶解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抗人Tf和抗人Hb试剂盒同样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稳定、特异性好的优点,但抗人Tf试剂盒能检测出陈旧及难以溶解血痕。结论抗人Tf试剂盒适用于法医物证的血痕种属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