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 ,应该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 ;正确把握高新技术发展引起的未来产业变动趋势 ;加强对世界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变动趋势信息收集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
杨鹏飞 《求索》2013,(9):47-49
产业转移在带来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也改变了区域金融市场结构,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选取产业转移中具有代表性的广东省和湖南省为对象,采用2001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分产业比较研究了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业集中度对不同产业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差异.在产业转移时期.广东省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对促进二、三产业经济增长效果显著.湖南省提高银行业集中度对促进第一产业经济的增长效果显著,这为中部地区承接珠三角经济圈产业转移的提供了银行业结构战略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3.
依赖于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优惠政策的倾斜,中国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制于资源的供给状况、环境的承受能力和政策走向,其结果是企业生产成本急速上升。实现产业与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FDI技术外溢与自主创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以及普遍性市场规则与协调机制的关系,并通过产业价值链延伸和整合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创新,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决定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速度换档、结构升级、动力切换、边际变化的"新常态"。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单位GDP能耗下降,这些变化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  相似文献   

5.
金波  冯达 《求索》2013,(2):39-41,80
产业转移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人造板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因素,分析了当前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变化对人造板产业转移的三大作用机制.并对产业转移过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人造板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月瀛 《人民论坛》2010,(8):176-177
随着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把握好眼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等各方面关系,同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实现中部地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作为海口后花园的侨乡文昌,在人文、区位和资源等方面,都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明显优势,应当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趋于成熟,并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会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企业的技术创新、学术界理论创新、政府的规划引导对产业集群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厉以宁 《传承》2011,(7):40
我国"十二五"规划,包括以后几个五年规划,大体上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必须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道路。包括经济的转型、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临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增长极,其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合理的统筹规划下,兴建首都第二机场将会给首都圈区域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向来备受关注,国家  相似文献   

11.
台湾经济能否在廿一世纪以前实现产业升级,是决定台湾经济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当前国际和台湾内部的经济环境,已使台湾劳力密集产业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升级,台湾经济的衰落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台湾当局也早已意识到这种情况,在80年代前后就提出工业升级问题,以后又制定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来代替《奖励投资条例》。但是,由于对工业升级、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涵义理解不一,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台湾产业升级状况的评价不一致,岛内外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未来保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良方。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碳产业模式的现状及其困境,认为我国高碳产业模式转型升级的路向就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产业体系,并从示范带动高端产业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低碳产业支持体系等方面探讨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阶段我国经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强调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要强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主要通过提高产业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和促进产业地区布局合理化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所提出的政策主张.它的核心内容:一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二是通过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人民论坛》2012,(35):26-27
中国增长引擎从沿海向内地的转移是过去五六年间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现象,它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地区差异巨大、多态的发展阶段,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的改革和产业政策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中央政府应鼓励地方大胆试验、自主推进产业升级,事实上,现在自上而下推进九大战略性产业的做法恐怕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16.
叶振宇 《人民论坛》2023,(20):55-59
县域经济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板块,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理论与实践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市场作用充分发挥与政府积极有为共同作用下产业实现动态转型升级的结果。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向未来,地方政府宜率先从优势特色产业入手,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城市品质,改善营商环境,适时采取有效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新业态。  相似文献   

17.
长江航道作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重要水路运输大通道,在流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长江航道是流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江航道的间接生产性,不仅影响着直接生产部门的成本和利润,而且为其他产业创造发展机会,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正效应。因而,长江航道对沿江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岸线土地增值、沿江城市化进程、自然环境的改善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常态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人力资源与产业转型升级匹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人力资源开发适配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适配度评价模型对我国2000-2015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人力资源开发两者适配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匹配度总体呈现出不断上升态势,并呈现出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有极大的需求,煤炭资源在能源实际消耗中占70%以上。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民族地区煤炭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却存在诸如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问题频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多种问题。推进民族地区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促进煤炭产业环境保护,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煤炭产业安全生产,以组建大企业集团促进煤炭产业结构升级,以整合技改促进煤炭产品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0.
<正>化工产业是江苏沿江开发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沿江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对沿江化工产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全省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并从2006年开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