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法轮功”是邪教,也许有人不相信。邪教可是“与国际恐怖主义同样可怕”的人类不醒之噩梦,“法轮功”真如邪教的梦辰一般让人惊魂不定吗?如果把“法轮功”与邪教放在一起来个“大比拼”,结论就会不言自明了。教主崇拜专家说邪教的第一大特征是教主崇拜,信徒唯教主是从,不惜为教主而生而死。北美州有一个膜拜UFO的邪教团体─—“天堂之门”,信徒们都相信教主爱泼怀特和他的妻子是天外来客,会把他们带往天国。爱泼怀特说,为了进入他所许诺的天国,“天堂之门”的信徒不仅要放弃“家庭、感情、私欲、人也甚至如果需要的活放弃你…  相似文献   

2.
鼓掌的历史     
我不是要考据鼓掌的源流,虽然我认为礼仪方面的形体语言,考证起来一定也很有趣,但我学养不足,无力及此。邓拓就论证过传统的作揖优于舶来的握手,至少在减少疾病传染源上有它的优越性。传统妇女的万福和请安,也是同理,够卫生标准的。而洋人动辄拥抱、亲吻,即令没接吻即嘴对嘴地相亲,单是吻吻前额,亲亲脸蛋儿或仅仅是贴贴脸,有流感还不就传上了吗?《燕山夜话》发表 40年了,可能没有译成外文,所有的洋人不但继续握手而且继续拥抱亲吻,真像列宁说的“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力量”。中国人中年以上的,读过邓拓文章的不少,可无论…  相似文献   

3.
黄忠富 《世纪行》2012,(4):12-14
沧浪听歌的故事 孔子沧浪听歌是一个流传很久远,传播很广的故事。最早记载孔子沧浪听歌的是孟子,《孟子·离娄》中记载:“有孺子歌目:‘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这说明沧浪之歌早已有之,孔子不会是第一个听到的人,只不过他是名人。所以他在沧浪听歌的故事就被人们记载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自郑和七下西洋以来,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谁)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林则徐因为他主持编译了让中国人7解世界形势的(四洲志);或者是极力支持林则徐禁烟吟出”我欢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或者是编撰了(海国图志》。并且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其实明末的徐光启、李之藻和崇份帝等人就已经睁开眼看世界了。西方传教士东来始于西班牙人方济各当时是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而在所有来华的传教士中间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他努力钻研儒家经典与中国史书和许多士大夫又往名重一时。其中和他交…  相似文献   

5.
从夷到洋商称谓的时代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商”这个词,是西洋商人的节略语。最早出现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至七八十年代则较广泛地使用。此前,来自遐方的西方人“一体被中国人看作是夷人”。如称欧洲人为“红毛夷”、“白夷”、“英夷”、“法夷”、“米夷”等。称外国商船为“夷船”、“夷舶”、“夷艘”等,洋官为“夷酋”,外侨住房为“夷房”,租界为“夷场”,洋商为“夷商”。为什么将西洋商人以“夷”视之?以往有的论者据字义上考证,认定“夷”并无褒贬之意,但“洋”与“大”相通,“洋洋乎大哉”,褒意明显,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夷”是对异族或外…  相似文献   

6.
“法轮功”是地地道道的邪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与“法轮功”邪教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长期性,运用各种舆论工具,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用先进的文化思想驱散“法轮功”邪教的阴霾。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失去了理想信念,就会产生信仰危机,思想空虚,对人生失去信心。一部分“法轮功”练习者正是由于失去理想信念而转向对“法轮功”的痴迷的。我们应该通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及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让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7.
近读柳宗元文集中的哈赤传》,颇有感受。该传所描绘的是一个不辨香臭的人,即李赤。文中日:“李赤,江湖浪人也”。因该人认为自己的诗可与李白相比,故以“赤”为名,与“白”对抗。此人被化装成美女的“厕鬼”所迷,在他眼里,厕所就同天帝居住的地方一样漂亮,一进去嗅到的尽是香喷喷的味道。文中日:“椒兰之气,油然而起”。因此,他多次投厕,要去享受美人、香室之乐,好在是有人救了他,但他却埋怨救者使其受苦。最终由于看守人疏忽,李赤仍落厕而死。此故事虽属荒诞,但寓意却明了而又深刻。通过“投与教”的描绘,把李赤嗜臭之深…  相似文献   

8.
管仲,名夷吾,史称管子,春秋时齐国人,齐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管仲曾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这一论断,过去我一向钦佩有加,笃信无疑。“仓廪实”和“衣食足”,相当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知礼节”和“知荣辱”,则相当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管仲先生所论述的不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变精神”么?由此看来,管仲先生几乎可视为中国古典唯物论的开山之祖。管仲这段话出自《管子·牧民》,今人当然可以批评管子的“牧民”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立常 《创造》2001,(1):47
“吕氏春秋”上有则故事说,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村子,“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乡里有个老人到集市上喝醉了酒回家,这个奇鬼就装成这个老人的儿子的形状,一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里,酒醒了,责备他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的嘛,哪一点对你不慈爱啊 ?我喝醉了,你一路上那么捉弄我,是什么道理 ?”儿子急得哭着跪在地上说:“作孽啊 !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昨天我到东边村子收债去了,不信可以问东村的人啊 !”他父亲相信了他的话,怀疑是奇鬼折磨他,准备“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剌杀之”。第二天,老人到市上去喝…  相似文献   

