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消费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苏  ;苗润田 《求索》2008,(2):47-49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问题。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以及人们消费欲望的解放,出现了因过度消费而形成的消费主义,致使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为此,人类必须抛弃无限度的物质性的消费主义伦理,以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为指导,重新选择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活动,从而实现由消费主义向适度消费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2.
熊辉 《理论月刊》2007,(1):56-58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与人类社会进步相伴随的是人类对消费深度和广度的无止境追求,人类在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中不断创造和消费着各种相应的“美好”、“幸福”符号,正是这种符号促进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是在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上追求“幸福”符号的历史;从本质意义上讲,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生产和消费的就是符号——已经超出生物学意义的代表着人类“美好”、“幸福”生活理念的符号。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济的高速发展,虽然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同时也消耗了人类无法估量的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污染的加重,使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窄。按照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经济的过度增长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从而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使人类能够在一个良好而洁净的生存空间长久地生存下去,近些年来,人们在实践中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为什么要发展循…  相似文献   

4.
毛勒堂 《思想战线》2006,32(2):7-13
消费主义俨然成为现代商品社会人们顶礼膜拜的价值理念。“消费”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主宰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类存在的自然根基和社会精神家园。从根本上超越消费主义,就要大力倡导消费正义,消费正义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主张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云南各民族处在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中。一方面他们被自然界各种现象所威慑;另一方面,他们又以特有的方式,力图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达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们的图腾崇拜、多神信仰、农业文化及习惯作法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楚雄红墙人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云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客观地对待民族文化,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编者 人类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逐渐认识到,为了人类自身能够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有生命的资源——自然界多种多样物种的保护。只有…  相似文献   

6.
上古的时候,人类居住的地球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冰河期。许多动物因为不适应而被淘汰。但早期人类经过艰苦跋涉(当时有过多次大迁徙),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生存方式,终于熬过来了。他们不但没有灭亡,还增长了新本领,学会了在新的环境里生存、发展。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在自然规律的驱动下,向开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检讨美国金融驱动消费、消费驱动增长的模式时,很容易下一些结论,认为美国不负责任的过度消费必然带来金融危机。如果无视人类的整个经济发展历史,不去看工业革命对农业社会的影响和挑战,很可能会简单地得出结论,认为美国的金融带动消费增长的模式肯定没办法支撑下去。  相似文献   

8.
人要有理想     
人生于希望、生于理想。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有美好的理想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生存状态。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希望,那么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希望是人对未来的企盼,理想是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它构成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理想,尽管每个人的理想、人生奋斗目标是不同的,但对于具体的个人价值却是相同的。从少年时代起我们就深藏着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科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文学家或诗人,给人类留下最美好的诗篇,用我们的文学作品讴…  相似文献   

9.
“增长极限”理论提出已30余年。人类为发展经济,往往把刺激消费作为经济扩张的秘诀,导致自然资源消耗过度、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面对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人类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树立可持续消费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从艺术经济学的角度看,艺术欣赏(鉴赏)就是艺术消费.艺术消费是人类特有的以满足精神审美需要为目的,以艺术产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而艺术消费过程可以具体化为感受知觉过程、理解领悟过程、情感体验过程、想象超越过程和内化升华过程,各个过程对艺术消费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它们共同带给消费主体深浅不同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程度不同地满足着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11.
杨建生  吕在 《求索》2014,(8):130-136
文艺进入经济领域并转变为一种消费资源的过程与消费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展的,人们在文艺消费的过程中同步获得了审美价值和经济消费价值,同时也促成了两种价值在消费实践中不断趋于融合。这种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当代虚拟现实技术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将文艺审美活动与经济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日益糅合起来,不仅促进了文艺审美价值与经济消费价值的日趋融合,而且重构了当代审美价值标准,改变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心理。为此,必须不断创造并运用新技术,最大化地将文艺消费资源纳入到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生产与消费之中,努力运用最新技术去转化传统文艺资源,积极探索语言精神文化消费向视像精神文化消费全面渗透的路径,致力于打造促进两种价值相融合的文艺表演平台,不断开拓电子化语言的文艺消费新渠道。  相似文献   

12.
人们普遍认为,领导者就是乐于为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舒适和方便的人。许多伟大的领导者为他们的理想做出了最大的牺牲,而还有一些英雄牺牲后则是寂寂无名。这些英雄主义的自我牺牲的故事深深地鼓舞着人心。它们向我们展现了人类精神有时能够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家的任务是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生产的财富,表现为各种商品和服务。为什么要增加财富的生产?因为经济学假定人对物质消费的欲望是无穷的,增加财富生产,人们就有较多的消费能力,结果是人们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增加。改革20多年人均收入增加了四倍,这方面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可持续消费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 《桂海论丛》2006,22(3):64-66
消费主义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它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伦理。这种新的消费伦理从人的合理需要、从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角度出发,力求使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奢侈性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贫富悬殊的不公平消费转向均衡性消费。  相似文献   

15.
王爽 《创造》2010,(2):76-78
去年,就在20国集团会议之前,美国推出了一个关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们把金融危机的主要责任推给中国,他们说,是中国生产过度、消费不足导致美国消费过度、生产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动物权益。在他们的眼中,鸡鸭牛羊,虽然迟早都要走进人们的厨房,走上饭桌,但不应当仅仅把它们当作消费品对待,而应当把它们看作具有愿望,需求和恐惧感的有生命的个体。他们认为,对动物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杰克·伦敦的三部小说通过对动物主人公的生动刻画,批判了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间接地肯定了动物的理性、目的性和主体性,从而为人们对动物权利的认知、合理对待动物提供了影响深远的范式。尤其是通过对动物艰难适应陌生环境的描述,表现了它们的学习、适应、自制和决策等能力以及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的动物理性和主体性,它们用顽强而勇敢的方式执着地展现着自己的主体价值。动物除了工具价值还有不受外在影响的内在价值,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图腾信仰又称图腾主义或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的宗教意识形态。它产生在早期氏族制度时代。那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劳动未曾充分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依赖性特别大。对自然界的软弱无力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因此,他们错误地认为,某一人类集团(如氏族)与某一种动物或某一种植物或某一种无生物或某一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血统亲属关系;他们把其中的某种东西称作自己氏族的图腾,而且以它来作为自己集团的名称和标记,禁止食用或杀害它。他们把它的形象常常雕刻在自己的住处或自己的身上,而且崇拜它,相信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人类开始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与意义,并反思人类的发展方式,也促使人类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予以根本调整。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具有以下特征:国民谨慎消费意识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的营造与追求成为消费“新宠”;从追求批量生产的大众化产品到高档消费、名牌商品;个性化、差别化、发展型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的热点或重点;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兴起引发精神性消费比重的提升。这些消费特征的出现预示着中国从大众消费阶段开始进入个性化、风格化阶段(第三消费时代),并出现了“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但未真正、全面进入“第四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