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自2016年6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以来,美菲同盟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奥巴马执政末期美菲同盟关系由密切变为冷淡;2017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美菲关系得到改善,但双方之间的矛盾犹存。尤其是2018年底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提出审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引发轩然大波。美菲同盟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包括:两国领导人关系、各自利益的重心方向、国内局势需求、外交政策变化等等。目前,菲律宾提出审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一事尚无结果,未来两国同盟关系的演变发展仍将充满变数,但总体是继续维系甚至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马科斯倒台以来,菲律宾经济发展长期陷人停滞,这个曾经有过“东方小美国”、“东方纽约”之称的国家从此一落千丈,被周边邻国纷纷赶超,逐渐沦落为“亚洲病夫”。阿基诺三世上台以来,以反腐为切人点,试图重建政府信任,推动经济发展,以改变菲律宾落后面貌。本文主要围绕菲经济能否起飞展开讨论,分析菲推动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中国成为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菲中贸易对两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机械及运输设备和农产品贸易数据,评估菲中贸易对菲律宾经济、就业和民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受政治更迭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尤其是美国经济严重衰退、电子产品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菲律宾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加之菲本国经济结构的制约以及经济改革进程的滞后,投资商的投资信心不足,目前的菲律宾经济正遭受着和东盟其他国家一样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又一轮严重的经济下滑。主要表现在: 出口贸易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据菲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上半年菲出口总额为159.7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3%。6月份,该项指标仅为25.68亿美元,同比锐减24.7%。这是1986年1月以来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月…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律宾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去年六月底七月初肇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影响,菲律宾也随之陷入危机之中。此次危机对菲律宾经济所造成的损失是沉重的,但相比于ASEAN三个重灾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经济遭受打击的程度相对较轻。这是由菲律宾经济成长内在规律、特点、菲政府与中央银行的有效干预及IMF对菲经济的长期监管和偏爱所决定的。日本货币在今年6月间狂贬之后,引起菲币进一步贬值,对菲律宾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形成较大的遏制作用,经济停滞,税收下降,菲律宾经济面临着自去年危机爆发以来最困难时期。菲政府正在努力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1981年12月罗林斯就任总统以来,加纳政局一直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改革成就令人注目,被西方舆论界誉为非洲国家实行经济改革的"样板"、"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好学生"。1994年被联合国取消了最不发达国家的称谓。  相似文献   

7.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自2008年爆发以来已迅速波及全球,并由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亚洲新兴经济体无一幸免,"金砖四国"均遭受程度不同的打击.经济学家和国际权威机构普遍认为,这是自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经合组织(OECD)将这场危机定性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覆盖面最广"的"一轮衰退".  相似文献   

8.
一、美统时期菲律宾华侨经济发展的背景1898年美国击败西班牙取得菲律宾,接着又镇压了菲独立运动,于1901年完成了对菲的占领和控制。此后直到1946年7月菲宣布独立,菲律宾为美国殖民地。其中ig35年9月以后为自治领,1942年1月至1945年7月为日本占领时期。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的生产有了发展,经济也趋向活跃,美菲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使美工业品得以向菲倾销,而菲之农业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亦可运销于美。西班牙对菲经济开发无所作为,美则力促菲的经济开发,它鼓励建立农场,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交通运输事业,设立银行信贷机构。…  相似文献   

9.
安倍政府重视构建与菲律宾的"强化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在日本积极进取型外交推动下,日菲政治交往日益密切,安保合作不断深化,经贸合作转型升级,人文交流更趋活跃。日本积极发展对菲关系旨在提升自身地区内的政治地位,对冲"特朗普冲击"的消极影响;落实日本海洋战略,建立"海洋大国";以日菲关系牵制中菲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日菲关系的快速发展既是日本为达成国家战略目标而推动的结果,也是菲律宾政策回应的产物。菲律宾对提升日菲关系同样有所期待:增强外交弹性,提升国家影响力;推动军事现代化进程,降低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助力国内经济发展。受地区秩序调整、美国政策等因素影响,未来日菲关系仍将呈现不断强化态势,但不可能向结盟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前期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现代化,为委内瑞拉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土壤,1958年蓬托菲霍体系的创立标志着委内瑞拉开始真正步入民主化进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政党体系由多党制向两党制的转变、多数原体制外政治势力向蓬托菲霍体系的归附,蓬托菲霍体系基本实现了制度化,达到了其发展的顶点。此时期许多拉美国家处于军事独裁政权统治,而委内瑞拉的代议制民主政治却蓬勃发展,这直接得益于蓬托菲霍政体的制度化。然而,两党霸权制下的蓬托菲霍政体在代表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源源不断的石油收入成为蓬托菲霍体系维持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过度依赖石油收入的经济模式又存在着隐性的分配性危机,成为蓬托菲霍体系的又一个致命弱点。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国际油价低迷彻底打破了委内瑞拉"民主标杆"的神话,为查韦斯的上台创造了条件。持续40年的蓬托菲霍体系是查韦斯执政的重要背景,考察蓬托菲霍体系对理解查韦斯的崛起及其执政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七十年代以前,菲律宾因受到美国的强烈影响,政府对经济一直采取较为放任的政策,干预较少.然而,自1972年马科斯在菲律宾宣布军管,实行独裁统治后,在经济上相应逐步加强了国家垄断.因此,以1972年军管为起点,菲律宾国营企业在数量上和规模上迅速膨胀.本文第一部分讨论菲军管后至马科斯下台前菲国营企业的一些情况以及菲国营  相似文献   

