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实现新型城镇化,不能简单地拆迁农村建设城镇,把农民搬到城镇居住,而是要以人为本,除了建设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扩大就业渠道,吸引农民自愿进城就业创业。2004年以来,海南省通过"一户一就业,一县一品牌"的方式引导大量农民进城就业,并且废除了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审批制度,免除农民进城打工的求职、培训等费用,把农民进城就业作为各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出台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指出,继续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鼓励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凡是进城农民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就可以进城落户(2月22日《东亚经贸新闻》)。  相似文献   

3.
论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连志 《长白学刊》2009,(4):147-150
对于进城农民而言,两种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是阻碍其真正融入城市的深层原因。进城农民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换是农民城市化的重要步骤,但要真正完成市民化过程,还需要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个体或群体进入扣融入异文化环境的必经步骤。进城农民在实现地域、职业、身份等的变换之后,必须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文化适应,这是进城农民真正实现市民化的最后的和关键的步骤。  相似文献   

4.
从农民"带土进城"的实际出发,对农民"带土进城"的优势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为此要科学界定政府角色,严格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注重抓好城镇产业发展,探索土地制度改革,从而有序推进农民"带土进城"有效之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正在中国发生。中国农民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进城,加入到1.2亿的打工大军中。这是一幅多么现实的流民图。  相似文献   

6.
房绍坤  袁晓燕 《探索与争鸣》2023,(4):112-124+179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应首先明确进城落户农民是具有主体指向性、阶段过渡性、现实长存性、时代性的特殊农民群体,其土地权益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相关权益。当下,应详细梳理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困境的利益主体多元、侵害行为隐蔽等表因,解答农村产权个体归属、进城落户农民成员身份、权益属性抉择等深层疑问。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的策略,应以平等与自愿为价值导向,通过涉农改革进一步彰显土地权益之财产性,构建法治化与渐进市场化的有偿退出与转让机制,并依据其成员身份保留这一群体在农村的后路,使进城落户农民各取所需、进退皆宜。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10,(4):122-123
6月7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是指通过科学设置和确定积分指标体系,对农民工入户城镇的条件进行指标量化,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当指标累计积分达到规定分值时.农民工即可申请入户城镇。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表示广东将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及其随迁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城镇、融入城镇,规定:农民工积满60分可申请入户,明确具体入户分值由各地根据当年入户计划和农民工积分排名情况调整。(《人民网》6月8日)  相似文献   

9.
黄丹 《当代广西》2013,(11):14-15
【核心提示】 通过户籍改革,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可以根据户籍管理条件提出申请,转换城镇户籍之后,享受城镇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在积极地探索户籍改革的新途径。2013年全国重点推进户籍改革制度的工作,一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户籍制度改革与相关配套改革同时进行,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降低落户门槛,让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转换身份,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近郊农村居民户籍制度改革与市民化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改革是统一城乡居民身份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民流动进城落户是主要实现途径之一。然而调查表明,由于城镇近郊农村独特的地缘特征,以农民主体流动进城的方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面临困境。依托现有城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的实现路径。对于近郊农民来说,应依托临近城镇帮扶,采取就地转化与主体流动并重的方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当前,部分青年乡城移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选择“一家两户”的入户模式,即夫妻一方带着子女入户城镇,另一方户口保留在农村老家。本文基于D市的调查资料,对“一家两户”入户模式的形成机制、逻辑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社会福利、家庭生命历程中如子女入学和成长是部分家庭成员入户城市的诱因,而农村土地利益、职业周期风险、故土情感则使部分家庭成员保留农村户口,是宏观-微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家两户”选择遵循着安全第一的社会理性和家庭利益优化的经济理性的双重逻辑。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关系在近年来发生了转型,从城市中心主义转向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开始拥有部分比较优势,移民的自主选择增多。  相似文献   

12.
滇云/州市     
《创造》2011,(12):16-16
“城镇上山”规划要管到2020年 12月1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部署“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用地新政。厅长和自兴说,云南省要转变建设用地方式,用好用足国家低丘陵坡地综合开发试点省差别化土地政策,引导城镇、村庄、  相似文献   

13.
进城农民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流动、就业、权益与社会融入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方式三个维度对进城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行研究,并将三个视角进行了变量操作化,通过描述和交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进城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方式均不同程度影响进城农民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对劳动者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方式越趋于“稳定”,进城农民劳动力收入则可能越高,而本文所选取的社会资本指标未能显著影响进城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为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采取了多种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当前在一些地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仍然受到一些不合理限制,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拖欠克扣工资、乱收费等现象严重。同时,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使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为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管理和服务,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为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采取了多种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当前在一些地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仍然受到一些不合理限制,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拖欠克扣工资、乱收费等现象严重。同时,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使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为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管理和服务,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做  相似文献   

16.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2号)精神,为切实改善我省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和服务1.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各级政府要继续清理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清理和取消《外来人员就业证》和《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清理对农民跨地区劳务输出和进城就业的收费项目,取消与城镇  相似文献   

17.
推动农民举家进城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现存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土地制度是阻碍农民举家进城的主要因素;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举家进城这一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占林省政府正式公布的《吉林省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若干规定》,自9月1日起,吉林省的农民可以理直气壮地踏人省内各城镇务工经商,置业安家,并享受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据悉,以政府规章形式鼓励农民向城市转移就业,这在全国各省、市、门治区中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9.
区隔、冲突与融入——民工对都市生活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万青 《前沿》2009,(1):131-135
进城农民对都市生活的适应,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区隔——民工重建自己熟悉的生活社区;由于城市对民工的排斥,第二阶段的特点更多的是失范与冲突。而第三阶段,应该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取消种种壁垒,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  相似文献   

20.
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实质上就是其由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是否具备或者是在城市中发展了新的关系和生存技能是其中的关键。城市政府、城市社会在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应负有调动城市公共教育资源、帮助乡城迁移人员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的责任,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