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2004年我国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公共利益”的概念和制度。但由于其主体和内容的不确定性,需要对其内涵和外延作出必要的界定。我国宪法上的“公共利益”主要体现在征收和征用补偿条款中,但由于普通立法中“公共利益”缺乏明确性及相应的制度配套,导致实践中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和城市房屋拆迁中对“公共利益”把握的缺失和“稀释”,对此,应当通过违宪审查和宪法委托的制度,使普通立法中的“公共利益”具有合宪性和明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延续两个世纪的有关征收条款的法理学中,“public use”标准存在着两个相互竞争的解释:“actual use”理论与“public benefit”理论。法院尊重立法者所认为的该征收符合公共使用要件的决定,因此将“Dublic use”作扩张解释,其原因在于议会相当于一个“公益机器”。美国有关公共利益的法理已经明智地回避了严密的公式和打扰式的监督.而采用给立法机关在决定什么样的公共利益满足征收权的行使时.有更多的回旋余地的方式。即使是当征收的直接受益者是其他私人一方而非普遍的公共目的.公共利益的要求也可以被满足.只要这种财产的再分配被认为是理性的与可接受的公共目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论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需要一种程序机制。程序论公共利益理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界定的主体问题,其次才涉及到具体程序机制的设计。公共利益之界定主体的选择是一个宪法分权问题,须由立法、行政、司法机关通力协作。我国公益征收法上公共利益界定的具体程序机制设计,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把公共利益调查与审查作为征收决定做出前的一个独立程序阶段;二是把民主商谈确立为公益界定必须遵守的实质性程序原则;三是把公共利益听证确立为公益界定中必须遵循的一个程序环节。  相似文献   

4.
张千帆 《法学论坛》2005,20(1):28-31
本文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出发,论证社会功利主义为"公共利益"提供了最恰当的定义.按照这种定义,"公共利益"就是全部私人利益之和,而法律的基本目标就是个人利益总和的最大化.尽管如此,"公共利益"仍然很难准确计算,因而在很多情况下--例如土地征收和城市拆迁,政府计划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通过制度决定的.由于代议制民主和功利主义具有天然联系,议会一般被认为是"公共利益"的最适当决定者.最后,议会代表的多数人利益可能和少数人权利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议会权力及其所定义的"公共利益"必须通过宪政机制而受到限制,以避免侵犯宪法为所有人保障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5.
公用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标准--美国判例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符合公共利益是公用征收的前提,而公共利益又是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在美国的判例中,关于如何判断公共利益大致可以分为严格解释阶段、宽严标准并存阶段以及宽泛解释的阶段。现在法院的主流判决基本上对公共利益还是采取宽泛的标准来理解。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公用征收判例中公共利益判断标准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行政行为中,公共利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公共利益不同于其它诸如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之类的概念,不仅因为公共利益是这些行为的目的所在,更重要的,公共利益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工具,直接关系到这些行为实施的意义。然而,我国宪法和法律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导致行政法律法规与宪法规定出现矛盾,而给了行政机关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导致行政纠纷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应总结各国的经验,在立法和实践中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这将会在行政实践中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模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唐忠民  温泽彬 《现代法学》2006,28(5):95-102
宪法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需要在国家权力运行活动中具体化。如何将“公共利益”具体化呢?学界和实务界提出了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人大以“一事一议”方式界定“公共利益”,第二种是由司法承担对“公共利益”的最终界定,第三种是人大以列举式立法模式将“公共利益”具体化、固置化。第一种模式正确认识到界定“公共利益”属于权力机关的权限,但具体方式却不可行;第二种司法决定模式既缺乏实质合法性,又没有技术可行性;第三种模式在立法上虽有一定困难,但也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可资,是实现宪法“公共利益”规定对公民权利保护和对国家权力制约的惟一现实可行之路。要在国家权力运行上界定“公共利益”,还必须解决目前我国“公共利益”泛化掩盖下的许多具体矛盾。  相似文献   