10.
教门组织渊源甚早,可溯及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异端教派弥勒教及两宋时期的白云宗、白莲宗,至元朝中后期逐步融合成白莲教。此后民众多效而仿之。清朝顺治至康熙前期,教门问题隐而不显。雍正继位后,整饬吏治,清除积弊,首先在港运中进行整顿,将原来奉教的外籍水手撤换,并利用密折制度的方便对查办人员指点方略,密查暗访,查拿“邪教”教首,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主动查禁“邪教”的活动,取得一定成效。雍正查禁“邪教”的策略在实施中之所以未出现大的偏差与遵循以下原则有关:将“邪教”与正常僧道区别开来;只查拿惩治为首者,对一般人教者从宽;查办人员采用秘密方式访拿,以免打草惊蛇或引发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1.
各地传真     
民建四川省委揭批“法轮功”邪教本质 2月2日,民建四川省委召开座谈会,深入揭批“法轮功”邪教本质。大家一致认为,1月23日“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的狂热行动深刻显现了邪教“邪”之所在,“法轮功”犯下的一桩桩残害生命的滔天罪行,不坚决打击不足以平民愤。民主党派成员应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与邪教作坚决的斗争。 (留 耿)德阳市宗教界深入揭批“法轮功” 2月2日,德阳市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团体举行揭批“法轮功”座谈会。30余名与会者对…  相似文献   

12.
在大理,如果你向当地人打听那对会说一口地道喜洲白族话的洋人夫妇,不用费很大的劲,准会有人告诉你,“不就是住在喜洲的那对‘老外’吗?那男的叫艾磊,他妻子叫苏玮雅。”最近,我在大理又听一些当地人在传说:“他们已经不在喜洲了,已经全家搬到剑川去了。”剑川县是个国定特困县,那里气候冷凉,作物生长缓慢,除了木雕手工业相对发达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民风古朴,信息闭塞,加上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说白语,我这个在外地生长的剑川白族人,每逢回到老家,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还真有些不适应。而这对“洋人”夫妇却放弃舒适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整理萧老遗稿的过程中,一篇《“祖国之恋”放歌》是他写好后未曾示人的原作。看着那最普通、粗糙并有些泛黄的七页白纸上熟悉的笔迹,和铿锵作响的真情诗句,一股热流,在我的胸中涌动。  说到萧军,凡年纪稍长些的人,不知道他“大名”的大概不多。在中国的“文坛”,他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了——他是鲁迅先生的学生,鲁迅器重他,光给他写的信就有五十几封;还亲自为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作“序”,适时地将这部“于‘心的征服’有碍”的小说介绍到国际;鲁迅先生以《三月的租界》为题的一篇檄文,痛斥了“狄克”之流对这部作品的…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曾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率军南征,到达滇东和滇中地区,给当地的各族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史书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他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酋长孟获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在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中,都流传着“孔明老爹”的故事。基诺族传  相似文献   

15.
听“洋人”讲长征有感陈鲁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光阴荏苒,长征,这个“闻所未闻的故事”,不觉已过去整整60个年头。眼下,大家正在以各种形式进行纪念,于是,我不由想起一位“洋人”用长征给我们上课的“轶事”,抄录于此,但愿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何琪 《当代广西》2007,(13):51-51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所主张的“乐之者”其实就是一种快乐学习法,即学习源自兴趣,而兴趣源自快乐。北宋教育家程颐进一步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思想。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学必见意趣,否则索然寡味,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教育的目的便不可能达到。我认为“乐学”这一理念应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乐学也要让老师乐教,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孙中山先生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见解呢?孙中山把“人本”、“民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孙中山脑子里充满着自由平等。他认为人人共处于世界大家庭;他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一国之内,实行“民有”、“民享”、“民治”。“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见”,“无贵族、平民之阶级”;他认为人人“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各得其所”,“国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共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人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具备“为四万万人谋幸福”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李庆雯 《前沿》2010,(18):153-156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相当富有“个性”的散文家、艺术家。从30年代初,他就陆续出版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作散文选》等散文集。他的散文,以酣畅流利的文笔、自然朴素的语言、清新爽口的意蕴而在中国散文史上独树一帜。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抗战逃难生涯中,他也只是在艺术的圈子里窥视炮火的飞溅,寻求仁爱的种子。本文就是通过对丰子恺在抗战期间的散文创作略作分析,从而揭示出在他的抗战散文中始终都抹不去的趣味性、“绝缘”性。  相似文献   

19.
李雁雁的声音就像他的面容一样,让人觉的温和、亲近。在和他的聊天接触中,你不会察觉“与命运抗争”的姿态,你所能感觉到的,只是一种温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展示于那温文尔雅的话语中,潺潺般声调里,讲述着他——中国第一位盲人医学博士坎坷而又艰辛的历程。对于读者而言,李雁雁也许是个榜样,也许是个故事,对于我而言,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温和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面对不公时的微笑。不屈,也许不必呐喊。  相似文献   

20.
从李洪志1992年初提出所谓“法轮功”到惨绝人寰的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从李洪志别有用心地鼓吹“真、善、忍”,到前不久大肆叫嚣“忍无可忍”,李洪志及其邪教织组“法轮功”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狼子野心可见一斑。举凡“邪教”,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大搞“教主”崇拜,像美国的大卫教,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等无一不是。李洪志之“教主崇拜”其手段于与历史上、世界上所有的邪教如出一辙,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蒙骗和迷惑更多的人,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险恶政治图谋。李洪志将其宗教的许多名词窃取为“法轮功”的专有名词,开口“大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