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当前议题式情境教学存在忽视目标指向、忽视关联脉络、忽视动态生成、忽视层次结构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素养培育。在教学中通过建构学生自我认知脉络、创设结构化的情境脉络、解构学习议题活动脉络、培育知识能力素养脉络等路径,可以有效建构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境脉式思政课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打造最美高中思政课堂,能够在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但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仍存在忽视学习情境创设、问题设计缺乏有效性以及合作与探究过程缺乏完整性等问题,影响素养化培育目标的实现。对此,高中思政课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着力打造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基础、以协商对话为组织形式的最美课堂,进而提高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指向价值认同的“主题-议题-问题”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评价应试化、价值认同教育效果差的问题。它由“三题串接”的学习图谱、“四线并行”的课堂架构、“五步进阶”的学习进程、“互评互讲”的多元评价方式四种实践路径共同组成。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价值认同,具有基础性、序列性、深度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的推进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力;创设探究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创设思辨化情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质增效,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建构知识情境,注重学生信息解读能力的提升;以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学科任务建构问题情境,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以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逻辑思维方法建构议题探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以上三个环节能够提升学生学科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思政学科大概念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生自主命题是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是反映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自主评价方式。学生自主命题应聚焦“谁来命题”“为谁命题”“怎样命题”,面对主体困境、视角困境和质量困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发展为宗旨,以既有素养为基础,以学业质量为标准。结合高三哲学复习案例,采取逆向设计,在准备阶段设计基本流程、明确学习需求、制定评价标准;在实施阶段落实四个环节,即选择试题类型、选取问题情境、编制参考答案、评价与再优化,探究学生自主命题的设计与实施,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学程是基于系统优化理论,契合学生真实学习经历而设计的自主学习指南。它从课程核心价值出发,围绕核心概念,基于单元整体导引,构建了整体感知、探究建构、应用迁移、重构拓展四个学习阶段。具体以素养为归宿实现学习内容整体设计,以系统为方法做实学习目标整体设计,以议题为工具激活学习活动整体设计,以目标为量规嵌入“教学评”整体设计。这种设计对于解决思政课教学知识化、碎片化、机械化的问题效果良好,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大思政课”背景下研究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社会发展形势、思政课课程性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协同育人规律都迫切要求中职思政课要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改革创新。调查发现,中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政策执行失真、师资结构性短缺、课程资源匮乏、教育主体责任不明等方面的困境,需要从改革评价机制、加强师资建设、善用教育资源、明确主体责任等四方面予以纾解。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而言,综合性是其重要特点。为了更好实现综合探究课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入手,实现探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综合;可以从长度、宽度、高度三个维度入手,以议题的综合引领探究的方向和价值;以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综合,促进学习思维和过程的顺畅;抓好课堂的活动环节、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在探究活动的综合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是人才培养水平.人才培养涉及“教”与“学”两个互动性主体,这要求我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给予学生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习投入程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收益等充分的考量,通过推进学科专业目标设计、专业能力指标建设、学位课程基准点设置、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工具研发、核心课程考试、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以及经费预算分配模式和行政问责制度改革等基础性保障机制建设,以达成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学科实践是新课标的核心议题,也是推动课堂实践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科实践革新知识观,是实现学生知识学习向学科素养转化的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方向。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考察思政课学科实践,一是阐明学科实践秉持的具身知识观,实现概念性知识操作化;二是阐释学科实践恪守的具身学习观,明确学习性活动体验化;三是阐发学科实践塑造的具身育人观,倡导知识与素养统一化;四是阐述学科实践遵循的具身评价观,促成表现性评价可视化。以此,形成具身认知视域下思政课学科实践的基本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立足2019年广东省"互联网+优课"网络教研直播课--"寻古探今--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跨学科融合课的教学设计打磨过程,探讨如何使思政课在跨学科教学中通过议题探究活动高效地解决核心问题,落实学生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性,探索一条跨学科融合共生的课改之路。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的教学对高校党建工作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注重全面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上海高校全面推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目前,上海高校已经形成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500门综合素质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同心圆,思政教育的“上海体系”日渐成熟成型。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探索教学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从思政课增值性评价的内涵视角,揭示生成机理,深化对增值性评价的理解,探寻增值性评价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对促进教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考有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综合性教学评价呈现样式对综合性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小论文写作”可以作为实施综合性教学评价的样式试题,它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我们可以从评价情境、学科任务、学科内容三个基本维度构建指向评价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水平的“小论文写作”命题框架,并通过优化“小论文写作”试题所采用的水平评分法,增强其操作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通过思政课程“内循环”、课程思政“外循环”、德育活动“大循环”和德育师资培训等四大要素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纵向深化思政课程、横向拓展课程思政、纵横交错德育活动和增强思政课“内动力”等四个方面,以立体化、多层次、递进式的方式,探究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目标、活动载体、育人功能等方面打通思政课一体化的“堵点”,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步伐的推进,数字化转型对于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逐渐凸显。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数字化转型是一种范式转换的创新发展过程,目的在于重塑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新生态。为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数字化转型,建设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新生态,应形成数字化空间共识,建设教学质量评价共同体,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模式,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德技并修”是其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高职思政课教师在培养学生德行素养方面肩负着三重角色:先进理论的传播者、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助力者。为能胜任这三重角色,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政治素养强“三力”、专业素养炼“三能”、德行素养涵“三德”。通过组建跨界学习共同体、创新培养模式、健全激励机制,畅通校企双向流动、融通理实双向培训、贯通内外双向驱力,打造“双师型”思政课教师。  相似文献   

19.
项目式学习简称PBL,它对高中思政单元综合探究真实性学习有重要价值。学习者可通过驱动性任务群主动调动知识、能力和品质,通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涵养高阶思维,让核心素养转化为实践成为可能。具体可依托真实情境,明确项目目标;聚焦真实问题,设置框架内容;立足真实实践,实施项目任务;搭建真实平台,展示、评价成果等四个步骤来开展。  相似文献   

20.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不同学段“同上一堂思政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一大亮点。基于整合智慧与资源促进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可以通过统筹规划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衔接、筹划多种教学方式等措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全面联动的融合式整体框架,助推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的落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