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在应对公共危机的挑战中,一些重要国家逐步确立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公共危机传播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公共危机时期的信息传播提供保障,确立政府新闻发布和媒体规范报道双层平台制度,实现危机信息立体传播。这些对于建立我国的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具有借鉴及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传媒业迅速发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因其具有的特殊政治性和敏感性,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媒体炒作的焦点。公安机关应高度重视对警务危机和危机传播客观规律的认识,主动加强与媒体的互动,积极引导媒体为警务工作服务,避免或减少警务危机对公安机关形象塑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于公共危机治理来说,信息传播是重要的。公共危机的信息传播区分为正面及负面信息传播。其传播主体政府、媒体及公众具有各自的传播功能。其中政府具有制度建设及制度保障功能。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监测环境、引导教育、议程设置、缓释、舆论监督、反思功能。公众有参与及塑造功能,但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很大一部分是政治信息的传播,因为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占有权威的信息源,媒体对事态的报道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外信息公布的状况。研究公共危机事件中政治信息的传播对于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事件的出现和发展,对大众的整体生活和共同利益带来了严重影响,在传播公共危机事件的时候,微博成为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体。由此,我们将结合近年来的公共危机事件,分析微博在对事件的传播中产生的影响,结合当前微博的发展现状,总结微博改进公共危机事件传播的策略,增强新媒体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监督和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汶川地震为例,解读中国政府在危机信息公开与政府新闻发布等危机公关传播策略中所体现的及时、准确、公开与透明。中国政府在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沟通的过程中,政府与媒体间建立了积极的合作关系,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政府、媒体、公众这三者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场对我国社会、政治、环境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危机。这场危机凸显了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方面的某些不足,以及我国新闻媒体运作过程中的某些缺陷。然而,在后期通过形象修复的运用成功应对水污染危机,也促进了政府管理上的变革与媒介新闻报道上的改革。在此意义上,松花江水污染危机无论对于政府来说,还是对于媒体来说,也同样是一次契机。  相似文献   

8.
漠视危机公关,忽视公共关系传播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及其在企业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作用,是“巨能钙”事件及类似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许多企业而言,应熟悉和了解与公共关系传播有关的法律规定,并以自身实力为后盾,依法进行公关宣传;学会按照新闻规则和相关法规办事;注重危机公关和媒体公关,为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由"强关系"传播向"弱关系"传播、由"节点式"传播向"网络式"传播、由"链条化"传播向"矩阵式"传播三种模式,并基于这些传播模式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划分为萌芽、关注、爆发、消退四个阶段,认为在突发公共事件新媒体信息传播中,自媒体与官方媒体存在多与少、快与慢、真与假三对矛盾,并进而提出了建立集成化舆情信息传播平台、提升新媒体话语空间、多向度丰富传播话语、提升新媒体人文关怀意识、构建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舆情信息工作专业队伍等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播引发公共危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和政府如何应对或管理网络信息传播引发的公共危机,已经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由网络传播引发的公共危机,本文将其分为四个传播阶段,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恢复期,针对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深受社交媒体"变量"的影响。产生这一"变量"的重要因素在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基础,即人际关系网。在国际传播工作格局中,新闻宣传领域是借助社交媒体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力军。其主流工作路径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却较难从人际关系网层面充分应对社交媒体"减量"风险。对此,统战工作需着眼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基础及关系传播,立足自身人际关系资源优势,构建"互联网+"统战关系国际传播网,进而推动社交媒体"变量"变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大"增量"。  相似文献   

12.
专业媒体作为与政府、大众传媒、公众共同构架起来的互动系统已成为危机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危机爆发时,要实现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政府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发挥和利用专业媒体的功能,妥善处理危机传播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舆情复杂多变,舆情危机出现的频率增多。舆情危机的发生暴露了部分地区应对舆情的不足,存在舆情应对理念过时、能力欠缺、预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和主流媒体作为应对舆情危机的主体,应当树立现代化的传播思维,健全全媒体式的应对体系,掌握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凝聚社会共识,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的新闻理念,使得中西方的新闻传播在传播目的、主体和受众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在我国的对外电视新闻传播中集中表现在受众定位不明确、传播效果不甚理想等方面。为了提高我国电视对外新闻的传播效果,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应对西方主流媒体在全球传播体系中的影响和挑战,我们的对外传播应该有更加明确的受众和目标定位并采取全球本土化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传播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的负面舆论极易通过网络传播扩大并一边倒,形成网络空间的政府舆论危机。政府舆论危机本质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危机,是政府形象管理的危机。危机给政府形象的传播、矫正以及舆论议程设置等方面造成极大困境。政府形象传播必须从共有媒体的特点出发,转变传播理念,建立全面、系统、反应灵敏的传播体系,全面提升政府传播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信息传播平台成为现实。自媒体平台既是公民表达民意抒发个人情绪的媒介,又成为了网络谣言的发酵平台,尤其在涉警危机事件发生后自媒体平台上真假混杂的信息给了公安机关制定危机公关方案带来了阻碍,在危机频发的社会中,成功的危机公关是确保公安机关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从分析自媒体和危机公关相关概念入手,指出当前公安机关应对危机时存在的不足,并从危机预防、处置和善后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应对危机的策略,力求使公安机关妥善处置危机事件,恢复公安机关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的舆情掌控、应对水平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甚至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事态的发展。面对复杂的社会舆情和网络环境,单纯的封堵和封锁舆论,显然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在此种复杂情形之下要想在危机应对中处置得当,必须提高舆情掌控者的媒介素养,尊重媒体的传播规律,重视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媒体选择,解决好危机舆情。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不仅能够及时的收集和快速传播危机信息,也可以急速扩大危机的影响,扩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但是,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与管理上,存在着地方政府的认识误区、信息传播机构的技术误区以及民众的选择误区等问题,使得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中出现了诸如否定、漠视、反映迟缓等问题,阻碍了危机信息的传播与管理。因此,树立正确的危机传播理念,健全相应的危机信息机构和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引导以及培育公民的危机意识,对于网络环境下及时准确的传播危机信息,管理应对危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传播迅猛发展,信息全球瞬间流动,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积极主导善后、主动应对媒体、有效疏导民意、及时修复形象,变得异常重要。能否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把真相及时准确权威地公布出来,实现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媒体应对,关乎政府形象塑造,考量政府公关能力。组织传播理论认为,在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系统的流程中,信息最为关键。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和恢复是政府运作中的关键行为,并且影响着整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媒体应对,需要创新互动形式、传播技术、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有效传播手段,站在第一高度、讲究第一发现、力求第一时间、重在第一现场、找准第一落点、争抢第一发布,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不错报,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20.
负面新闻会对企业品牌形象、经营状况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理念面对新闻危机,用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去应对新闻危机,才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切实维护好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总结分析青岛公司近年来处置新闻危机的做法及经验,对于我们预防和处置新闻危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