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多重耐药基因cfr、optrA在猪源葡萄球菌中的流行分布,对来自广东省河源市和上海市3个猪场的280份鼻腔拭子样品,使用氟苯尼考(10μg/mL)甘露醇平板进行细菌分离,PCR检测cfr和optrA耐药基因,并通过gap基因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获得38株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3.57%),包括25株cfr阳性菌株(检出率为8.93%)和15株optrA阳性菌株(检出率为5.36%),其中2株葡萄球菌同时检出cfr及optrA基因。gap基因鉴定表明,15株optrA阳性葡萄球菌均为松鼠葡萄球菌,23株cfr阳性葡萄球菌成功分为4个不同葡萄球菌亚种,包括12株松鼠葡萄球菌、8株腐生葡萄球菌、2株马胃葡萄球菌及1株科氏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38株cfr/optrA葡萄球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均对氟苯尼考、克林霉素和泰妙菌素耐药,且对部分药物表现出较高耐药率,如沃尼妙林(94.7%)、氨苄西林(92.0%)及四环素(89.5%),但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对比在不同生长阶段分离葡萄球菌中cfr及optrA的检出率,cfr和optrA基因主要流行于育肥猪。结果表明,3个猪场葡萄球菌cfr和optrA的检出率高,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在养殖过程中规范使用以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7~ 9月抽样调查了四川省 12个市、县 16个猪场的球虫病流行情况。结果 ,仔猪球虫阳性场占 93.75 % (15 / 16 ) ,仔猪球虫总感染率为 2 5 .36 % (10 7/ 4 2 2 ) ;猪等孢球虫阳性场占87.5 0 % (14 / 16 ) ,猪等孢球虫总感染率为 18.72 % (79/ 4 2 2 ) ;在球虫阳性的仔猪粪样中初步鉴定出5种球虫 ,即粗糙艾美球虫、蒂氏艾美球虫、猪艾美球虫、豚艾美球虫及猪等孢球虫。  相似文献   

3.
通过病原菌分离、血清型鉴定及本动物致病性试验对辽宁省禽大肠埃希氏菌的主要血清型分布与致病性进行了研究。2001~2005年从该省14个市的病死禽和死胚中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226株,血清型鉴定105株,其中O_(78)型占29.52%(31/105),O_(109)型占10.48%(11/105)。结果,O_(78)、O_(109)血清型是流行于该省致病性禽大肠埃希氏菌的优势血清型。随机选取49株分离菌,以每株1×10~7CFU的量于气管内给6只1日龄SPF鸡接种,根据接种后7 d内死亡和病变的情况,确定高致病株、中度致病株和低致病株,它们分别占75.5%、18.4%和6.1%。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致病性,并在国内首次分离出禽O_(109)型大肠埃希氏菌。  相似文献   

