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冬今春以来,位居全国十大旅游热线之首的长江三峡旅游线路宜昌至重庆沿江承运游客的游轮开航率不足一半,涉外豪华游轮基本停驶,游客人数较上年同期锐减一半以上,连续六年爆热的三峡旅游骤然暴冷。“告别三峡游”的误导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确实是三峡旅游大滑坡的极其重要的原因,但是,仅仅归咎于此也难自圆其说。三峡旅游从高峰跌向低谷,可以说患的是综合病症。三峡旅游线路是西起重庆东到武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建成,对长江三峡线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改变长江三峡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鲜明地提出和尽快地实施以生态旅游为内涵的三峡旅游,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业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围绕生态旅游把长江三峡旅游线打造成全新的旅游精品。长江三峡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和重点在开发和包装上,三峡生态旅游开发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发展三峡旅游业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意识。因此,发展三峡生态旅游要从“三抓、五新”上入手: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09,(11):3-3
一、推进大三峡旅游跨区域联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说的大三峡区域在地理上属巴山山脉、巫山山脉、秦岭余脉和武陵山脉交界汇地带,在行政区域上涵盖川、黔、渝、湘、鄂地区。这一地区包含着旅游跨区域联合的客观必要性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三峡山水景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山水景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施保护性开发,坚持国际市场导向和地方文化导向,积极开发生态、文化、渡假、体育、科考等旅游项目,促进三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长江三峡旅游产业,并以此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和优先领域,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长江三峡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长江三峡地区拥有的20多个景区、300多处景点中,有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有世界特大型水电工程葛洲坝电站和世界第一工程三峡水电枢纽。三峡工程建成后,还将出现“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象这样的旅游资源富集地,在世界上亦十分罕见。在  相似文献   

6.
崔进 《理论月刊》2002,(11):84-85
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其独特形式出现在今天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活动中精彩纷呈。本文重点论述了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三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及开发原则以及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寻根活动方兴未艾,寻根活动带动了寻根旅游的发展.近年来,桂林旅游发展成绩显著,但旅游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不能更好的适应旅游需求多样化、主题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千家峒寻根旅游资源开发的介绍,试图为大桂林开发寻根旅游提供一个可能性的依据,一个大桂林进行民族文化品牌创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张立 《传承》2008,(14):122-123
近30年来,寻根活动方兴未艾,寻根活动带动了寻根旅游的发展。近年来,桂林旅游发展成绩显著,但旅游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不能更好的适应旅游需求多样化、主题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千家峒寻根旅游资源开发的介绍,试图为大桂林开发寻根旅游提供一个可能性的依据,一个大桂林进行民族文化品牌创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举世瞩目的一流工程。它的建设不仅能给我国的防洪、发电、航运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人文景现,也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坝区旅游业便列入议事日程,宜昌三峡工程实业总公司具体负责坝区旅游的经营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宜昌大三峡国际旅行社,从此三峡坝区旅游业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而逐步走向  相似文献   

10.
江南 《小康》2007,(11):66-69
未来13年,湖北省将投资269.29亿多元,建设40个大型旅游项目,把长江三峡旅游区建成"世界知名"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三峡旅游,无法告别,一切将会更好地开始。  相似文献   

11.
秦学  张伟强 《思想战线》2005,31(2):128-133
旅游业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区域的成长,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模式、协调机制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新形势下,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机制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其创新又是通过区域合作的目标创新、区域合作组织和制度的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全方位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顺应旅游业的发展潮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开发类型和模式,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张晓萍 《思想战线》2003,29(4):66-69
我们在强调旅游开发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原汁原味"。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旅游地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原生文化"和盘托出"。"舞台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等于原生文化本身,它通过艺术的加工提炼使原生文化显得更加真实。"舞台真实"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通过这样的形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复制,其"真实性"获得了"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旅融合背景下“坐妹”旅游演艺舞台真实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演艺作为文旅融合的生动样本,承载着一方文化底蕴的同时更是提升了旅游体验。文章基于舞台真实性理论,探讨了"坐妹"从侗族民间习俗到旅游演艺的活态演变。东道主将自身熟知的文化习俗搬上舞台,通过对建筑、服饰、语言、乐器、场景、场地和人物等要素的细致刻画和摸索创新尽可能地还原了文化本身,游客也能从这些细节中窥探其"真实性",游客对于真实性感知往往会影响其旅游体验。舞台真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民族文化舞台化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基因的传承和表现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北京自从雅典奥运会上接过奥运旗帜,"新北京、新奥运"战略已经全面实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与全国和旅游发达省区水平相比,仍处于落后的位置,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贵州省"十五"计划,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针对目前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差距,提出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然而其开发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涵义 ,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从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及空间利用格局三个层面上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英 《理论月刊》2006,(8):31-33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旅游业本身又蕴藏着丰富的和谐要素,特别是通过发展民族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边境旅游,促进民族和谐、城乡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之后,将会给我市旅游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我市的旅游工作提出相应的发展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市的旅游业要大力加强大型旅游设施建设,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加大文化旅游企业内涵,进一步增强大连的国际化色彩,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丰富旅游菜单等多角度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解放区文学“大团圆”结局现象的产生 ,与解放区文学所承载的政治宣传使命有关 ,与解放区作家追求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通俗化思潮相关 ,体现了作家们对“五四”文学所作的某些反拨的自觉。这一文学现象 ,有它存在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缺陷与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