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民族史是研究各个民族的族属渊源、民族形成、文化、各民族间的关系及一切制度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而“人类学”(Anthropology)这个字的原意,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类本身的来历、演变、发展。这和民族史研究的对象是很近似的。在十九世纪人类学开始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时,只限于研究“人及人种的学问”,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德国人类学家把它认为是“博物学的一个分科”。在这时,人类学似乎与民族史关系不大。后来,人类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了,除了研究人类种属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医学人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医学人类学 医学人类学(medical anthropology)是近20多年来在西方,特别在美国人类学中发展最快、几乎成为独立于人类学之外的一门分支学科。虽然人类学对于原始民族的健康与疾病的研究,即对他们的医药信仰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几乎同人类学一样古老,“医学人类学”这一名称只是在1963年才由人类学家斯考却正式提出。[1] 美国医学人类学家福斯特和安德森把医学人类学界定为“涉及健康与疾病的各种正式的人类学活动”。[2] 由于其名称中的“医学”认同于西方专业医学对于疾病和健康的观念,而该学科正是要对这种传统医学观念挑战,某些人主张改名为民族医学(ethnomedicine)或健康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health)以示区别。不过,医学人类学之名仍然广为人们接受和使用。它之中还可以再分出临床人类学(clinical an-thropology):应用人类学知识解决医学实践中的某些特殊病例。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人类学的早期发展主要是由文化人类学家所推动的。人类学家对于少数族群儿童成长,尤其是族群文化与儿童人格养成问题的关注,促进了美国教育人类学的萌生和发展。本文着重论述了20世纪美国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讨论了美国博厄斯学派的文化与人格研究对教育问题的理论与观点,以期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了解和反思西方本土人类学,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人类学本土化问 题的认识。中国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重新提出、讨论与实践,实际上是对西方人类学理论方法的 批评反思和对其文化霸权的解构,同时也是为了消解国内文化“殖民遭遇”和填平“文化鸿沟”, 进而创建起适合于中国社会的本土人类学体系。人类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而 是互为参照、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5.
江应梁先生是我校历史系教授,全国著名的人类学和民族史专家,中国民族史专业的博士导师。江教授是广西贺县人。还在青年时期,江先生就立志终身从事人类学和民族史的研究工作。在四十年代,他的足迹遍及粤北瑶山和海南岛五指山等民族地区。一九四一年,江教授冒着生命危险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到凉山彝族地区进行考察,前后写出数十篇论  相似文献   

6.
“田野考察”是人类学的重要构件之一,在以往的专业表述中甚至常与人类学本身相等同。其中之意,每每指向乡野、海外,代表蛮夷、土著或“待开化”的野蛮人。受此影响,在中外学界的普遍认知中,“到远方”“去异地”便被视为人类学者的“通过仪式”与身份标签。如今,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冲击下,人类学田野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交映生辉的多元局面。从去时间的视角出发,不取单线进化之眼光,而将由古至今既有的田野类型视为开放并置的共时结构,可将目前涌现的演变趋势概括为“上山—下乡—进城—入网—反身”的五维体系,亦即迈入数智文明之后人类学的多田野。  相似文献   

7.
“田野考察”是人类学的重要构件之一,在以往的专业表述中甚至常与人类学本身相等同。其中之意,每每指向乡野、海外,代表蛮夷、土著或“待开化”的野蛮人。受此影响,在中外学界的普遍认知中,“到远方”“去异地”便被视为人类学者的“通过仪式”与身份标签。如今,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冲击下,人类学田野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交映生辉的多元局面。从去时间的视角出发,不取单线进化之眼光,而将由古至今既有的田野类型视为开放并置的共时结构,便可将目前涌现的演变趋势概括为“上山—下乡—进城—入网—反身”的五维体系,亦即迈入数智文明之后人类学的多田野。  相似文献   