8.
芬兰的合宪性审查体系主要以议会的宪法委员会的审查为核心,辅以法院实施的弱司法审查,形成了一种混合模式。该宪法委员会性质上是一个普通且不具独立性的议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由普通议员构成,审查内容以立法草案的合宪性审查为主。法院依据《宪法》第106条“宪法优位”条款对议会立法进行弱司法审查,审查必须遵循合宪性推定、冲突明显以及不得宣布立法违宪等原则。该模式对我国当前在合宪性审查制度建构中如何找准宪法与法律委员会的定位,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法院在合宪性审查中的作用都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胡锦光  王锴 《法学论坛》2005,20(1):10-14
我国宪法上的公共利益是专门针对征收 (征用 )条款而言的。但是 ,从实际的立法看 ,公共利益在普通立法上使用极为广泛 ,并不局限于征收 (征用 )领域。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最特别之处在于其不确定性 ,是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这种不确定性 ,可以表现在其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由于公共利益主张者的缺位以及主张者的不保险性 ,由法律来确认或形成客观的公共利益成为法治社会的普遍做法。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这一概念 ,必须厘清公共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 ,以及与公共秩序、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概念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和《物权法》都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征用不动产,但对于公共利益的内容和界定主体等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就容易导致公共利益的滥用。综合国内外立法状况,采用折中式的立法模式并明确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可以较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使不动产的征收符合公益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兼顾公私益的“双服务”理念下 ,既有行政观念及其制度暴露出诸多欠缺。为适应既要服务于公益又要服务于私益的现实需要 ,现代行政观念应当是服务观念、公私益兼顾观念和行政能动性观念的整合 ;在制度建构上 ,行政目标立体化、行政手段科技化、权力行使分散化、行政活动民主化和行政方式多样化应当成为制度的转型趋向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IP Australia decision in Grant's Application [2004] APO 11 about an innovation patent for a way of protecting assets against a loss of ownership as a result of a legal liabil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ecision was to expose the tortured reasoning necessary to exclude from patentability an invention that was arguably contrary to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article assert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decision revoking the patent was correct, but that the reasoning points to a need to reconsider the "public interest" limits on patentability. The article then considers the approach that should be adopted in formalising a "public interest" exemption from patentability that is practical and generally applicable.  相似文献   

13.
“双服务”理念下的行政执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双服务”理念要求行政活动既要服务于公益又要服务于私益。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 ,行政执法应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 ,通过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创造性运用 ,将单方强制为主的行政执法方式转变成为综合多元、灵活弹性的新模式 ,并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以实现对行政执法的有效约束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论“公有公共设施”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有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上的瑕疵导致的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已是学术界的共识。公有公共设施不仅包括国家所有的公共设施,也应包括私人所有而由公法人管理的公共设施。“特定目的使用”不能成为免除国家承担公有公共设施损害赔偿责任的理由。在建公有设施在一定条件下也应属于公有公共设施。公有公共设施应包括它的附属设备、设施。这种设施包括动产与不动产,特定条件下的自然物也应属于其范畴。  相似文献   

15.
Some public interest groups use the concept of "free air time"-regulation compelling television stations to provide free advertising time for federal candidates-to advance the cause of campaign finance reform.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not to rehash arguments over whether the First Amendment prohibits such legislation but rather to examine a newer direction of inquiry through the Fifth Amendment "takings" clause. Although takings arguments have been dismissed by many due to the "public interest" standard to which broadcasters are held and public ownership of the spectrum, this article uses tenets of media economic theory to show that free air time could indeed constitute a "taking." What is at issue is not the use of the spectrum, but rather access to an audience: economic property created and sold by broadcasters.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stitutional role of courts in dealing with long term political conflict. Such conflict is likely to involve group mobilization on both sides; the analysis therefore utilizes a judicial interest group approach, presenting evidence from the on-going policy debate surrounding presentation of the Darwinian theory of evolution in public school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courts in developing public policies, not only by articulating policy, but also by affecting subsequent moves by interest groups to promote their agendas elsewhere in the system. Many extended conflicts may not be resolved in institutional settings, but they may be repetitively reformulated and translated to engag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specific forums in on-going activities. In successive moves, each adversary attempts to shift the balance of power to its respective advantage, where, paradoxically, the parties may change sides as the debate travels full circle. The analysis also illustrates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reation science advocates' game plan, beginning with a publicity-oriented strategy, which is a hallmark of the relatively "amateurish" litigant, and eventually moving to a result-oriented position, a more "professional" approach to the courts.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刑法意义上的公务,要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上予以把握。根据公务的统治性、管理性、服务性特征,可以从内涵上将公务划分为"政府公务"与"社会公务",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公务仅指政府公务而不包括社会公务。关于公务的外延,则须根据公权力特征和公共性特点来分析,基于"反面说"理论的要求和公务执行依据的内容,刑法中的公务仅限于国家公务而不包括集体公务。  相似文献   

18.
黄忠顺 《中国法学》2020,(1):260-282
通过个别诉讼行使惩罚性赔偿请求权,难以对经营者形成足够的威慑力,消费者协会、检察机关提起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客观存在。即使将消费者协会提起公益诉讼的"公益性职责"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职权"勉强解释为立法者赋予消费者协会、检察机关以形式性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以该请求权为基础的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也只是受害消费者享有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集中行使方式。除非立法机关为消费者协会、检察机关另行创设实质性惩罚性赔偿请求权,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注定与特定受害消费者存在密切联系,无法从根本上破解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及其发放难题。因而,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对行政处罚与刑事罚金仅构成补充,在完善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同时,应当强化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与其他消费者权益保护手段之间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