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古州考辩     
唐杜佑《通典·卷184·州郡·14》曰:“古州,今理乐古郡,土地与临潭郡同,大唐置古州或为乐古郡。领县三:乐古、古书、乐兴”。同书卷183,州郡13曰:“瀼州,今理临江县”。“贞观中清平公李弘节寻刘方故道开置。”“以达交趾,今州在林之西南,交趾之东北(州界有瀼水),其后或为临潭郡”。 后晋刘(日旬)《旧唐书·志第21·地理4·卷41·岭南道·容管十州》条曰:“古  相似文献   

2.
论语之美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相似文献   

3.
僰人考     
先秦时期在今川南一带的僰人已进入阶级社会,建有地方政权。《史记·西南夷列传正义》谓:“戎州,北临大江,古僰国”;《汉书·地理志》僰道条引应劭语曰:”故僰侯国也”;《通典·州郡》载:“南溪,故僰侯国也”;《括地志辑校》卷四说:“今益州南戎州,北临大江,古僰国”,《庆符县志·武功记》云:“秦时,僰道王据守横江,李冰破之,追北于汉阳山”,以上诸书皆已明载。“僰,犍为蛮夷,从人棘声”,“僰属犍为,音蒲北反”,《水经注·江水》引《地理风俗记》说,僰乃“夷中最仁,有人道,故从  相似文献   

4.
楚风俗漫议     
楚风俗漫议屈景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楚人立于东南西北之中,介于华夏与蛮夷之间,由此形成了色彩斑斓的乡风民俗,其风俗习惯与华夏和蛮夷都有同有异。楚人的风俗与华夏和蛮夷的不同之处,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就是崇拜凤凰、太阳和火;崇尚红色、东方和...  相似文献   

5.
傅传耀 《人大论坛》2012,(12):52-53
有朋友问我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非洲怎样?”我问朋友,“你去过非洲吗?”答曰,“多次去过欧洲,真没曾去过非洲。”我说,“养老去欧洲,观光和发展去非洲。”他们不得其解,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6.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在我国古已有之。著名的事例如下:一、东汉光武帝时期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25—57年)时,一扫西汉末年政治腐败、冗员过滥的旧习,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其主要措施就是以撤并县级机构为主,兼及裁减中央机构的多余人员。(一)大刀阔斧撤县四百余个“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一种,最早始于春秋时期,当时设置在边地。春秋后期,各国才把县制推行到内地。到西汉平帝(1—5年在位),共有县1587个,这个数字包括称之为“国”的列侯所食县,称之为“邑”的皇太后、太后、公主所食县,称之为“道”的少…  相似文献   

7.
向光平 《当代广西》2005,(10):55-55
从职务犯罪的“重灾县”到廉政县,田林县“三道防线”的故事也就走出来了。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以权谋私可耻,廉洁奉公光荣”、“为了你的家庭幸福,请你自觉预防职务犯罪”。在田林县,只要你一打开县有线电视  相似文献   

8.
完善城市预防犯罪机制的起点在于在已有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完善城市预防犯罪机制的决定性因素或曰要素,抓住了这些要素就抓住了城市预防犯罪的基本点,从而也就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将《孙子兵法》中关于“道、天、地、将、法”五大要素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分析当今的刑事犯罪斗争情势或曰治安情势,更为接近而且具有概括力。一曰“道”,这是哲理要素,这里明确了预防犯罪的三个基本点:根植于群众;把握规律性走向;发展“内功”。二曰“天”,这是时间要素,包含了顺应时机适时地防范和打击犯罪;延伸时间跨度对治安形势作中长期推估和预测;造势等内容。三曰“地”,即空间要素,包括:犯罪高发点、高发区的具体环境位置;城市的总体环境结构;犯罪的地域分布特点。四曰“将”,指领导要素,可延伸为队伍素质。三曰“法”,即法制要素,就是依据依法治国方略加强政法工作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相似文献   

10.
佐人 《现代领导》2008,(10):33-33
宋代的邵伯温写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谈到司马光,司马光曾问康节道:“某,何如人?”答曰:“君实(司马光的号)脚踏实地人也。”后来宋朝有个宝谟阁学士刘甲,也常对人说:“吾无他长,唯脚踏实地。”由此看来,古人是把脚踏实地看做一条事业成功的很重要的长处。  相似文献   

11.
儒学与学儒     
汉儒扬雄在《法言》上,把儒解释为“通天地人谓儒”,学习儒家学说的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事理、规律都能通达明了。儒家之所以能够通达这些规律,是因为儒家是以学“道”为根本。在《周礼·天官》上讲:“四曰儒,以道得民”,意思是第四个执掌是儒,儒用“道”来教化一般的民众,而且民众从心里认同儒的教育,深得民心。  相似文献   

12.
张广宇 《群众》2013,(10):31-32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相似文献   

13.
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任何人为人处世总是有准则的。我的准则有四条:故称之为“四条准则”,就是四句话,道是:“待人以诚”,“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容人之过”,说出来供青年朋友参考。一曰“待人以诚”。诚者,诚实、诚恳之谓也。待人以诚,从客观方面来说,是以这样的社会历史范围为前提:在我国,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经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绝大多数政治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都是一种缘分,“千里有缘来相会”。大家都是同志,志同…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诸葛亮在《将情》篇中有曰:“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当然,这是古人提倡的为将之道。  相似文献   

15.
1999年3月19日《南方周末》报道:“前不久,重庆三峡库区某县一位领导带着几名局长到市政府叫穷,要求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当工作人员与之联系时,发现这一行人却住在市内一家具有五星级规模的宾馆”云云。评曰:“住五星级宾馆,说明这穷县的县太爷‘人...  相似文献   

16.
腹内全无     
腹内全无一秀才将试,日夜忧郁不已。妻乃慰之曰:“看你作文如此之难,好似奴生产一般。”夫曰:“还是你每生子容易。”妻曰:“怎见得?”夫曰:“你是有在肚里的,我是没在肚里的。”腹内全无...  相似文献   

17.
虚证辨     
应证者乃正气受损也。实春乃邪气盛也。(索问·评热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指人体正气而言,气自阳。(索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明·张景岳日:“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获.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索问·生气通无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论述:人得气则生,气损刚伤,气绝则亡。正气乃享受于先天之真气,又得后天之精气滋养和补充化生而成。又(灵枢·刺书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就…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治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追根溯源,“贪人败类”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徇财曰贪,玷官曰墨”,贪官一词随之而生。  相似文献   

19.
透视治村模式 探讨治村之道百村村治调查征文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走向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农村的治理也将实现由传统到现代民主法制模式的创造性转换。古代哲人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治国谈何容易。但如果寻求到合适的治国之...  相似文献   

20.
大名府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大名自古就有“河朔雄镇”、“北门锁钥”之称,为历代郡、州、府、路、道等行政机关驻地。春秋属卫,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属魏,秦为东郡,汉属冀州魏郡,汉高祖时以公子元之名,建元城县,唐改贵乡县为广晋县,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年)改称大名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