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自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阈之内的中美关系经历了1972—1989年、1989—2017年以及2017年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制衡、塑造与争胜先后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逻辑核心。在第一阶段,美国对华的国家安全战略逻辑是“借重以制衡”,即借助中国来平衡苏联,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被美国视为“友好的非盟国”。在持续时间最长的第二阶段,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逻辑是通过“接触以塑造”,希望塑造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以及对外行为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一度被美国视为潜在的战略伙伴。在2017年以来的第三阶段,美国试图通过“竞争以制胜”,防止中国的发展超越美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阈内的中国以及中美关系全面转向消极。50年来,中美关系经历过两次转向和重构,目前第二次转向和重构仍在进行中。过去50年,中美关系总是关系到美国全局性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问题;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涉华部分超越党派之争,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很多议题和提法都长期存在,或者早有伏笔。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涉华议题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中美关系的合作面和竞争面都有明显增长,但竞争面的比重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2.
岳汉景 《西亚非洲》2006,24(6):18-23
内容提要伊朗核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始就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70年代前、中期,伊朗核计划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呵护”,因此,没有成“问题”。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同美国及以色列等国的关系降至“冰点”,伊朗核计划逐渐向“问题”方向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一超”独大。9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总体是防范、遏制非敌、非友的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等等。乔治·沃克·布什上台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受到九一一事件的影响,变得更具进攻性,将追求“绝对安全”突出到战略高度。在措施上,布什公开把伊朗等国作为重要“关注国”。近年来,伊朗核计划快速推进,随之伊朗“核问题”亦逐步“危机”化。美国在核问题上的双重乃至多重标准表明,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3.
超越遏制战略的基本构想是:美国在防止苏联扩张的同时,抓住苏联改革的时机,采用多种手段,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促使苏联演变,最后融合到西方的体系中。超越遏制战略的特点是:并未完全放弃遏制,更具有进攻性,而且是有条件的。这个战略的贯彻执行,一方面取决于美国的国力和西欧的协调行动,另一方面,也要看苏联对它的容忍和克制能到何种程度。  相似文献   

4.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后,苏联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双方关系日趋密切,苏联在拉美的政治影响有所扩展。对拉美政策的调整 80年代初期,由于美国里根政府推行新的遏制苏联扩张,削弱苏在第三世界势力的政策,也由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本身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这些国家出现对苏的不信任态度,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处境困难,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紧张,其影响一度下降。面对不利的战略态势,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新领导对第三世  相似文献   

5.
一、实现了对克林顿总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巨大转变 二战以来,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大体上分为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和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扩张战略。目前美国仍然处于这一全球扩张的过程中。总的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有“三大支柱”,即安全、经贸和人权。主要是因应2001年“9·11”事件和国际恐怖主义,乔治·W·布什总统在美国的综合实力基础上,借助反对恐怖主义之机维持冷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和“领导地位”,推出其国家安全战略即布什主义,强调军事主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与美日同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8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调整全球军事部署计划。这标志着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大变化,目的是加强对世界的控制,必将对国际安全形势和与盟国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驻日美军调整是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日同盟正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日安保条约重新定义以来的又一次转变。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美国为集中力量遏制苏联,力图在亚洲构筑一条由近海岛屿链组成的战略防线。由于印度支那战争法国的惨败,美国为防止在对苏联包围圈上出现漏洞,积极策划东南亚条约组织。由美国拼凑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不仅在亚洲制造新的紧张气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为此,苏联迅速采取对策,在对外政策上改变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做法的同时,也对美国进行战略反攻。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俄不仅继承了苏联的核武库,也沿袭了苏联的核战略。核战略的核心是核遏制。现在俄推行现实遏制战略,其目标是提高核武器在国家政治、安全、军事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核遏制力度。近期,俄会继续推行这一战略,以捍卫其大国地位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乔治·W·布什当选美国总统后,其国家安全政策即布什主义对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逐渐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对布什主义的研究,其实就是对当今美国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研究情况各国各异,本文主要就国内外学界对乔治·W·布什总统第一任期内所推出的国家安全战略即布什主义的研究情况进行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0.
从90年代世界大事看国际形势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时期,国际大事层出不穷。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各国发展战略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都在进行着深刻的调整。一、冷战正式结束,两德统一和苏联解体8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超越遏制”战略,利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机,加强和平演变攻势。与此同时,东欧以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改革矛盾愈趋尖锐,多方面危机积重难返,终于导致社会巨变。1989年11月10日柏林墙被推倒,翌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此后不久,在猛烈“政治风暴”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亚太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如何针对变化中的亚太形势,制定新的亚太战略,构筑冷战后以其为主导的“亚太新秩序”,已成为美对外战略调整中的一个迫切课题。贝克去年11月亚洲之行和布什去年底至今年初出访亚太四国,正是美国绘制亚太战略新蓝图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布什政府在海湾危机期间采取的策略表明,美国的中东战略正从依托以色列和借助阿拉伯温和国家的力量抗衡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扩张,转为强调最大限度地依靠阿拉伯多数国家的合作和国际社会的参与,以遏制中东地区军事强国的崛起。通过海湾战争,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获得加强,但急需解决的阿以矛盾在战后也将更加尖锐和突出。如果美国对此处理不当,中东地区将会出现针对西方的恐怖主义活动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3.
一、美国外交在战略规划和实际部署上都出现了变革和调整。美提出变革外交计划并公布国情咨文,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赖斯提出变革外交计划,重视新兴国家和转型国家,并赋予外交队伍新使命,整合并强化对外援助机构。布什公布国情咨文。称中印已成为美经济新的竞争者.提出要继续致力打击恐怖主义及在中东推行民主改革。在四年防务报告中,美规划了未来军事战略防范重点、应对策略及军事部署方向,全球军事部署重点将转移到亚太地区。布什3月公布上台以来第二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推进自由”作为首要目标,强调大国合作.同时渲染伊朗核问题的威胁,重申坚持“先发制人”原则,强化对欧亚结合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美国于2003年2月发表首份<国家反恐战略报告>,并在2005年和2006年度相继出台上一年度的反恐总结报告.2006年9月5日,美国白宫又公布了布什上台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反恐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①对近年来美国反恐战略进行回顾和反思,并提出了新的反恐战略.  相似文献   

