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体制改革的深入,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班组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刘志军部长在全路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座谈会上强调,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要加快推进实施优化站段管理结构、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加强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的"三项工程"建设.这为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班组是铁路安全生产得最基层组织,加强对班组现场作业的是铁路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各单位对班组在安全运输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日益加深,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了较大的改进。然而,从现实看来,事故苗头时有发生,违章违纪屡见不鲜,暴露出了班组现场作业控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加强班组生产管理,强化对班组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便成了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对班组现场作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呢?  相似文献   

3.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铁路班组作为铁路运输生产的最基层组织,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班组是铁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是安全文化的根基所在。班组安全文化使柔性化的人文管理与刚性化的制度管理相得益彰,有助于打造班组的聚合力,促进班组管理有序长效。近年来,丹东工务段扎实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班组文化与班组管理有效融合,提升了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形成了以班组安全确保全段安全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加强班组安全网络建设,是安全管理新模式的创新,是搞好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近年来,郑煤集团裴沟矿积极探索班组安全管理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构建“一个体系”、搭建“三个载体”、建立“三个机制”、抓好“三个重点”,形成了具有裴沟特色的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全矿有70%的班组实现了无“三违”,90%的区队达到无事故。构建班组安全网络考核体系。构建班组安全网络体系,关键在制度,成败在考核。为此,裴沟矿紧密制定了《班组安全网络建设考核办法》,对安全网络成员的责任、义务、奖励进行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6.
正班组是企业管理组织的落脚点,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面镜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企业所有的工作,最终落脚点都在班组。班组安全文化是班组在安全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班组职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是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确保高速铁路安全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虽然济南铁路局济南西工务段围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铁路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要求相比差距还不小,需要我们在反思中看到差距,在反思  相似文献   

7.
<正>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铁路安全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完善和提高,是对以往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有效化的提升。而班组作为直接组织职工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的最小单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是安全管理的基础。长期的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再好的管理办法如果进不了班组、到不了岗位,都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能否落实到  相似文献   

8.
直管体制改革以来,我们按照刘部长关于规范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控制的重要指示和要求,结合直管体制改革的具体实际,在全局大力推行了以走动式管理、精细化管理、零缺陷管理、看板式管理、标准化管理、关键管理、系统管理、闭环管理、刚柔并济管理、人本管理等十大现场管理技能和学习型组织暨安全自控型班组创建为重点的“10+1”现场管理技能教育培训与实践活动。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运用,我们深刻体会到,安全管理是高度动态化的管理,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特别是在我局现有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水平情况下,必须坚持把对人的管理作为新…  相似文献   

9.
当前,铁路企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铁路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在高速度、快节奏、大负荷、强压力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职工的"心理安全",实现运输安全持续稳定,是摆在安全管理者面前的紧迫课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职工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探讨心理疏导方法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提出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怀化南站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实践的思考,得出如下启示:从班组外部启动外动力,抓各级干部参与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并融为一体;从班组内部启动内动力,抓班组自身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是现场作业保安全的关键和根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三年三项工程建设以来,自控型班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阐述了班组自为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提出了从班组的基础建设、班组长的能力和素质、班组自控互控机制、安全控制方法、科技保安全的手段等方面提升班组的自为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安全检查表”是国际劳工局推行的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之一 ,是安全检查的项目清单和备忘录。它的基本特点是简单、明了、实用。推行运用岗位安全检查表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导思想 ,是安全管理到岗到人的有效手段和载体 ,也为我们打到了一条实现安全自控、互控、他控的好路子。一、深化认识 ,提高推行岗位安全检查表的自觉性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是我们的共识 ,但铁路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却依然不断 ,虽然我们运用卡死制度、七控等安全管理手段加强管理 ,但也很难使安全管理到岗到人 ,推行岗位安全检查表为我们解决了困扰安…  相似文献   

13.
刘志军部长在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指出:"铁路现在每天开行2600多列客车、33000多列货车,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一个职工违章作业在一瞬间就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铁路行业的这种安全生产特点,决定了班组是安全生产现场控制最重要的防线.无数事实证明,班组强,防线牢,安全就稳;班组弱,防线不坚固,安全生产就没有可靠保证;如果班组这道防线失守,铁路就永无宁日."  相似文献   

14.
小东车站是沈阳铁路局高新线上的一个四等站,现有职工13名,图定日接发列车73列,日均乘降旅客380人.到2008年12月1日,已经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60周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通过不断提高班组的自控能力,凭着严细实的科学态度,塑造了闻名全国的"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小东精神,成为全国工交战线上安全生产的一面旗帜.几十年过去,该站员工已经换了几茬,坚持遵章守纪保安全的信念不改;行车设备更新了6代,"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的精神不丢;车站性质由客货运站改为单一的客运中间站,严抓实干的劲头不减;车站的隶属关系因生产力布局调整三次更迭,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不变.多次被国家、辽宁省、铁道部、铁路局选树并命名为"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标杆班组",去年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工人先锋号".  相似文献   

15.
铁路安全文化作为铁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运输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鲜明铁路行业特点,并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同、遵循和接受,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管理理念等要素的总和。安全文化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透过安全文化建设载体,将安全管理工作引入到了一个新境界。从铁路自身来讲,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铁路安全形象,提高经济效益,深化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实现运输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站通过理性分析安全管理发展需求、安全生产形势需求和本站职工实际需求,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把构建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作为夯实安全基础的重要举措,努力做到本质安全,确保运输生产安全的有序可控。一、建设安全文化的基本做法1.培育安全理念文化,做到内化于心。安全理念,是人们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具有并产生的认知活动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显示出的是—种文化,它对规范安全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哈尔滨站强化干部、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教育,干部,职工眼睛向内,结合实际,分层查摆安全问题。按照分…  相似文献   

17.
加强铁路基层站段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积极探索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正确把握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着重解决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看问题、通过问题看管理、通过管理看干部、通过干部看责任,这是太原铁路分局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立足现场,重抓问题,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实现安全持续稳定,被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了准确把握安全生产规律,深化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再认识,进一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笔者归纳了二点思考、三个认识、五项抓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南昌铁路局在自控型班组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要从提高认识、合理设置班组、充分调动班组长积极性、加强班组长队伍能力建设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有效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从而为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把安全生产上升为一种文化提出来,进行研讨、设计和塑造,进而促进全新的安全管理思想、行为的诞生和实施,对于深入探讨建立一种效率最大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十分有益的,也抓住了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本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安全文化建设涉及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每个岗位,每名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笔者谈一下对安全文化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