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今天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几年或十几年后将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能否持续和谐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和命运。要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笔者认为。首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和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学校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道德观的引导,是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之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实效性,一直是教育界探讨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4.
生成性德育是人本理念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延伸与体现。它强调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以激活人的内因为突破口,实现对人的德育教化。湖北省松滋市万家中学在“用生成性德育打造和谐校园”德育工作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德性,是人节制自己本性的欲望,把天然的情感自觉地扩展到社会,建立一个真正富有人性的世界的道德人格。它是人的一种自觉自由的智慧实践。之所以称其为“智慧”,是因为德性与人生成功息息相关。两千年来,我国古代一直把德性作为导引人生成功、升华人生境界的理想阶梯。小德引导小成功,大德则导引大成功。学校德育工作只有把道德、人格培养与人生成功策略相结合,把德性植人生命,才能真正展现德育的魅力,塑造高贵的人性,造就孩子光辉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我读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今年第二期的特别报道《构筑学生的幸福人生》和王建民同志写的短评“学校德育的新境界”一文,颇受启发。特别是短评将“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放在了第一条,并进行了重点评述。我一口气读完,还圈圈点点作了记号,将一些精辟的语言抄在学习笔记本上。我边学习领悟,边反思自已近几年来的德育工作,不禁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应从几方面加强:一是深化学校德育改革,发挥学校德育主体作用;二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作共同育人;三是整合社区德育的资源,形成全社会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8.
王玮 《党史博采》2009,(10):43-44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指导新时期高校学生树立和谐人生价值观的思想武器。当前,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之处,这就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指导,开创高校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相统一的过程。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价值澄清理论,旨在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帮助学生减少价值观混乱,提高道德分析和选择的能力。这一理论可以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学校德育环境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文化、课程、活动等方面都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通过对学校德育环境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小餐厅 大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餐厅是师生进餐的场所,餐厅进餐的秩序及学生的进餐状态可反映学生的行为素养。发挥餐厅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块重要的阵地。  相似文献   

12.
如今,青少年学生各类问题不断出现,暴力犯罪案例也不时见诸新闻媒体,德育面临严重的挑战。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度以来,德育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迷失了方向,失去了重心。立德树人是中小学重要的教育任务,抓好学校德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作为承担培育人才重任的学校要在德育大舞台上充当主角,找回迷惘的德育。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抓好德育,既是全社会的任务,更是学校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创造新成果,进行优质高效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正是鉴于以上认识,汉川二中克难奋进,在构建和谐校园、唱好主旋律上真抓实干,注重实效,不断创新,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内心和谐,内心和谐追求人的心灵的圆满与统一,它是一种良好心态、调节能力和人生境界,建设社会民众的内心和谐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和支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因此,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和谐状态。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伦理学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学校德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在道德观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德育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注意:(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真谛。认识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主题;热爱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它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则是它的时代特征。(2)必须培养学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行为,并使之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3)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中国近代史和革命史,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  相似文献   

16.
信任是人与人心灵相通的桥梁,被人信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信任别人,则是一种良好的美德和心理品质:对于教育来说,信任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前提.是师生问情感互融的粘合剂,更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催化剂;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对于教师来说.信任是高尚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学 校德育工作者是德育环境的设计师。在德育工作中 ,不仅应让学生接触环境、了解环境 ,更应让学生选择环境 ,创造环境。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有系统观念 ,力求使德育网络化。在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中 ,要有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 ,具体说 ,要努力形成两张德育网络。首先 ,从宏观层次上 ,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家庭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 ,学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 ,社会是锻炼学生的大课堂 ,它们共同构成学校德育的环境系统。因此在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中 ,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 ,协调三方面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8.
整个社会生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人生的和谐状态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自身及其环境的和谐共生,正确处理人格生态系统关系,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生态和谐发展文明观。  相似文献   

19.
万欣 《世纪桥》2011,(13):80-81
学生公寓是学生表现最自然、最真实、最全面的地方,能充分展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学生公寓又成为各种思想观念聚集地,也是各种矛盾冲突高度集中地,所以公寓学生管理工作变得异常重要。本文探究了高校学生公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旨在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公寓环境,使学生公寓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块重要的阵地,同时,也为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大力开展提供了一块丰富的沃土。  相似文献   

20.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期,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受尽父母长辈的恩宠,在学校里也各有个性,动不动对这个老师不满意,对那个同学看不惯。以往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