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水法》关于水资源流域管理规定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其云 《现代法学》2004,26(2):149-152
2 0 0 2年《水法》确立了水资源流域管理制度 ,设立了流域管理机构。本文认为《水法》对流域管理机构的规定在实践中难以真正落实流域管理制度 ,将导致流域管理机构的管理效果不显著 ,影响水法对正义价值的追求。建议建立健全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科学的流域管理机构体系 ,强化流域水资源的宏观管理 ,弱化微观管理 ,增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一体化设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一大特色。然而 ,由于目前对于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 ,我国所设置的行政管理机构也不同 ,造成了各机构之间在执法职能、信息传递、行政管理、涉外事务等方面的不协调 ,从而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因此 ,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以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和高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一、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现状及其弊端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与商号及原产地名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3.
依法规范地方人大常委会与垂直管理机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人大常委会与垂直管理机构的关系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难点之一,其主要体现在权限分工、执法保障和工作协助等方面.依法规范地方人大常委会与垂直管理机构的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同级地方党委、人大、政府与垂直管理机构之间职责权限的划分,依法确立地方人大常委会与垂直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协助关系,并建立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垂直管理机构的执法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会文 《法学》2004,(11):57-61
开发区管理机构属于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上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在授权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行政主体资格。至于开发区管理机构的行政权不能覆盖自行开发区域和特定行政事务等问题 ,可通过修订法律、区划调整、行政委托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管理是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相结合,统一管理和部门分别管理相结合。理论上看这种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非常完美,但是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使这个看似完善的管理体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管理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哈杨 《法制与社会》2013,(35):244-244,247
自高检院成立案件管理办公室后,案件管理工作进程进入快车道,全国多地检察机关陆续设置专门案件管理机构。案管工作全面推开。收效逐步显现。本文从适应改革发展、贯彻法律规定、解决办案矛盾、发挥案管职能等四个方面,对检察机关设置案件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进行了思考分析。以期释疑解惑,明确职责,推动案件管理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南边疆在近代成为中央政府试图加强管理的地区之一.清代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清末随着中央王朝势力衰弱,对西南边疆的控制逐渐式微,多级管理机构也暴露出诸多弊端.民国临时政府时期,部分地方实行了改流,但不彻底.北洋政府管理时期,因地自治,而缺乏统一.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建立蒙藏委员会,但由于其职能不全,各地依然有地方性的边疆管理机构负责地方事务的管理.总之,西南边疆的管理机构在随着中央实力和边疆政策的变化而演变,对当代我国西南边疆管理机构的设置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一直没建立公开的存款保险制度,实际实行的是几乎全额赔付的隐性存款保险。银行一旦出问题,政府对其进行救助,最后对存款人进行全额保护也就是隐性担保。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要求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即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基金的运行是制度运行的核心内容也是重要环节。基金管理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好应有的职能保证基金的合理合法的征集来源和运作,特别是其核查的职能做好应有的措施来防范各种危机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思 《法制与社会》2014,(16):202+208
推进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机制改革,是高检院在全国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实践证明设立专门的案件管理机构,可以实现刑事案件的全程动态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实现质量、效率、效果和安全的统一,有利于检务公开,执法为民,提高执法公信力。案件管理机构的业务范围主要围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进行设定,对这些业务范围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从宏观上对案件管理工作的理解,有助于从案件管理机构设置的一整套体制、制度以及实际工作机制中捋顺思路,更好的发挥案件管理机构监督、管理、服务、参谋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曹阳 《行政与法》2007,(1):67-6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新给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从法人机构逐渐转变为执行或特殊机构;从较多关注于知识产权登记、审核的机构向承担更多的政治、经济发展职责的机构转变。技术进步也带来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传播以及保护作用的巨大变化。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必须认识到技术进步带给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挑战并作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11,(10):65-F0003
坐落在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畔的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是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代表水利部在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区域内(以下简称流域内)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60多年来,几代治淮人挥洒青春、智慧和汗水。勇担治淮重任,组织协调流域四省水利部门,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淮河治理、  相似文献   

12.
邓国权 《法制与社会》2011,(28):170-170,174
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案件管理机构的机构名称、设置模式各有不同,随之机构的工作职能、工作范围也有所不同。但两者在工作职能上同属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构,在实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过程中的公正性、完整性,预防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互为补充。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与案件管理机构的舍署,在检察工作中实现事前管理、事中控制、事后追踪,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力更加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3.
西方各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拟通过分析西方各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特点,为建立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提供借鉴。一、公务员管理机构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现代公务员制度产生的两大标志是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和竞争择优原则的确立。因此,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吏治改革被称为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发端。一八五五年,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政府在其中扮演了组织者、领导者的角色.本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与水资源流域综合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萍 《河北法学》2007,25(7):119-123
水资源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属性.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这决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必须以流域为基础,走水环境管理与水资源管理相结合的道路.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并行的双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水环境与水资源流域综合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流域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域水资源管理是人们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水资源而建立的适应于流域自然特性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流域为单元实行一体化管理,合理配置、调整和平衡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的水环境资源利益和社会经济利益。因此,在立法上应理清相关法律关系,以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切入点,制定综合性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法》,并根据各流域的特性和存在的法律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专门法规、规章。我国应该选择统一的一体化流域管理体制模式、明确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地位、职责和职权、完善水权法律制度和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建立一套适应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的统一流域管理制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锋 《中国律师》2000,(6):67-68
澳门地区的律师管理机构可谓独具特色,既不同于内地由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并存管理的格局,也有别于英美法系国家律师自律性组织的统一管理体制,而是同时并存着两个公法人性质的公共团体;澳门律师公会和澳门律师业高等委员会,且这两个机构在分工上各有侧重。澳门律师公会主要负责律师注册、制定律师职业规范等行政管理措施;澳门律师业高等委员会则专司律师纪律管辖,负责对违纪律师的惩戒事项。澳门回归后这两个律师管理机构已延伸至特别行政区继续运作。澳门律师公会是由在澳门地区从事律师职业的法学士组成的公法人,享有独立的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光 《法学论坛》2007,22(6):122-127
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流域水资源现状是人均占有量少,流域分布不均,浪费严重,污染加剧.流域水资源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是立法理念陈旧,法律法规相互冲突,水权界定不清晰,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缺失,公众参与立法制度缺位.解决的法律对策是转变指导思想,更新立法、执法理念,制定流域法,建立系统的流域管理机构,建立水权制度和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9.
幸红 《法学杂志》2007,28(3):103-105
科学合理的流域管理体制,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珠江流域为视角,结合珠江流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特性,提出流域管理目标模式,即以流域为单元的一体化管理,建立流域管理体制,即流域管理委员会与流域管理局双层体制,采取流域管理方法,即立法、行政、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等综合手段,旨在为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流域管理法律体制提供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上各种考试的增多,利用无线电设备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的现象也逐渐滋生,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与此相对应的,我国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在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从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之视角,力图分析和探索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