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招聘中如何正确地认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聘的过程就是招聘者和应聘者双方认识的过程,招聘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正确认识程度.但是,全面而正确地认识人很困难,存在着被认识者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差异性影响、认识者本身所拥有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因素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的需要这一哲学范畴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的一种内在属性,它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和要求,是人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直接动力。需要和认识在对立统一中存在、共变互动中发展。需要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认为,招聘制度是新生事物,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实,早在商代,我国就有招聘制度了。以后历朝历代都有过招聘的事例,特别是秦汉,当是人才招聘的黄金时期。秦汉不但是招聘人才的鼎盛时期,而且一系列制度已经建立。对精通《孝经》《论语》《尚书》等经典的专门人才,优先录用。招聘来的人如果不合格,可以罢免、斥退。正是这一相对健全的招聘制度,让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受益匪浅。《册府元龟》卷六十七中明文规定:"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就是复试不合格一律刷掉。到汉高祖时,为了招到"茂才异等"之士,  相似文献   

4.
一、单线式招聘。如果招聘方联系方式模糊,则大多是“私人作坊”,一旦进去, 自身权益则难以保障。二、垃圾式招聘。招聘广告贴在马路边、电线杆、私人住宅或贴在人才市场的外墙借光者,大多是为  相似文献   

5.
宪政制度是一切民主国家追求的目标,宪政制度的实现需要一个很长的探索过程。宪法是国家实施宪政的承诺和宣言,树立宪法的权威是实现宪政的关键。但宪法至上的观念在我国尚未得到真正确立,原因何在呢?一、宪政观念的迷误宪政观念的核心是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宪法则是这一关系运动过程的反映。对权利、宪法、权力序列的准确认识,能够正确诠释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这也关系到宪政制度建立和运行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人是受自己的期望和需要所支配的。人的认识也受到期望和需要的强烈影响。 人在认识选择目标、评价目标的得失时。情绪冲动,感情上的偏爱起着很大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是客观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有一定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智慧和能力。对于事物的认识,结论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却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一个结论,更需要一个演绎推理的科学程序,二者必须统一起来。经过一番演绎推理得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结论,比如“君权神授”的思想看法,无论现在看来有多少可笑,最初都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联系的一种认识。  相似文献   

8.
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法出台始末(上) 中共十四大批准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并在《决议》中明确:“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正式在全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法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首先由少数人提出,再由“个人意见”发展为通过党的决议正式确立的认识过程。让我们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文献,寻找这一认识形成的历史轨迹! 1979年春确立的思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重要地位不是一朝一夕所取得的,而是在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中逐步确立的。这一历史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先进性、群众性和公开性的过程,也是毛泽东党建思想体系的逐步确立过程,应该说,上述过程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换句话说,要研究毛泽东党建思想体系的实现途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分配制度改革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认识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并予以回答。这些问题概括而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而必须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新的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国务院机构改革大量官员下岗后,华西村率先进京招聘自己所需要的政府官员,此举颇令人感慨。它至少说明,政府官员下岗后其择业观念已发生了变化,而用人单位亦充分运用了用人的自主权。 农民当“老板”而政府官员被“招聘”,这确实是“世道变了”。先前大邱庄曾招聘过教授去“种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1,(17):58-59
2011年上半年,在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中,李娟以领先第二名12分之多进入面试,最终却以0.08分之差排在总分第二名,致使应聘失败。胜出者是招聘单位部门领导的女儿。李娟坚信,这次招聘是一次“萝卜招聘”。  相似文献   

13.
黄明哲 《党课》2012,(15):100-102
在哈佛大学主讲“幸福课”的讲师本·沙哈尔说,“成功就是幸福”是许多人错误的认识,是“幸福的假象”。获取幸福需要智慧。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他用教学实践证明: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当我们重视学习时,也增加了获取幸福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指引并帮助我们走向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与主要政策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继同 《唯实》2004,(3):73-76
城市社区建设既是国家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又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结构变迁过程中的社区建设可以分为六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社会环境、社会需要、工作重点与主要政策目标均有不同,时间跨度基本与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吻合一致。  相似文献   

15.
梁孝  王成礼 《唯实》2006,(1):47-50
实现和谐社会这一具有价值维度的社会目标,需要一种既能提供合理目标又能提供现实手段的社会科学。批判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对认识中国的现实、确定社会发展的合理目标和探索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问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贫富差距等问题作为这一过程的伴生物正变得日益突出,而且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正确分析、认识产生这些社会矛盾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正在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任务。本期刊发的这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社会矛盾的根源问题,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准备自学的人,往往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学什么和怎样学? 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井不难:只要把自己学习的大目标定下来了,按照目标的范围,该学什么便学什么。也许开始只有一个籠统的大目标,不知道从哪里学习起。这不要紧,学习的本身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人只要决心学习,决心钻进去,而且有一个学习的大目标,即  相似文献   

18.
有个以湖蟹闻名的酒店,需要招聘一名厨师长。 湖蟹在进蒸笼前需要用麻绳绑起来,这是道很繁琐的工序,所有的厨房员工都不喜欢这道工序,所以每次绑湖蟹都是由厨师长带头。  相似文献   

19.
《学习月刊》2012,(9):28
所谓"萝卜招聘",是对"量身定制"招聘的一种形象比喻,主角多为有权的官员父母及其子女。近年来,由于国家公务员"逢进必考"执行得比较到位,事业单位就成了部分有权有势者安排子女和亲属  相似文献   

20.
赵子林 《求实》2007,2(1):81-82
伴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迄今为止,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还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应该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六个基本要素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