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晖 《求索》2011,(6):131-133
庄子和维特根斯坦都以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为立足点,强调语言既提供言说的便利,又禁锢对世界的终极表达。庄子之"道",最高的境界是"不可说";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主旨是通过"可说"来显示"不可说"。从比较视阈看,庄子和维特根斯坦因各自所处时代、地域、文化的不同,两者有关"可说"、"不可说"的哲学观在起缘、具体内涵和最终解脱方式等诸方面既有融通又有分流。  相似文献   

2.
武灿营 《前沿》2014,(17):72-73
"不可则止"是孔子在创立儒家思想体系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其意思是见到君主、父母、朋友将行不义之时,要勇于劝阻,劝阻得不到成效,就要停止。"不可则止"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可从“奢”如流谷侃这个世界变化真快!曾经提倡"制俗以俭"的中国人,似乎一夜之间,从东南沿海到内地,自都市到乡村,忽地刮起一股奢侈之风。笔者不妨从报端摘录几段为证:据《深圳特区报》报道,象眼下天气一样,"洋装热"在深圳不断升温。深圳大商场的中高档服装...  相似文献   

4.
"鬼怕恶人"的启示凌岚近日翻看苏轼先生的《艾子杂说》,发现其中有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记载,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艾子行水,途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辄取大王相横于沟上,履之而去。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  相似文献   

5.
田探 《求索》2013,(1):76-79
贾谊的《道德说》素称难解,他以"道德说"为纲领建立起来的"性命"论也少有人系统研究。贾谊之"道"与"德"均有双层内涵:其最高层次的"道"是"物"之存在的运动过程,是"治乱存亡"的所以然之迹。其最高层次的"德"则是"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之"理",是儒学化了的真正的"形上"本体。"道"、"德"、"物"的这种关系,不仅把老子的道本论置换成了理本论,而且开了中国儒学理本论的先河。贾谊以"道德"说建构的"性命"论,表达了"命"虽可认识而不可尽知的定命论思想。政治追求遇挫后,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定命论又转变为悲观主义的委命论。由于贾谊的"道"论遗落了老子"道"的"自然"价值,故不能为他的委命论提供哲学保证。贾谊的哭泣至死就与他这种悲观主义的生命情怀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祝环  李永洪 《前沿》2011,(24):64-65
老子的"道"具有不可言说的至高地位,我们的感性不能直观它,这使得"道"和康德的"知性物"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老子的"道"是可以为我们所认知的,这一点又不同于康德的"知性物"。老子认为我们既不是用"心"来思维"道"的具体特征,也不是用感性来直观"道",而是用"心"来观照"道",也就是直观"道"。这样就和康德"智性直观"的概念有了契合之处,但不同的是,康德认为人类不可能拥有"智性直观"。  相似文献   

7.
“追”与“导”文非近些时来,所谓"追星族"成了热门话题。发表谈话、撰写文章攻之者颇不乏人。不少人认为:"追星"现象是年轻人"理想失落"、"感情扭曲"、甚至"道德沉沦"的反映。因之忧心忡忡,难以自己。更有一些有识之士深加剖析,指出:"追星"并非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8.
谁在“折腾”中国的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之声不绝于耳,且见诸声势浩大的行动。成绩似乎令主事者陶醉,经常挂在口上的主流话语是:"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相似文献   

9.
汪金友 《人民公安》2011,(14):61-61
高大全"这个人,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因为他的原型出现在30多年以前。那时候有一本很流行的小说,其主人公就叫"高大泉"。这个人的特点,就是"高尚"、"伟大"、"周全"。浑身上下十全十美,没有一点毛病。而当时提倡的文艺政策,就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0.
蔡建军 《前进》2013,(8):54-55
"慎初"与"慎独"皆为谨慎之意,成为人世间为官从政的领导干部教诲自勉之词。让我解释,虽然肤浅,但也通俗:"初"就是第一次,"独"就是单身一人。  相似文献   

11.
蒙田 《传承》2011,(5):48-49
"尊严"主词是"尊","尊"原是一种祭器,后来引申出高贵显达、威严肃穆、地位不可侵犯等意。"尊严"意为庄重有威严,使人敬畏,独立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勤 《前沿》2010,(2):168-170
大学生"村官"制度已纳入国家人才战略和国家政权建设范畴。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的首要环节,在选拔合格大学生"村官"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就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就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建设与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残疾人群曾是健康人群中的"边缘人",好在随着《残疾人保障法》的逐年深入实施,随着残疾人事业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的残疾人也逐渐从"边缘人"的状态走回到正常的社会轨迹中来。可是我还是想说一说残疾人中的"边缘人"——身处"异乡"无本地户籍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4.
"拴心留人"是近年来应运而生的一个人才学新词,说起来上口且节奏感强,因此在企业、行业内比较流行,且常常见诸报端,可以说"拴心留人"已经成为部分管理者的用人理念。但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这未必正确,因为它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缺乏科学人才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邑人"撰志略"不忘"清献德"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夷山市城村村,珍藏着一部清版《古粤赵氏宗谱》。该宗谱收编了多篇其它史籍未曾收录的人物传记,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宣 《创造》2011,(4):79-79
"艺高人胆大"是一句人们熟知的名言,是说技艺高超的人胆子就大,通常比喻本事大、能力强的人即使碰到别人看来棘手的问题,也会应付自如,举重若轻。确实,在种种难题面前,本事大、能力强的"艺高"之人因办法多、底气足,处理各种难题往往能大胆出手,应付自如。在这样的强手面前,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各项工作有效推进。这是"艺高人胆大"的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兰美清 《当代广西》2012,(16):21-21
融水苗族自治县针对干部进退留转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时,发现干部工作主要面临着以下三方面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干部诉求难,偶尔出现"往上跑"的现象;二是察人识人难,有时出现"错位用"的现象;三是严肃纪律难,偶尔出现"堵不住"的现象。为有效破解这"三难"问题和预防这些现象的发生,该县本着以人为本、人岗匹配的用人理念,创新采取"意愿征求法",开展干部任职意愿征求工作。征求工作分宣传发动、意愿征集、  相似文献   

18.
“糊涂”不过美国人雁寒这里说美国人糊涂,指的是他们对待本国乃至其他实行计划生育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所发表的高论,且只不明智,简直是"糊涂"!据最新的统计,1995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5亿,仅去年就净增1亿,是历年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据联合国发表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云峰是书法家,在他看来,书法的最高境界都是偶然之得,是在习练多年后的浑然天成。也就在可遇不可求之间,云峰苦练了数十年,也在书法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颇有造诣,作品继承传统、博采众长、自成一派。  相似文献   

20.
鉴于网络招聘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无区域限制、资源丰富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此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却往往故意降低"门槛"、隐瞒条件、虚增人数、夸大待遇、自我吹嘘等等,让人感觉到谁都能前往试试,谁都有适合的岗位,即实施"海找",以便吸引更多人前来应聘,且能在保证人员的前提下好中选优。殊不知,结果却给自己惹来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