8.
龙晓燕 《思想战线》2023,49(1):125-134
中国民族史研究呈现出“北重南轻”“北多南少”的特点。这固然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多寡有关,但民族史研究的知识生产也与对多民族语言文献挖掘的广度与深度、相关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使用及不同学术思想的激荡紧密相关。比较、总结和借鉴南北方民族史的研究传统和研究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一些可能性。既要批判性地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扩大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视野,又要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培养掌握民族语言文字的学者并加强多语种文献材料的利用,这是西南民族史突破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一)影视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开始了。1995年4月24——28日在首都北京以此为命题召开的“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却又属首次,这说明我们的理论研究已落后于实际。因此,这个会议就更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影视人类学,是以影视为手段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或以人类学影片为载体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属于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与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史前人类学、精神分析人类学等学科不同,不是以内容为界定,而是以手段、载体为界定的一门学科。它本身是一个集人类学、影视学两大综合性理论…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南民族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民族社会历史语言大调查时期、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时期。今后 ,我们必须加大对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问题、民族生态学、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决策由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的转移,中国乡村旅游的结构形成了多方介入的行动者网络,并由此演变为主体交互的关系世界。与此对应,人类学研究呈现了存在论转向与行动者聚焦,继而派生出“多物种民族志”与“多主体人类学”等前沿成果。由此,聚焦旅游研究的“向内转”,将视点由以往关注的旅游线路、游客流量与行业产值等外部表象,转向更为内在的行动主体,考察旅游交互中人的存在、相互关联及价值实现,并关注旅游过程中行动者网络的主体兼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信息     
《今日民族》2010,(8):62-64
国际彝学高峰论坛在楚雄州举办近日,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楚雄州委宣传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联合承办的首届国际彝学高峰论坛在楚雄举行。论坛以“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全球视野中的彝族文化”为主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在美国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被誉为是在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新闻记者更被冠以“无冕之王”。然而,美国以及西方媒体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媒体与政治尤其是民主政治文化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上百年来媒体发展演变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以及这种演变对于民主政治和公民权利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这些问题对于国人来说却所知甚少,有关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学》(RichMedia,PoorDemocracy:Com-municationPoliticsinDubiousTimes)一书,从…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Anthropology)与民族学(Ethnology)是比较年轻的学科,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人类学与民族学才成为独立的学科。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词汇和对“人类学”、“民族学”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以英国、美  相似文献   

15.
这里给您介绍6位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学者,不仅是因为他们大多年富力强,在云南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更主要的是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实际行动申,他们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腿、用自己的心会踏踏实实做调查研究,积极寻找出可行的如何使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顺着他们的思路,我们或许会发现,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林超民55岁,汉族,云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导师研究领域:中国民族史主要论著:《中国民族史》、《云南郡县两千年》最喜欢的植物:松树最喜欢的动物:牛学者语丝:不淹没前人,要胜过…  相似文献   

16.
瞿明安 《思想战线》2012,38(3):6-11
儒家礼学中的"礼"其实就是象征人类学的基本概念"象征"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一套具有中国化或本土化特点的象征符号体系。而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对儒家礼学文本的多种象征表达方式作相应的解释和分析,则可以在儒家礼学与象征人类学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儒家礼学和象征人类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提供新的观察和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7.
论理学向心学的转向●刘兴邦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的转向。对于理学向心学转向的原因,以前的研究者多从“心理为二”与“心理合一”的层面判明理学与心学的区分,并以此作为理学向心学转向的原因。笼统地说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朱熹理...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学”之所以在90年代以来备受民族学界、文化学界关注 ,其缘由一是民族学过去较为欠缺文化研究 ,①而文化学若脱离具体实证对象易流于空泛 ;二是“民族文化学”是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 ,它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化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中嫁接、孕育而脱胎 ,它尊奉文化人类学为背景学科、母体学科 ,吸收百年来人类学理论精华 ,从中寻找理论解释 ,建构适用于特定对象的研究模式、原则及方法。这一尝试 ,体现了该学科建设参与者在人类学本土化实践中的努力。《民族文化学》 (张文勋、施惟达…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人类学: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人类学存在着旅游学与人类学交叉渗透的学理基础 ,旅游、旅游学与人类学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 ,多元文化并置、“地方性知识”和“文化互为主体性”原则构成旅游学与人类学交叉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周秋良  胡鸿保 《求索》2010,(2):227-228,223
历史人类学是一个包含多种不同研究方式和研究传统的概念,既有史学的历史人类学,也有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这一分类虽有时难免有些勉强,但可以使我们避免一些可能制造混乱的误解,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也能更自觉地面对不同的学术传统,能更有效地发展史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