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Liu RJ  Liu HY 《法医学杂志》2006,22(5):342-345
目的研究扫描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与国际视力表视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一组正常视力者插片模拟视力下降,并记录扫描图像VEP,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在SPVEP视力测定时,应用八个不同空间频率的垂直光栅作为刺激,刺激时间频率为25Hz,每一空间频率SPVEP振幅的均值经傅立叶转换分析显示,绘制振幅-空间频率曲线,并通过外推法估计视力。结论在视力中等度损害时,SPVEP视力与国际视力表视力相关性好。当国际视力表视力低于0.42时,SPVEP视力高于国际视力表视力;当国际视力表视力高于0.42时,SPVEP视力低于国际视力表视力。  相似文献   

2.
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有关眼损伤的条款较为原则和笼统。随着“标准”的广泛应用,加之法医学和临床眼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眼损伤后遗症的检验技术和认识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建议采用视力表投影仪代替国际视力表进行行为视力检查,存在屈光不正的应了解屈光度后再检查其矫正视力;疑有伪盲或伪装视力降低时,可行伪盲试验或伪装视力降低的检验,视觉电生理技术是测试伪盲或伪装视力降低的有效方法。运用电脑视野计可进行视野检查,动态视野检查结果可通过视野有效值换算为残存视野半径(或直径);视野检查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分析时应密切结合原发损伤及其他检查结果。对于遗留复视等双眼视障碍的,可采用同视机等检查方法,检验结果应考察功能障碍与眼肌等原发性损伤的符合性。泪器损伤后遗留溢泪症状的,应采用相应的检查方法证实泪道狭窄或梗阻。眼睑下垂及眼睑畸形分为轻度及重度;眼睑畸形包括闭合不全、眼睑缺损及眼睑外翻等情形。影响视力的外伤性白内障符合“标准”相关条款的规定。根据现行“标准”对道路交通事故所致眼损伤进行伤残评定,应进行视觉功能检测、眼球结构检查、伪盲试验及视觉电生理检测,最后综合病史材料及既往情况综合分析,得出评定结果。统一对现行“标准”的理解,规范检测手段和结果评价原则,有助于道路交通事故眼损伤伤残评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16×16、32×32三种空间频率刺激检测40人80只眼,在不同屈光负荷下的P-VEP中P100潜伏期及波幅。结果 在同一空间频率刺激下,随着屈光负荷的增加,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在同一屈光负荷下,随着刺激空间频率的增高,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屈光不正明显影响P100的波幅及潜伏期,故在VEP检查前应将屈光不正眼矫正至最佳水平。结论 在法医学鉴定中,正确运用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可提高对被检眼视功能进行客观评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正视眼及低度、中度近视眼的对比度视力(contrast vision,CV)与扫描视诱发电位视力(sweep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acuity,SVEP-A)的相关性。方法对健康青年志愿者96眼分别进行CV与SVEP-A检测。其中正视组37眼,低度近视组27眼,中度近视组32眼。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CV及SVEP-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各组CV和SVEP-A均随对比度降低而逐渐下降。(2)100%对比度,低度近视组与正视组C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25%和10%对比度,中度近视组与正视组CV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同组中,100%与25%、10%对比度SVEP-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0%和10%对比度,CV与SVEP-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眼CV下降与屈光不正、眼底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矫正屈光不正对于CV和SVEP-A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P100波空间频率阈值在不同眼损伤情况下预估视力的价值,以期指导相关法医临床学鉴定。方法选取诊断明确、主观视力准确,另眼矫正视力基本正常(≥4.9)的法医学鉴定案例74例,共148眼别。分为4组:屈光间质混浊组(23眼别)、视网膜病变组(31眼别)、视神经病变组(20眼别)、健眼正常对照组(74眼别)。对上述案例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记录P100空间频率阈值,并对空间频率阈值与视力的对数值,两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84眼PRVEP空间频率阈值与视力的对数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84,P<0.01),说明PRVEP P100空间频率阈值是客观评定视力的良好指标。但不同部位病变或损伤对PRVEP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同,视神经病变组PRVEP空间频率阈值与主观视力两者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0.4,P>0.05)。结论PRVEP P100空间频率阈值是客观评定视力水平的良好手段,但不适用于严重的视神经病变等伴有视野显著缺损时的视力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视力表投影仪视力(以下简称"投影仪视力")与对比度视力测量值的相关性,探讨对比度视力在眼损伤后法医临床学视觉功能障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征集中青年志愿受检者79人共129眼作为实验组,分别检查其投影仪视力与对比度视力。对比度视力中,视标对比度分别为100%、25%、10%。统计分析两组实验数据的相关性。结果投影仪视力与100%对比度视力具有一致性;随视标对比度的下降,视力值的大小下降;相同视标对比度下,投影仪视力与对比度视力的均值呈线性相关。结论投影仪视力和对比度视力密切相关,对比度视力可以在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间频率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SPVER-A)检查在法医学客观评定视敏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眼共40只眼(矫正视力均≥4.9),分别测试行为视力(主观视力)及SPVER-A(客观视力),将客观视力、主观视力的数值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1)40只眼SPVER-A得出的客观视力的均值(x—)4.96,标准差(s)0.08,变异系数(CV)0.02;(2)40只眼的SPVER-A的客观视力(Visus值)与主观视力值的相关性(r=0.7097);(3)40只眼的客观视力数值均等于或低于主观视力数值。其中差值≤0.1者为39只眼,达到了97.5%,只有一只眼的客观视力数值与主观视力数值差值大于0.1。结论在正常眼人群中,SPVER-A所得客观视力与主观视力值有良好的相关性,是法医学客观评定视敏度极具潜力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频率条件下,扫描图像视觉诱发电位(sweep pattern visual evoked response,SPVER)视力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分为低视力组(71眼)与高视力组(92眼),应用一组空间频率进行刺激,时间频率分别为8.5、10、15、20Hz,根据测得的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比较,判断不同时间频率条件下测得的SPVER视力的准确性。结果在低视力组,应用该组空间频率,其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相关性较好;在高视力组,SPVER视力出现低估。在两组中,当时间频率均为10Hz时,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相关性较好。结论应用SPVER检查时,时间频率对检查结果有影响,法医学鉴定时应当重视时间频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VEP验光、电脑验光及主觉插片验光在检测外伤眼屈光度中的关系,探讨VEP验光方法在外伤眼矫正视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实验选取各种类型眼外伤患者.伤后3吒月经检查存在视力下降者61人(受检眼61只),分别对伤眼行电脑验光、主觉插片验光及VEP验光,比较三种验光方法所测屈光度及矫正视力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经统计学处理.VEP验光与主觉插片验光所测伤眼屈光度和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脑验光与主觉验光、VEP验光在球镜屈光度检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散光检查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电脑验光所得矫正视力与主觉插片验光、VEP验光所得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在角膜、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损伤的受检眼中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电脑验光和VEP验光均是客观的屈光检查方法,前者有方便迅速的优点.但其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特别是在屈光系统损伤的患者中误差更大,仅可作为屈光矫正的初步检查依据:而后者验光结果准确,能够反映伤眼的屈光实际情况,可以应用于法医学鉴定中的伤眼最佳矫正视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10.
客观视力检测仪在眼损伤鉴定中的应用郑会斌,杜建华,罗伯平在眼损伤法医学鉴定中,应用何种客观手段更能准确无误的反映被检者的视力,并被双方当事人及司法机关所接受,是目前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选择29例眼损伤案例进行观察,并用客观视力检测仪(以...  相似文献   