12.
古共"六大"与古巴经济模式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59年初革命胜利以来,古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几次变化.革命胜利后初期,古巴进行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民主改革,并很快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70年代初,古巴采用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并同苏联东欧实行经济一体化.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古巴调整了经济模式,通过变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08年劳尔·卡斯特罗接替菲德尔·卡斯特罗担任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以来,古巴进一步调整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采取了一些称之为"更新"经济模式的变革措施.古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2011年4月古共"六大"的召开和"六大"所通过的<党和革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纲要>将对古巴经济和社会模式的"更新"起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莫迪政府上台以来,中印关系发展呈现"高开低走"趋势。尤其自2016年以来,中印关系进入"多事之秋",双方在多个问题上的分歧都被扩大化。中印之间的"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不断涌现,给双边关系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巴基斯坦等第三方国家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莫迪政府的外交表现出更强的实用主义色彩。中印双方高层会晤和工作层面的沟通对话机制,尚能对上述分歧实现管控,不致使双边关系遭到根本性破坏,但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扭转双边关系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女性主义意识产生以来,埃及女性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围绕各个时期不同的奋斗主题,埃及女性主义者成立了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埃及妇女非政府组织呈现下列几个特征:非独立性、严格的等级制组织与结构松散的组织并存,以及阶级性.埃及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受性别歧视、传统文化因素、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官方对"经济活动"的定义也影响了妇女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2004~2005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马尼拉时报》报道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把菲国的2004年形容为“胜利和灾难的一年”。这称得上一个贴切的总结。政治上 ,当任总统阿罗约在2004年5月的大选中击败对手 ,获得连任 ,当选菲律宾第15届总统 ,保持了菲政权的持续性。菲政府的反恐、反腐行动以及与反政府组织的谈判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上 ,菲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可喜的6.1%的增长率 ,达到15年即198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 ,年初的海难、接连遭受的洪涝和台风灾害 ,千头万绪的国内政治、经济问题 ,提前撤军给外交关系蒙上的阴影等等或许都算得上本年度菲律宾难以跨越的坎。2005…  相似文献   

16.
特朗普执政以来,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加强与传统盟国菲律宾的安全合作是实施该战略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注重与菲律宾的安全合作,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美菲防务协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美国对菲律宾持续提供军事援助;美菲联合军事演习不断升级,尤其是海上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上述表现既是美国为实施"印太战略",维护其霸权地位的客观需求,也是基于美菲双方对于反恐以及海洋问题等多重因素的战略考量。目前,就美菲安全合作的发展态势来分析,未来美菲安全合作会继续得以维系,但因菲律宾在经济上对中美存在"双元依赖",美菲对华战略分歧,以及"美国优先"执政理念的利己主义色彩严重,导致美菲安全合作面临的制约因素增多。对此,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处理好与菲律宾的关系,化解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17.
1979年3月菲格雷多总统执政以来,巴西主要是在政治上逐步实行民主开放,经济上进行调整改革,外交上继续推行实用主义政策。本文仅就这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巴西的政治经济形势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总统菲德尔·拉莫斯去年6月30日就职以来,积极推行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内外政策,对内稳定政局,对外开展“经济外交”,力求达到振兴经济、消除贫困和赶上亚洲富国的战略目标,目前,尽管菲国内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拉莫斯的一系列政策已初见成效。一菲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拉莫斯强调只有稳定政局,经济建设才有保障,为此,上台后首先采取措施以促使政局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19.
自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美菲同盟迅速强化。美菲宣布将加快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菲律宾对美新开放四个军事基地,美菲制定双边防务指针,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实现联盟的现代化。美菲同盟的强化是小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时期外交政策的“再平衡”,也是美菲双方战略利益契合的结果。未来美菲同盟可能经历短暂的微调再逐步走向强化,但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中菲关系的发展和美国战略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会制约同盟的发展。美菲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也给中菲关系健康发展和解决南海与台海问题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0.
蒙古自摆脱休克式转型带来的经济负增长以来,经济逐步复苏,进入快速、稳定增长轨道.在此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呈现升级趋势,畜牧国家特征正在消退,服务国家特征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受经济转型的影响及国际市场的冲击,蒙古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异于世界多数国家,呈现特例性、逆工业化、"非自律性"等特征,且产业内部结构不平衡,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较强.在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蒙古经济快速下滑.因此,在今后的中蒙经济合作中,应在进一步加强中泉交通运输合作的基础上,增强中国对蒙消费产品的出口,促进中国对浆产业转移.同时,中蒙环保合作也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