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离异家庭环境导向及对其子女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环境的优劣,对其子女犯罪心理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离异家庭环境那里向不良,直接引起犯罪的低龄化。家庭变异阶段的几个时期会对未成年子女产生不良心理反映,而单亲家庭的消极因素,父母再婚家庭环境的弊端及未成年子女离家出走后的不良交往,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演变与形成的原因。但是,相同的刺激情境下引起的反应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个体的心理、意识在能否表成犯罪心理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本文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是最为重要和最为基本的场所,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日后未成年人社会化的成败。如何在家庭伦理视角下,研究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伦理道德、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成员等的密切关系对于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共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把好预防未成年入犯罪的家庭防线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上存在着一体化和独立化两种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应当独立化。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差异性是其独立化的前提,惩罚负效果的扩大化是其独立化的基础,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尚未定型是其独立化的关键。我国应倡导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非刑罚化、轻刑化和非监禁化,以促进未成年犯罪人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而监狱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则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同样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因此全社会无疑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法律和社会的视角,以南京女子监狱服刑人员为抽样调查的样本,对“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包括生存、教育、家庭生活与精神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改进这些未成年人生活状况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东省未成年罪犯的人数绝对值逐年上升,未成年罪犯的数量占同期刑事案件总人数的比例也呈高位小幅攀升的态势。外来未成年人所占的比重较大、犯罪类型多元化、作案手段暴力化、团伙化是这个时期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的显著特征。未成年犯罪人在犯罪之前生活状态总体较差、家庭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缺失、难以融入学校生活、过早失学等都是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社区、学校、家庭等的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但是在家庭的早期教育环境中,哪些方面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有更直接的影响,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特质,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了解家庭的早期教育方式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关系, 以便改善儿童的早期教育环境,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为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筑起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7.
完善未成年司法制度,迎接新形势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当前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司法绝非简单、消极地适用法律,在司法过程中必须凸显人文关怀,这是司法的灵魂和价值理念。本文从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及相关规律入手,找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共性原因,进行理性思考,以求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未成年法制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并就完善我国未成年司法制度以及在司法中彰显人文关怀提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立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罚上虽然有若干区别于成年人的特殊规定,但依然比较粗疏,刑罚体系总体上并没有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区分开来。未成年人在无期徒刑、财产刑、资格刑等刑罚的适用中存在着一定争议和困惑。为更好地教育、挽救、改造未成年犯罪人,应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在刑罚适用上区别对待。对未成年犯罪人,应禁止适用无期徒刑,限制罚金刑的适用,并建立罚金刑配套制度,以及禁止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罪犯的家庭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直接接触到的那部分生存场所,属于社会微观环境。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生理、心理的发展,满足着人们最基本发展的需求,它也是人们与社会这一宏观环境相连的基础环节,其中父母是家庭环境中的主角,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家庭环境中包括哪些重要因素?哪些因素与未成年犯罪有关?我们又应从哪些因素入手,做好犯罪预防工作呢?一、 家庭功能与家庭环境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功能从未成年人角度来讲,应该包括:(1)给予爱,这是家庭也是父母独有的一种功能,因为没有一种爱能与父母给予的爱相比拟,其中应包…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应当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16年,曾审判少年犯650余名。审判实践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环境的不良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本文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数据的援引,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入手,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问题家庭给子女健康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发挥家庭教育职能作用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文章认为家庭教育应当以德育人,父母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优良品行;还要做好家庭的法制、心理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并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配合,才能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1.
弱势群体在社会上被称为处境不利群体,而弱势群体家庭中未成年子女更是弱势群体,因弱势群体所处背景、经济地位、文化水平等因素,导致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状况堪忧,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有的开始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如何保护和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利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增无减,这其中,未成年女性犯罪问题更是日益凸显。本文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未成年女性的犯罪心理、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并且提出要从改善未成年女性成长的外部环境来对未成年女性犯罪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我们的关注点常常集中在犯罪的预防上,期望通过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等各种犯罪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其实,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被害人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表明,加强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利益,同样可以达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之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现实生活的未成年人被害与未成年人犯罪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未成年被害人和未成年犯罪人的角色往往是不固定的。从预防犯罪角度看,预防未成年人被害与预防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未成年犯罪确立的“教育、保护、挽救”的刑事政策,对于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倡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犯有盗窃罪、抢夺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由于我国未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基层公安机关尚未完全转变执法观念,在打击与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问题上产生了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公安机关应当在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以及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的基础上,适时转变观念,以挽救失足的未成年人为目标,做到打击与保护的有机结合,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顽症”。其中,未成年人以团伙形式犯罪更以其范围广、危害大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首先理清了未成年人以及团伙犯罪的内涵和外延,指出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是三人以上少年组成,具有较为松散的组织形式,共同实施违法犯罪的活动。又着重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来加以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愈加突出,究其原因,除了未成年人自身身心发育失衡、家庭管教监护缺失等原因以外,还有学校法治教育薄弱、社会环境失序等多重诱因。为了矫正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解决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既要从内入手,依托数据分析预测与评估改善系统,锁定存在不良行为的未成年群体,强化其责任感与道德感,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又要从外发力,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教育规制下,有效改善未成年人不良势头、遏制犯罪低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未成年被告人的量刑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更具有其特殊性,所涉及到的量刑因素,除法律规定的以外,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也较成年人更复杂,量刑幅度较成年被告人更不好把握;同时为了有利于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较高。如何在量刑及适用刑罚上更有利于教育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未成年刑事案件庭审中适用量刑答辩,既必要,也可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除"两怀"妇女外,以未成年子女为挡箭牌实施犯罪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的破窗效应逐步显现。此种不良效应不仅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对司法权威造成了很大损害。为探索未成年人权利保护与维护司法权威的共赢局面,以S市A区人民法院2012年至2014年被告人涉未成年子女案件为样本研究后发现,这种双赢局面在立法及执法上存在双重阻碍,故此提出在立法上完善现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完善国家亲权制度、临时监护制度及现有福利制度体系;在执法上进一步规范流程加强救助。  相似文献   

19.
从全球视角探讨刑事责任最低年龄的实践困境主要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缺乏有效的年龄证明;对低于刑事责任最低年龄的未成年人犯罪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较低的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侵犯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参与审判的权利;低于刑事责任最低年龄的未成年人经常沦为成年人犯罪的工具等。这些困境中有一个或多个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20.
在民事领域中,婚姻家庭与未成年人关系最为紧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离不开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深入研究。因此,应当以抚养关系和抚养纠纷为切入点,从未成年子女的角度解读抚养关系。可以对诉讼过程中征求子女意见的程序进行改革,并在审理中适当向职权模式倾斜,发挥审判人员的职权,以此弥补子女在地位和能力上的天然弱势,保障其得以表达自己独立的意志。针对目前由于未成年人在诉讼行为能力上的欠缺,无法就抚养问题与父母双方同时抗衡的盲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指定代理人制度进行灵活适用,实现对子女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