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1999年第1期《法学研究》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一文,觉得作者在该文第四部分中把侦、检职能应从政府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的提法,与该文基本上借鉴"三权分立"模式的研究观点有些不协调,甚至矛盾。  相似文献   

2.
<正> 我写的《刑事诉讼两重结构辨析》一文在《现代法学》发表后,受到一些同志的关注。《现代法学》去年第六期发表了马贵翔同志的文章,对“两重结构论”提出质疑,他认为刑事诉讼仅存在三角结构,而且是“诉辩双方与审判官距离相等的‘等腰三角’结构”,至于现代许多国家刑事司法中存在的警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4年第8期发表了肖开权同志的《法条竞合不能从重选择》一文(以下简称《肖文》),对拙文《论法条竞合后的从重选择》(载《法学》1984年第4期,下称《竞文》)提出商榷意见。由于该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司法实践中是否严格执法的原则性问题,也关系到如何灵活地运用法律武器打击犯罪问题,故笔者再提出以下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4.
“错案追究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案追究制”评析[编者按]:《法学》1997年第3期发表了王晨光的《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一文,在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引起了普遍关注。6月初,本刊在上海召开了“错案追究制”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香港、江西、江苏、浙江、福建、上...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法学》1992年第1期发表拙文《关于建立缓予起诉制度的构想》后,李新强同志撰写了《缓予起诉制度评析》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对拙文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本文仅就其提出的几个问题,再谈谈我们的看法。一、缓诉制度并未违背“控审分离”原则李文认为:“如果将缓诉决定权赋予检察机关,无疑是剥夺了人民法院对部分轻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法学》1992年第2期发表了陆德山同志的《也谈人权的主体》(以下简称“陆文”)。这是一篇部分地与拙文《论人权的主体与主体的人权》(刊于《中国法学》1991年第5期)商榷的文章。现仅就陆文指涉到拙文的部分做如下回答和辩正。一、我真的否定了集体人权吗? 陆文一开头就断定我否定集体人权的存在,并称:“张文明确地否定了集体人权的提法”,然后就开始同“无集体人权”的观点进行商榷。这显然是对拙文的曲解。实际上,拙文的观点仅仅是:在国内法领域,不宜引入“集体人权”的概念,但在国际法领域,“集体人权”则是不能放弃的旗帜。拙文曾明确而肯定地指出:“集体人权概念最初出现在国际法领域,是第三世界国家  相似文献   

7.
我对法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孙国华《法学》杂志1996年第6期发表了丁以升同志的《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以下简称丁文),批评了包括拙文(发表于《法学》1996年第4期)在内的几篇文章。我认为丁文对拙作有重大误解,特申论如下:一、关于“契约...  相似文献   

8.
从国情出发思考劳动教养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式提出司法体制工作机制改革之前,劳动教养制度问题就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更是如此。本人就此问题发表过多次论述,主要有《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治安制度》(1984年第4期司法部《法制建设》)、《刑罚现代化:刑法修改的价值定向》(1997年第1期《法学研究》)论述了“三改”劳教制度  相似文献   

9.
《“入世”与立法、司法及法学研究的三个层面问题》文: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2年3月29日 一、“入世”对法学研究的第一层面问题:中国“入世”前后,有关机关忙于修改、废止与世贸组织的要求相冲突的法律、法规、规章乃至司法解释等,企业则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犯罪因果关系中,是否存在“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两种形式?“偶然因果关系”可否作为刑事责任的基础?在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1981年《法学研究》第五期发表的龚明礼同志的《论犯罪的因果关系》一文,提出了犯罪因果关系有必然因果和偶然因果两种形式,偶然因果关系也是刑事责任客观基础的观点。对此,笔者持不同看法,特提出以下意见与龚明礼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法哲学是不是资产阶级法学的“独占品”?要不要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这些都是当前法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继文正邦同志《应当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研究》(载于《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一文之后,傅季重同志又发表了《法律哲学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载于《法学》1982年第3期)。这两位同志都明确否定法哲学为资产阶级法学所“独有”之说,阐发了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建立这门学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国法哲学研究和其他法学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9,(3)
《法学》1988年第10期发表徐海风、辛方玲《试论双重性质的“经济犯罪”》一文后,接到多篇稿件进行争鸣。现详细摘要发表如下,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1985年第1期《法学研究》上发表的尹田同志《我国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一文,读后得益不浅。它阐述了仲裁机关具有行政和司法两种属性。仲裁机关既不是一般行政机关,也不同于司法机关,而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称为“准司法机关”;并谈到这种特殊组织机构的法律地位,应该由共性质决定,等等,这些论点我们完全同意。  相似文献   

14.
更新宪法学研究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以适应民主宪政发展的需要,已引起宪法学界深切的关注,不少学者的探索已取得可喜成果。《法学研究》1994年第5期发表的童之伟同志《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的文章(以下简称《重构》文),正确地提出了需要界定宪法学体系逻辑起点的问题,并独创性地推出了“社会权利分析方法’和对重构宪法学新体系的看法。文章探求真理的勇气甚为可嘉,但其基本观点和方法却有诸多缺失。笔者在此特提出一管之见,求教于作者和学界同仁。 为全面、准确地理解《重构》文的观点和便于阐明问题,必要时我们将联系童之伟发表在《法学》1994年第9期上的《宪法学研究方法之改造》一文(以下简称《改造》文)的相关论述一并予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发表了梁慧星同志的《雇主承包厂房拆除工程违章施工致雇工受伤感染死亡案评释》(以下简称《评释》)一文,笔者读后受益非浅,但对于“相当因果关系说是科学的”结论,实不敢苟同,故写此文,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91,(3)
本刊去年第11期发表了封曰贤同志的“析传统法学”一文,对“传统法学静的提法提出质疑。此后,胡旭晨同志来稿,对封文提出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对有关法学的基本理论、概念进行争鸣、探讨,有利于法学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为此本期发表“也谈传统法学”一文,对之进行争鸣。  相似文献   

17.
1957年,华东政法学院青年教师黄道同志在《法学》第二期发表了《略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一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篇发表“无罪推定”原则的文章。从此,无罪推定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与黄道教授的人生旅途纵横交错  相似文献   

18.
笔者作为军事法学工作者 ,以前曾在国内报刊发表过十余篇介绍美国军法的系列文章。一度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兴趣。而笔者主持翻译的《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也已问世近八年。从那时之后 ,美国军事法学又有了什么样的新进展 ,始终是我国军法界关注的问题。笔者最近有机会接触到这方面的情况 ,愿借《法学杂志》的一角 ,介绍给国内的同行。一、美国军事刑法的新变化首先 ,《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第 1 2 0条有重大的变化。该条原规定 :“除妻子以外 ,违背妇女意志 ,强行与妇女性交的 ,是犯强奸罪” ,修改后 ,删除了“除妻子以外”的规定。可见 ,美…  相似文献   

19.
<正> 王欣新同志在《收容审查制度应予废除》(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中对我们的《收容审查的若干问题研究》(发表在《中国法学》1992年第2期)一文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在此,笔者深表感谢。但对“王文”中的一些主要观点,我们谈些不同的看法。一、关于收容审查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特别是法律适用中的问题,推动全国法官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2007年《法律适用》杂志将与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举办《法律适用》“东营杯”有奖征文活动。征文活动秉承我刊的一贯宗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应用法学研究。凡在2007年《法律适用》上发表的论文都可以参加征文的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