4.
以 4株不同血清型的鸭疫里氏杆菌、5株不同血清型的鸭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 5株同一血清型的鸭沙门菌为研究对象 ,分别提取基因组DNA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 ,从 2 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 38条能在这 3种菌中有较好多态性的随机引物 ,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了 10 2个DNA片段 ,其中 14个菌株共有的谱带仅有 1条 ,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 10 1个 ,占 99.0 % ;对RA的 4个菌株扩增出的谱带数为 5 1条 ,共同片段有 12条 ,多态性片段 39条 ,占 76 .5 % ;对沙门菌的 5个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数为 4 6条 ,共同片段为13条 ,多态性片段 33条 ,占 71.7% ;对大肠埃希氏菌的 5个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数为 4 8条 ,共同片段 4条 ,多态性片段 4 4条 ,占 91.7%。在 8条引物中进一步筛选出 1条引物G12 ,其图谱中 5 35bp的条带为鸭疫里氏杆菌所特有 ,330bp的条带为沙门菌所特有 ,12 2 7bp的条带为大肠埃希氏菌所特有 ,表明G12可作为分子标记用来鉴别这 3种细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羊源性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毒型分布,对疑似病例所采病料进行了菌株分离,用多重PCR方法对菌株进行了毒素分型,用PCR方法对β2毒素基因(cpb2)和肠毒素基因(cpe)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分离的39株菌中,毒素A型占66.67%(26/39),毒素B型占2.56%(1/39),毒素D型占30.77%(12/39);66.67%(26/39)的菌cpb2基因阳性,A、D型菌cpb2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2.31%(11/26)和100%(12/12);cpe阳性率为51.28%(20/39),其中A型菌cpe阳性率为50.00%(13/26),D型菌cpe阳性率为58.33%(7/12);cpb2和cpe双阳性菌株占38.46%(15/39)。上述结果为防治新疆羊源性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以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刚果红阳性表型(CREC)菌株和刚果红阴性表型(non-CREC)菌株实验性感染火鸡,探讨其刚果红阳性表型与毒力的关系.结果表明CREC株可致80%(8/10)火鸡发病,且症状明显、病变典型.non-CREC株可致40%(4/10)火鸡发病,但症状轻微、且缺乏大肠杆菌病的特征性病变.提示大肠埃希氏菌毒力与CREC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与RT-PCR方法,检测了127份来自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省市24个规模化猪场患繁殖障碍的病猪的病料,检测病原包括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及日本脑炎病毒(JEV).结果显示,在上述127份样品中,有10份样品为PRRSV单独感染,占检测样品数的7.87%,有54份样品为PRRSV与PPV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42.52%,有50份样品为PRRSV与PCV-2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39.37%;有15份样品为PRRSV与PRV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11.81%;有8份样品为PRRSV与JE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6.30%;有18份样品为PRRSV与CSFV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14.17%.提示,长江中下游地区规模化猪场的猪群普遍存在PRRSV与PPV、PCV-2、JEV及PR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规模猪场猪瘟病毒感染情况及发展趋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河北省规模猪场猪瘟病毒(CSFV)的感染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采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250个规模猪场的病料样本进行了猪瘟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CSFV对河北省规模猪场的危害程度在2004和2005年较重,场总体阳性率分别为100%和55.71%,在2006和2007年较轻,场总体阳性率分别为12.07%和9.26%;对规模猪场的危害程度同猪场的规模呈负相关,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是猪群发病的主要特征,所占比率为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危害河北省规模猪场的CSFV是同一毒株的变异株.表明,CSFV对河北省规模猪场的危害程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福建省几个大肠杆菌病较严重的大型养鸡场分离到的85株大肠埃希氏菌,从致病性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有52株为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为61.1%;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D-甘露糖所抑制;对人、猪、山羊、乳牛、兔、犬、豚鼠、鸽和鱼的红细胞表现为不同的血凝(HA)和D-甘露糖血凝抑制特性;24株强致病菌中有79.2%的表现为盐凝集试验(SAT)阳性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AKN)和菌必治敏感,对氯霉素(CMP)、先锋霉素(CTN)、卡那霉素(KAN)、呋喃妥因(NI)、氟嗪酸(OFL)、壮观霉素(SPT)、妥布霉素(TOB)、新霉素(NEO)、氟哌酸(NOR)、复合磺胺(SXT)和强力霉素(DOX)有较高敏感性,而对红霉素(ERY)、链霉素(STR)和磺胺异恶唑(SIZ)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鹤岗市萝北县、哈尔滨市通河县全沟硬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情况,在获得25只全沟硬蜱细菌组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PCR扩增16S r RNA和fla基因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扩增glt A和r Omp A基因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果显示,伯氏疏螺旋体的阳性率为20.0%(5/25),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为68.0%(17/25)。另外,伯氏疏螺旋体阳性样品均显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这两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率为20.0%(5/25)。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6S r RNA基因与伽氏疏螺旋体Nov405菌株的相似性为99.65%,fla基因与伽氏疏螺旋体SZ菌株的相似性为99.73%;glt A和r Omp A基因与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暂定株(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的相似性均为100%。结果表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和伯氏疏螺旋体广义种在全沟硬蜱中广泛存在,这两种病原的混合感染增加了蜱传人兽共患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78月 ,潜江某几个大型猪场发生公猪睾丸肿胀 ,母猪死产、流产 ,仔猪高热、腹泻等病症 ,经临床与实验室诊断为猪衣原体病并发链球菌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控制了疫情。1 发病情况对其中 1个猪场的发病情况调查表明 ,公猪睾丸肿胀 ,发病率 89.0 %( 8/9)。初产母猪发生流产、迟产、早产、死胎、干尸胎等 15窝 ,占产仔窝数的 2 1.4%( 15 /70 ) ;所产仔猪活力差 ,每窝弱仔率占 2 5 .0 ` .0 %的有 2 5窝 ,占 3 5 .7%( 2 5 /70 )。经产母猪流产 5窝 ,流产率 9.0 %。正常产仔猪于 7日龄后开始发病 ,表现高热、腹泻、肺炎 ,死亡率达 60 …  相似文献   

12.
采集贵州省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抗体阳性的6个猪场新鲜猪粪便样品216份,提取RNA,通过RT-nPCR扩增HEV ORF2基因,对阳性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采用MEGA5.05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并经流行病学分析,调查了贵州省猪群的HE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结果显示,HEV主要感染1月龄以上的未成年猪群;粪样采集的6个猪场均不同程度(5.88%~56.52%)地检出HEV RNA阳性,总体阳性率为22.69%(49/216),场群阳性率为100%(6/6);不同类型猪场(养殖户型和养殖场型)HEV RNA阳性率(分别为41.10%和1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养殖户之间及养殖场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这2种类型猪场的粪便HEV RNA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测序36个PCR阳性分离株(占73.5%),序列一致性为91.1%~100%,与HEV禽型及Ⅰ、Ⅱ、Ⅲ、Ⅳ型的一致性分别为52.4%~55.4%、75.2%~77.9%、73.6%~75.9%、72.7%~79.1%、83.2%~95.6%,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IDEXX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对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湖北、河南、福建、浙江等省的大中型猪场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 (PRRS)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共检测84 4份血清 ,检出阳性 382份 ,阳性率为 4 5 .2 6 %。其中湖北省猪场的 6 6 1份血清 ,检出阳性 2 4 9份 ,阳性率 37.6 7%。 4 83份种猪血清 ,检出阳性 2 4 4份 ,阳性率 5 0 .5 2 % ,36 1份仔猪血清 ,检出阳性 14 1份 ,阳性率 4 0 .0 6 %。在被检的 5 0个猪场中 ,检出PRRS血清学阳性猪的猪场 4 1个 ,占 82 .0 0 % ,其中湖北省的 38个猪场 ,检出PRRS阳性的 2 9个 ,阳性率 76 .32 %。  相似文献   

