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更是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质、内涵、立场上存在诸多契合点和共通点,为实现二者的结合创造了可能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相互激活和滋养的前提下融合再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实现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次飞跃是二者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薛学共 《求索》2010,(12):112-114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必须经过中国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所接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土壤,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原材料去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当众多的西方思潮流入中国之际,马克思主义能杀出重围,最终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中国传统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也必定能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张晓玲 《前沿》2010,(18):161-16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是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提升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智慧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在这一连续的互动过程中,受文化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以及各种片面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二者的深度结合面临诸多困境。探析并厘清此类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有着许多相似相通之处。中西方文化和哲学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助力。当前,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联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容简介:儒家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并不断中国化的社会文化土壤或背景。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有着不解之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两个思想根源,一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绝没有脱离中国社会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离不开调动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学传统。我们不应该抽象地、教条化地对待儒家传统。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发展之最为紧迫的课题,一是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全面、可持续地发展;二是政治与社会改革,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三是中国主体性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包括荣辱观的建构与整饬吏治。在这三方面的理念、制度、心理习俗系统的建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有着鲜明的生成逻辑。在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方面,是“一体两面”螺旋式上升的结果;在守正与创新内在统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基础上系统性、整体性、全方位的创新;在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分析方面,是时势需要与核心作用发挥的共同结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来自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古典哲学,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一个思想来源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国情有两个特点:一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二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相似文献   

9.
秦林芳 《思想战线》2006,32(5):114-119
李广田趋避政治而从思想文化层面介入生活的消极自由主义的思想倾向,在大学文化的浸染和京派同人的影响下,在抗日战争前得到了强化表现。他重建了“新的生活态度”,从消极自由主义者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其思想嬗变的发生,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他对救国之路的思考和探寻,是最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朱慧  吴东华 《理论月刊》2013,(3):153-1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文章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大众化面临着西方民主理论的渗透、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人民民主意识的淡薄,以及民主制度发育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与挑战.于是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合理吸收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民本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传播和教育,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的文艺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土壤之中,体现出鲜明的古典诗学特征与诗学智慧,有着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与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习近平的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理论联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光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何会宁 《求索》2012,(8):188-19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文化体系的总体表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派与民族气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共同的理论之基和实践之源,两者的诸多契合点启示我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未来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伦理型政治对解决全球性“四大危机”的独特价值 ,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复兴与社会主义保持强大生命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实践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西学东渐所带来的深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危机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保守主义合理思想资源的吸收与超越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保守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与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定了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成果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那里演变发展而来的,但二者之间的演变路径需要学界进行探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一书具体分析了这个问题。该书从实践和文化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路径内涵进行了解析,并从哲学与法学、历史与实证、启示与价值等多个视角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之道。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渊源,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内在规定,敌强我弱的残酷斗争环境的客观要求,总结辛亥革命教训和中共领导革命斗争经验的历史自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文化土壤,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群众路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运动由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比较新文化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表明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键时期,这是外在和内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既有外来文化的传播,也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值得重视的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大同思想等,反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转向,是在继承五四启蒙理念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最终目标,探索而得的启蒙新路。《新青年》同人的分化打破了"不议政治"的困局,在近代中国诸多社会思潮相博弈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介入过程中,五四启蒙实现了从文化立人到革命救国的内涵转变,促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创了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爱国救亡运动与思想启蒙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新篇章。从五四时期到新时代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启蒙经验也必然助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马克思思想彼此交流、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过程。分析网络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影响力、覆盖面及实效性,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主流意识。更好地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