11.
视觉电生理与客观视功能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u RJ  Zhu GY  Fan LH 《法医学杂志》2002,18(2):115-117
对视觉电生理在客观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是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力测定,及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野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Xia WT  Zhu GY 《法医学杂志》2007,23(4):254-257
目的比较研究几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对视力推断的价值。方法取正常眼40只,分别测试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据此推算实验视力,分别与真实视力进行比较,同时各种方法进行彼此比较。结果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较之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能更为准确、方便、快捷地反映真实视力水平。结论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与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一样,可用于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3.
Geng WJ  Wang GY  Fang C  Jing HL 《法医学杂志》2011,27(5):327-329
目的 探讨法医临床鉴定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测中注视程度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视力范围为4.8~5.2)、年龄在20~30岁的受试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眼损伤后不同空间频率下阈刺激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相关指标与视敏度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运用视觉诱发电位推算视敏度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钝性眼外伤病例81眼以及正常对照眼(199眼)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采用不同空间频率的刺激产生视觉诱发电位波,记录各阈刺激时P100潜伏时与波幅。采用统计学方法描述检测结果,并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阈刺激空间频率(X)与视敏度的对数值(Y)之间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应回归方程用以推算视敏度;各组阈刺激时PRVEP P100潜伏时(X)与视敏度(Y)的对数值存在较好相关性。结论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推算视敏度是一种较客观、准确的方法,在常规眼科检查的基础上,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定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Li QQ  Liu XQ  Chen XP 《法医学杂志》2011,27(2):91-3, 101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视敏度障碍者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P100的特征,分析不同视角光刺激下与视敏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视敏度分别为0.2、0.4、0.6、0.8、1.0志愿者共100只眼,采用不同空间频率(8°到7.5'...  相似文献   

16.
联合应用ERG,VEP进行眼挫伤法医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旭  宋嗣荣 《法医学杂志》1996,12(1):1-3,40
本文对112例眼挫伤患者进行了ERG、VEP检查,结果证实:ERG是一种能够客观反映视网膜功能状态的方法。其回归方程可用于评定视敏度。而联合应用ERG、VEP还具有损伤的定位价值。在对视网膜挫伤眼视力与ERG、VEP结果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时,本文应用双眼的波幅差、波幅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回归方程可较准确地评定视网膜挫伤眼的客观视力。同时,本文证实:视野缺损对VEP波形的影响不容忽视。由此提出:对较严重的视神经挫伤眼鉴定时,不宜用VEP客观评定其视敏度、综合视力与视野的损伤程度。本文建议:以其健眼为对照,若其伤眼VEP波消失,其损伤程度应评定为重伤。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