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承》2015,(12)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重要源泉。抗战精神很好地诠释和证明了民族精神的力量和正义的价值,证明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载体,可以增进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提供了新的文化土壤与传播语境,但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对传统价值的销蚀与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商业化操控的大众传媒助推了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泛娱乐化"以"娱乐"来解构价值、消解价值,而其背后的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造成严重影响。对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此引领多元价值、凝聚价值共识,抵制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从而为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创造良好的价值生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战略意义、系统建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考新观点新主张。深入剖析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丰富而深刻的内在蕴意,有利于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明确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灵魂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中华美德不断涵养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生活是培育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境。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水平不高,且对不同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存在差异。青少年学生的新媒体知觉现实是形塑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介因素,要通过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能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对时事热点的理性关注,以及着力塑造青少年学生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并增进青少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5.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价值认同必须以实现文化认同为基础,因此,从文化认同危机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困境、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文化认同的方向探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充分发挥国家纪念仪式的载体功能。国家纪念仪式凭借其高尚的道德资源凝结,神圣且宏大的场景和氛围,强大的国家认同、精神凝聚和社会动员功能,以及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价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依托这种高尚且神圣的载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却面临着仪式本身固有局限、商业化和娱乐化色彩渗入、时效不易持续、社会不良心态影响等困境。为此,必须从仪式本身设计、情感和氛围渲染、外围保障、群众参与等方面探寻有效的化解之道,从而提升依托国家纪念仪式涵育核心价值观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关键在于要大力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未能足够重视"人的需要"维度,难以应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需要格局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在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的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指导,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根基,以引导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多层次需要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并内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与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价值共识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8.
"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是一个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方面的界定。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层面切入,指向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亟需应对的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方面的认同之德,关联着国家治理的价值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由此涉及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必须面对的现代性价值认同问题,是通过价值观建设将"我"引向"我们",从而构建"我们"的价值认同。它内含描述性价值和规范性价值。其价值方式内蕴构建认同的"德"之展现,关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体之"善"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微媒体因其强大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其传播主体的去权威化、去中心化导致价值主导之危;其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多元化导致价值选择之惑;其传播过程的数字化、隐蔽性导致价值践行之弱。为化"微"为"机",教育者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术为用、以律为基的新理念,构筑微阵地、建设微生态文明、拓展微教学,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0.
邵彦涛 《人民论坛》2021,(9):101-10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善于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占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网络制高点,需要做好由眼入脑的衔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到内在的传递过程。应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世界的传播,注重发挥环境涵育的功能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无形中影响公众,通过精准传播提升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解决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被看见到被认同的衔接问题,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真正进入头脑、产生实效,最终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时代"是一个关注碎片叙事、世俗生活的时代,比较注重个体的个性需求。网络的泛在化、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的裂变化、文化的世俗化、价值的多元化、社会的扁平化是"微时代"的主要特征。"微时代"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和力、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准确性和厚重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微时代"背景下,要强化理论认知,奠定"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要实现价值认同,彰显"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要提高道德素质,巩固"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社会主义文化有魂,二者互生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育人特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运用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力和吸引力。要遵循文化创作和传播内在规律,使文化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3.
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社会主义文化有魂,二者互生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育人特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运用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力和吸引力。要遵循文化创作和传播内在规律,使文化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4.
杨爱东 《人民论坛》2015,(8):213-215
通过历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延伸出来的"仁"、"义"、"诚"、"敬"、"孝",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也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行顶层设计、舆论引导、思想教育和依法治国是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将在很大程度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进而实现文化强国梦。  相似文献   

15.
生活濡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濡化作为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一种生成性路径,能有效增强主体自觉意识和深化主体文化认同。因此,生活濡化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从"人本身"出发,以榜样示范倡导价值;以礼仪教育和民俗文化优化生活世界的土壤;以有效的网络互动彰显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16.
吴恒 《桂海论丛》2014,(3):89-9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其成果可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个倡导"的层次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凝练成"三个倡导"的内在理由和根据;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评述,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其研究的视角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通过有形的实物传递出无形的红色基因和民族精神,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从抽象向日常生活化的转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吸引力和亲和力,从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民素质紧密相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主流价值观需要广大市民的认同和践行,市民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其自身素质,市民素质的提升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培育和践行。让市民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从心开始、以文化民、让民得利、领导带头、舆论引导、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9.
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要遵循价值哲学的基本原则,又应具有本土特殊路径。从价值哲学层面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根基是"主体间性"思想,相应产生"探讨式"社会情境,由此推演出"多元互构"的实践过程。进一步考察"多元互构"的具体展开,它是交互性、有机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通过视域融合达到内化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规定。人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主体,必然要在知行过程中构建主体认同机制。具体而言,人民在价值认知过程中,聚合价值观的思想共识机制;在价值实践过程中,构建价值观的体验共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