15.
王绍章 《东北亚论坛》2006,15(2):124-127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以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大国的面目出现,西伯利亚在其中起到支撑性的作用。苏联油气攻势是在欧洲两极格局形成后逐渐展开的。进入80年代,美国的油气遏制对苏联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评布什的“开创美洲事业倡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东厅向拉美国家外交使团发表讲话,提出关于“开创美洲事业倡议”,表示要同拉美和加勒比邻国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这是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布什政府经过几个月“检查对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方针”之后,提出的新的对拉美经济政策。这个布什倡议是自1961年提出“争取进步联盟”以来,美国提出的又一个关于拉美的纲领性政策宣言,它表明美国对拉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在拉美各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应。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为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美国杜鲁门政府对南亚采取经济援助政策,企图控制印巴,并把印度看作与社会主义中国竞争的重要战场。50年代中期,为加强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拉巴基斯坦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使巴成为美国的盟国,美巴结盟损害了美印关系的发展。肯尼迪政府把印视为亚洲国家民主发展的模式和遏制中国的战场,把印纳入其争霸的轨道。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后,美印关系也进一步发展。进入60年代中期,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苏联加紧向南亚渗透,在1965年的印巴战争中出面斡旋,扩大了…  相似文献   

18.
国家语言战略是基于国家语言需求,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全局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宏观语言规划,其重要性关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冷战以来,美国对苏联和俄罗斯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语言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实施至今的"东欧及原苏联研究和语言培训项目"是美国对俄语言战略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美国以语言为工具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战略意图。事实证明,美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崛起并不仅仅是经济和军事优势的产物,还在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内部情况的了如指掌。国家语言能力既是硬实力也是软实力,语言技能和区域知识的充分融合是外语人才和区域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军控政策,冷战时期,是以苏联为对手,谋求通过军控协议,制约对方,发展自己,取得对美有利的战略态势;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从对付苏联的全球威胁转向对付重要地区冲突,在军控领域则把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在冷战遏制理念支配下,里根政府20世纪80年代对苏联制定实施的经济外交政策涵盖了军事安全、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各个方面.对于里根政府采取的经济外交政策,苏联做出了某些政策回应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美国达到了利用经济杠杆损耗苏联社会经济基础的目标.但是,苏联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相对于其长期的历史积累、庞大的国家规模来讲效果有限,里根政府的对苏经济外交政策只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助推力量,而非决定性力量.在不同的问题领域,里根政府对苏联经济外交政策的效果不尽相同.里根的对苏哲学理念决定了美国对苏联经济外交政策目标的有限性,并导致其政策调整的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