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消费社会的出现相伴而生的,它的存在真切地反映了消费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价值观,消费主义在使用时  相似文献   

2.
简论传媒消费主义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消费主义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存在消极影响,消费主义下的传媒影响了人们的是非观念、助长了社会浮躁之风、消解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丑化了主流群体形象。对其不良影响,应从社会和媒体自身两个层面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消费成为社会中占主导位置的力量,消费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期也是个体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大影响。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消费彰显个性、品位,消费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身份认同的路径,然而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加剧了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钟一彪 《青年探索》2007,(5):68-69,73
情感消费可分为"因情感的消费"和"为情感的消费"。我国青少年的情感消费是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兴旺起来的,遭遇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消费主义热潮的双重夹击,并受现代广告和媒体的双重塑造。情感消费的结构状况表明,我国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在注入大量物质因素的情况下仍倚重传统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5.
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综合性艺术文化的影视文化,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与表现方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及伦理道德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揭示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找出改进的对策,就可以充分发挥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克服低俗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来解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和实质,认为它是资本主义所奉行的以人的异化和人的异化消费为根源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盛行的必然结果,而要克服人的当代异化,消除“异化消费”,走出消费主义的迷途,破除经济危机循环的魔咒,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相似文献   

7.
与前辈相比,中国“新世纪一代”有其独特的群体文化,“嬉皮消费主义”亚文化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文化形态之一。它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对传统消费文化的解构与抵制,是青少年同主导文化争夺话语权的文化体验,意象化、享乐化、反传统化与非稳定化是这种亚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哲学与社会学层面来看,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消费观嬗变、新价值理念对传统价值的犬儒主义抵抗、传媒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导向,以及“青年期统合危机”的个性化表达,是“新世纪一代”的“嬉皮消费丰义”亚文化的多维牛成因素。  相似文献   

8.
消费主义与城市青少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主义在我国城市青少年中已呈蔓延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青少年中消费主义的种种表征和危害,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消费主义在我国青少年中流行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建 《长江论坛》2006,(2):33-35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国家的一种影响广泛的意识形态,正在向全球蔓延,其实际上是挥霍性的过度消费,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目前,消费主义也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分析了可持续消费提出的必要性以及可持续消费的伦理内涵及其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西方消费主义的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研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在社会转型期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剖析其对青少年的严重危害,寻求抵制消费主义影响侵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是对消费文化的歪曲,其实质是和消费文化背道而驰的。消费主义倡导单纯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而忽视消费的文化含量,正是消费文化所反对和批判的。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无穷的贻害。在对消费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要善于识别哪些是消费主义,哪些是真正的消费文化。以免把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混为一谈,不恰当地对消费文化的整体进行错误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性消费伦理是一种极度应享性消费伦理,其实质是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在消费领域中的体现,由它主导的消费方式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并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消费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但是在当代消费主义却面临着一系列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从消费主义的根源、消费主义的社会转向、消费主义的价值分析、消费主义的辅助工具—广告的产生、消费主义人生观五个方面对当代的消费主义和当代消费主义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十年来,尽管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居民收入水平持续上升、人口的代际变化以及改革开放带来了消费群体的改变,在宏观层面上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消费的微观基础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改变尤为关键,主要体现在空间挖掘、心理挖掘和消费符号化三个方面,它们共同促进了消费主义的发展变化。要避免未来消费领域出现负外部性,可以采取一些助推机制,引导社会走向伦理消费主义。  相似文献   

15.
罗燕强 《传承》2015,(1):120-121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其中以"华盛顿共识"的诞生为标志,而逐渐成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国推广自身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舆论手段和政治工具。在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背景下,其对我国各领域尤其是经济发展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正确吸收合理成分的同时,坚决抵制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消费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苏  ;苗润田 《求索》2008,(2):47-49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问题。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以及人们消费欲望的解放,出现了因过度消费而形成的消费主义,致使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为此,人类必须抛弃无限度的物质性的消费主义伦理,以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为指导,重新选择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活动,从而实现由消费主义向适度消费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倪瑞华 《理论月刊》2003,(5):120-121
西方国家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成为其主流意识形态,并且通过文化输出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传播,消费主义正在向全球蔓延。消费主义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炫耀性和挥霍性的过度消费,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消费就是要批判和摒弃消费主义,做到适度消费、公平消费与和谐消费。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主义思潮是对消费手段与目的的本末倒置,本质上是异化消费的社会现象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密切深入和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消费主义思潮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其对整个社会及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消费观念与行为选择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推动由物质满足的享受型消费向精神关怀的发展型消费转型升级,避免消费主义思潮的回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开始在我国传播。它崇尚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将个人消费作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个人幸福、显示社会民主与平等的主要方式,将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合理化、永恒化、神圣化。它本质上服务于资本增值的需要,是当前资本主义实行意识形态控制和渗透的有效而隐蔽手段,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指把对物质的过度占有和无限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消费主义有其产生和演变的内在缘由和历史脉络,它是资本逻辑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和社会危害。在当代中国,超越消费主义,必须树立科学消费观,积极发挥党和政府在消费问题上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