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犯罪分子在案发后有意无意的破坏和销毁痕迹物证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此类案件的侦破难度,此时往往需要借助微量物证鉴定的方式为案件侦破提供方向和线索,并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依据[1]。本文通过对2009~2011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微量物证鉴定结果的统计,比  相似文献   

2.
在交通肇事案件的物证检验中,与车辆相关的油漆、塑料、玻璃、橡胶等物证最为常见,而车辆装载的物品有时也会在交通事故中发生转移,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物证价值。本文介绍一起装载木材的拖拉机撞人后,从被撞人衣服上成功检出微量木材纤维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纤维是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各类案件中可利用的重要物证。本文总结了纤维检验中。从外观形态、化学性质、光学性质、热性能、分子结构等角度检验纤维种类。尤其是单根纤维检验的方法:评价了双折率法、小角度激光散射法、差热分析法、裂解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检测效能:展望了激光拉曼光谱法等新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尧 《法制与社会》2013,(36):129-130
随着公安技术的发展,微量物证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尤其是在完成对犯罪嫌疑人的查找和锁定任务中,起到愈发关键的作用。通过述评两例域外刑事案件,对微量物证在刑事侦查中所起作用进行反思。在这两起案件中,微量物证对定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法医DNA分析已成为法医物证检验的常规技术,特别是PCR-ST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检测灵敏度可达纳克级水平,从证据学的角度,这无疑使我们更加科学、有效地证实犯罪。但从发现、提取以及检验如此微量的生物物证角度,这又是对技术人员责任心的考验。本文通过一起杀人案中陈年  相似文献   

6.
樊学勇  杨涛 《证据科学》2012,20(1):60-67
法医物证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多种功能,但目前实践中对法医物证的有效发现、提取、保管、检验鉴定及应用的技术规范和证据规则尚不完善。本文从技术规范、诉讼程序以及证据应用的角度发掘法医物证应用的规律性内容,用以指导实践部门提高法医物证的发现、提取、检出的比率以及法医物证在刑事审判中的采用率及证明力,从而较好地解决定案证据的来源和案件事实的认定问题,并避免因法医物证错用而导致的错案。  相似文献   

7.
<正> 微量物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多种多样的物质。就法医鉴定而言,微量物证是指与案件有关,亦即犯罪遗留在被害者身上、现场上或罪犯从现场上带走的各种微小物质;在检验方法上,指经过前处理,只需微量的、并通过仪器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果的(PPM 级)物质或元素。鉴于微量物证范围广,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多,法医自身虽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中国司法鉴定》2009,(6):I0008-I0008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是涉及痕迹物证、车辆技术、法医学、法医物证、法医毒化、微量物证等多学科专业领域的综合性鉴定,为了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应业内专家和相关读者的要求,将在2010年第1期起,开辟有关交通事故鉴定的栏目,拟邀请有关专家,就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议题的焦点问题进行探索、争鸣,  相似文献   

