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9月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6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规定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进行了统一规范,并与现有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公安机关办理复议案件程序规定》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程序体系。这些规定的发布也就为刑事案件证据的合法性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因此,坚持刑事案件的证据合法性是保证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2.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行政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行政案件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两者存在矛盾。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原则上没有管辖权,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违法行为及违法行为人发现地与违法行为发生地有一定联系的,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有管辖权。  相似文献   

3.
法博士信箱     
这里的答案比较权威这里的帮助比较可靠讯问笔录是否需逐页签名、捺指印法博士:我地公安行政案件的讯问笔录常规要求被讯问人逐页捺指印和末页签注“以上记录我看过(或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等内容,然后签名捺印即可。但近来上级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检查中提出“笔录须逐页签名和捺指印,缺一不可,否则按质量考评扣分。”请问:公安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的讯问笔录是否需逐页签名、捺指印?贵州 费 明费明同志:制作讯问笔录应当严格遵守有关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讯问笔录应当交给违法嫌疑人核对或者向…  相似文献   

4.
李春华 《公安教育》2006,(11):33-36
继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6年3月1日施行后,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修订后,于2006年9月2日公布施行。《程序规定》相比于执法警察,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比于公民,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程序规定》吸纳了《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精髓,汲取实践营养,成为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成为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不可或缺的依据,彰显其独特的实践性。治安案件办理的程序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调查、决…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03,(10):21-23
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这一规定是公安执法程序规范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将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一起构成完整的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程序体系,使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一个统一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12年12月3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现发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半月谈》2004,(1):70-72
公安部出台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己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面,我们挑选《规定》中与广大基层读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内容,编写问答,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开放步伐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法律,与这些新出台的行政法律相比较,现有的公安行政法律法规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与该《条例》相关的一些补充规定等已显得不太适应当前行政立法的要求。2001年4月17日公安部出台了《公安“十五”立法规划》,其中涉及公安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管理法》、《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程序规定》等,本文对适用公安行政处罚简…  相似文献   

10.
法博士 《人民公安》2006,(12):63-63
依照《行政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行为人行政处罚.由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管辖,但公安部公通字[2006]24号文件通报了一些进京滋事人员.由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予以劳动教养或治安处罚。请问:这个通报是否可理解为对进京滋事人员(行为地和发现地均在北京),可按“属人”由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处罚。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月26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规定的办案公开原则是办理公安行政案件程序的核心,是公安行政执法的重要基石。实行办案公开原则,对于排除非法取证、防止和避免执法主体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行为人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有效保护人权和公民合法权益、克服执法腐败现象,提高办案质量和公安行政执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06年3月2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月8日,陕西省公安厅举办了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电视电话会议讲座,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彭涛授课。来自公安厅机关有关部门和各市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和民警300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中,彭涛教授从适用范围、程序提速、证据新规、特  相似文献   

14.
《公安教育》2013,(4):78-78
为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民警执法能力,确保执法办案质量,2013年3月:11日,福建省公安厅专门就加强执法培训有关事项发出通知,并提出具体要求。省、市两级公安机关举办的新民警初任培训班、警衔晋升培训班(综保类除外)以及各执法警种(部门)组织举办的有关培训班,应统筹安排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2012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行政法律文书式样》和“福建省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平台”系统操作运用技能等培训内容,努力实现学习培训全覆盖,使各级公安机关广大执法民警全面掌握和运用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进一步提高刑事、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执法活动。  相似文献   

15.
人权短波     
《人权》2003,(6):58-58
中国警方完善执法体系要求尊重人格防逼供 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首次规定非法取证不能定案,首次明确提出尊重当事人人格尊严。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今后不能再作为定案的依据;公安机关对未成年的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应当通知其监护人或教师到场;嫌疑人在公安机关的讯问中有权不回答与案件无关的问题等。这部《规定》的实施,是司法制度中的一次重大进步,《规定》不仅突出强调了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而且通过详尽的条文对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则的做法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88号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06年3月2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部长周永康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相似文献   

17.
第133号《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14年9月4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部长郭声琨2014年9月13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的办理程序,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8.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颁行是我国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重要举措,是刑事司法制度改革重要成果,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提出了新标准和要求.公安机关应针对刑事证据收集中存在的民警取证意识淡薄、取证程序违法、调查取证不全、证据运用保全不当、取证时机不妥、证据标准不清等问题,从转变执法观念、...  相似文献   

19.
<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对某些特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以用调解的方式来代替处罚.本文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治安调解的适用条件、具体的适用规则以及轻伤害案件的调解等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33号《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14年9月4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部长郭声琨2014年9月1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的办理程序,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