14.
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及双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自长春地区的 2 2株猪链球菌进行了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 ,82 %~ 10 0 %的菌株对大环内酯 林克酰胺 链阳菌素B(MLSB)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耐药 ,但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不耐药 ,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 5 % ;82 %的菌株为多重耐药 (MDR) ;91%的菌株为MLSB 型耐药 ,其中构成型耐药占95 %。除青霉素外 ,其他 5种抗生素的MIC50 和MIC90 高度集中 (≥ 12 8μg/mL)。  相似文献   

15.
对从陕西省主要养鸡地区病死鸡分离的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Omp分型 ,用不同Omp型的菌株构建成融合菌株。用融合菌株制作铝胶灭活疫苗 ,与单价疫苗和两亲本菌株双价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融合菌株疫苗可对多种O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攻毒试验产生坚强的保护 ,保护率高达 93%~ 10 0 % ,而O血清型单价疫苗的保护率仅 6 7%~80 % ,双价疫苗的保护率仅 80 %。在生产中对蛋用鸡的应用结果表明 ,融合菌株疫苗可明显降低鸡的死淘率。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新疆部分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药物敏感性和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现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和K-B琼脂扩散法对56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18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PCR方法进行12种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并对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8.6%(16/56)的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而K-B琼脂扩散法检测19.6%(11/56)菌株耐药。56株单增李斯特菌均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能、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敏感,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耐药。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发现,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2.5%(7/56)、10.7%(6/56)、10.7%(6/56),多重耐药菌株占7.1%(4/56)。在18株表型耐药菌株中,61.1%(11/18)的菌株携带相应的耐药基因,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以tetM为主,红霉素耐药基因为ermB,氯霉素素耐药基因为cat。而在38株非耐药表型菌株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b-cr和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的检出率分别高达57.9%和39.5%。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5%~100%。新疆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出现耐药,且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不完全符合,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7.
将莲子芯水煎剂和新城疫病毒分别接种于随机分为 5组的 10日龄鸡胚尿囊腔 ,3 7.5℃孵化 96h ,收集尿囊液 ,测定血凝效价。结果表明 ,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 ,莲子芯水煎剂在鸡胚内 ,均对感染 2 0EID50 的新城疫病毒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将莲子芯水煎剂 (1.0 0g/mL)按原液、0 .5 0g/mL、0 .2 5g/mL ,用挖孔法测定其对大肠埃希氏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的抑菌直径。结果 ,该水煎剂对以上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其中浓度为 1.0 0g/mL的水煎剂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 18、2 0mm。  相似文献   

18.
应用间接血凝法对来自5个省(湖北、广东、河南、江西、海南)的444份猪血清和用虎红平板凝集法对湖北省7个猪场的340份猪血清分别进行衣原体病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衣原体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17.0%,各猪场的感染率差异较大;衣原体病血清抗体阳性猪场达到67.8%;检查2个猪场不同年龄段的猪,衣原体病抗体阳性率也不同;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9.7%,所检的7个猪场中有4个猪场为阴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屎肠球菌携带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相关基因,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不同来源的41株屎肠球菌中携带10种毒力基因、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和四环素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应用K-B纸片法分析屎肠球菌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41株屎肠球菌中检测3种毒力基因gel E、efaAfs和ccf的阳性率均为100%,其他毒力基因的阳性率依次为cpd(80.49%)、agg(39.02%)、cylM(4.88%)、cylB(9.76%)、cylA(9.76%)、cob(4.88%)及esp(0);在41株屎肠球菌中,能检测出4种毒力基因的菌株数占46.34%,能检测到5种毒力基因的菌株数占29.27%;41株屎肠球菌对庆大霉素、萘啶酸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诺氟沙星(31.7%)、四环素(26.83%)、氯霉素(7.31%)、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4.88%)、氨苄西林(0)。通过对不同基质屎肠球菌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检测分析,为今后屎肠球菌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9株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定位,结果表明有4株菌株的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通过对中草药煎煮、水蒸气蒸馏等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耐药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发现大蒜油等对大肠埃希氏菌氨苄青霉素耐药性有消除作用;鱼腥草、紫草等对大肠埃希氏菌庆大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消除率分别为2.98%和4.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