9.
纤维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纤维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交通事故中,由于受害者在与肇事车辆的碰撞过程中衣服上的纤维容易附着在肇事车辆上,因此纤维物证是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的物证之一。通过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纤维的比对检验,可以起到证实或否定肇事事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外法庭微量物证检验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检验对象、检验技术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外微量物证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法庭科学家在常见的微量物证如油漆、纤维、玻璃等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尤其重点介绍了一些新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微波辅助消融和等离子光谱技术(OES/ICP)、激光等离子质谱联用技术(LA/ICP/MS)等在微量物证中的应用。指出国外微量物证研究相对于国内微量物证研究在技术应用、数据库建立、数据分析、合作研究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在如今的犯罪现场中,宏观的物证在犯罪现场中很难收集到,在杀人案件中,微量物证被用于案情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及缩小侦查范围、串并案件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技术人员就应当加强对被害人及周边、杀人现场、出入口及现场周围、嫌疑人藏身和隐蔽的地点等发现微量物证并提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法医DNA分析已成为法医物证检验的常规技术,特别是PCR-ST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检测灵敏度可达纳克级水平,从证据学的角度,这无疑使我们更加科学、有效地证实犯罪。但从发现、提取以及检验如此微量的生物物证角度,这又是对技术人员责任心的考验。本文通过一起杀人案中陈年骨骼DNA分析的检案经历,深刻体会到作为法医鉴定人认真对待检材提取、初检以及DNA分析每个细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DNA分析技术的应用,为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的认定提供了另一有效的技术手段。但在实际检案中,交通事故尤其是肇事车逃逸案件能获取的生物学检材常为微量、污染,需与动物成分相区别,且难以满足 RFLPs、 VNTR等方法的检验需要。应用 PCR- STR技术,选择种属特异性高的 STR基因座,既可对微量、降解生物学检材进行有效 DNA分析又可进行种属鉴定,适合于交通事故生物学检材的个体识别。本文研究了 vWA、 D19S253、 D8S1179三个 STR基因座同步扩增在此类检案中的应用,并对检验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盗窃案件的作案手段越来越技能化。而微量物证是犯罪分子最容易忽略的,对它的发现提取、检验、鉴定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微量物证是指体积小、重量轻、容易隐藏、不易被发现的物质。如何提高对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水平,使其更快捷、准确地为侦察破案提供科学证据,近年来我们利用扫描电镜/射线能谱仪对现场提取的微量物证元素成份进行分析鉴定,收到了很好效果,破获盗窃重案二起。1案例资料案例1,1997年11月焦枝线鲁山车站辖区连续发生盗割铁路高压电线案,11月11日侦查人员在守候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交通业的日益发达 ,机动车辆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涉及车辆的交通事故和犯罪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 ,我国 1995年由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为71494,伤残 15 930 8,是 1970年的 10倍。同时 ,犯罪分子借助车辆杀人或逃逸的案件也越来越多[1] 。查明事故的起因 ,划清事故的责任 ,找到罪犯 ,最终达到预防事故 ,惩罚罪犯的目的是处理此类案件的主要任务 ,而从车辆上发现和提取有关物证 ,作同一认定是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法医物证检验的经验 ,对从车辆上提取物证检材 ,作同一认定中的若干问题做如下的探讨 :一、车辆上物证检…  相似文献   

16.
郑海武 《法制与社会》2010,(28):135-136
本文从证据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贪污贿赂案件证据的隐蔽性、易变性和间接性等特点来探讨贪污贿赂案件收集证据困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收集贪污贿赂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证人证言、书证、物证、鉴定结论和视听资料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108例强奸案件的分析,从法医学角度探讨了与强奸犯罪相关的一些因素,并提出:加害人与被害人自身素质与强奸案件的发生有关;法医学证据在强奸案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报案能获取更多的法医学物证;研究犯罪动机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强奸案件。  相似文献   

18.
瓶(杯)口微量生物物证的DNA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尚宝良  平原 《法医学杂志》2004,20(4):233-234
常规检材(如血痕、精斑等)的DNA检验方法已经成熟并规范化[1],越来越多的微量生物物证也已得到有效的DNA分析检验[2-4],本文结合实际检案工作中的3例案件,对瓶(杯)口上微量生物物证的提取和DNA检验进行初步探讨。1案例例1:2003年11月17日在上海市长宁区某居民家中发生一起盗窃案,现场勘查中除怀疑客厅桌子上的紫砂茶杯曾被动过外,未发现其他任何物证线索,侦查人员将该茶杯送检,要求检验茶杯上是否留有犯罪嫌疑人的生物物证。检验人员经仔细检查,未发现该茶杯上留有血痕及汗潜指纹等本实验室以往可进行检验的生物物证。根据犯罪嫌疑人可…  相似文献   

19.
结合交通事故鉴定实例,从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交通事故痕迹鉴定、酒精检测等方面论述交通事故鉴定的原则是:从交通事故物证入手,以科学的理论、数据和常识,揭示物证特有性质,使之成为能够证明事故真相的证据。交通事故鉴定的方法就是怎样让物证说话。让物证说话的方法很多,一个物证它本身具有很多特有性质,需要鉴定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揭示物证能够证明事故真相的特有性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痕迹认定肇事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勘验技术的发展,物证技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以及侦破交通逃逸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认定肇事车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是车辆与车辆、人体、道路等客体在路面上相对高速运动形成的痕迹,相对于其它类型案件有着自己的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分布范围广、造痕体和承痕体相对运动剧烈,形成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大多都会发生形变.基于交通事故中痕迹形成的这些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检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印压痕迹、车辆轮胎、摩托车车篮等造痕体在灰尘等介质作用下在人体的衣服等表面形成的印压痕迹都可以很好反映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从这些痕迹反映出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可以寻找和认定交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