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永涛 《思想战线》2023,(3):111-120
县域城镇化表现为进城购房的刚需化、子女教育的城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中产化。当前农村家庭正在经历城镇化目标转型,由此形成了“一家三制”的家计模式,其中代际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直接的财富转移(购房、彩礼)、老漂、城乡两栖、自我养老等多种形式。农村新三代家庭的家庭再生产由此在“城—县—乡”之间进行拆分,并形成多种分工组合,呈现出流动性、碎片化、离散化的特征。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具有消耗性、过渡性、符号象征性等特征,它仍然是一种半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制造了很多新词,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农二代”、“屏丝”、“高富帅”、“白富美”等等。这是网络世界对阶层和阶层流动的形象描述。这样的表述也多少反映出一种对抗和无奈的情绪。与此相呼应,众多媒体和学界精英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青年返乡创业的潮流是在我国中西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结构性重组的背景下产生的。返乡青年在家乡县城开创的小微型企业以及各类个体工商户,构成了县域多元社会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发性外移”与“中间性上移”是当前县域社会整体结构大转型的凸显特征,因此需要用新型的内发性视野来重新审视县域社会中返乡青年的创业类型与创业机制。本文在理论上一方面试图厘清当代县域社会新内发型创业情境的变迁,另一方面探索性地揭橥县城作为我国“中间社会”的情境特性。在经验上,以云南省文山市(县级市)为研究范围,对近年来青年返乡的微型创业类型进行观察,并尝试展现传统内生关系在新型经济体中的韧性和杂柔性,以及创业主体的多元化在地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4.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念好“农”字经邓国和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它是县域内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村级经济、家庭经济多层次、多产业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经济体系。可以说.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基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  相似文献   

5.
县域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要求.表明县域经济在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从本期起,我们联合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推出《县城之声》栏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号召,刊发县域领导的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10,(4):56-56
近日,由中宏保险与《理财周报》联合发起的“中国中产家庭幸福指数调查”在沪出炉,调查是通过对全国10个城市7万余名20~40岁中产收入人群发放关于问卷统计结果所得,选择中产家庭的标;佳为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四川、江苏、福建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7.
县域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TOE理论框架,以我国30个县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对县域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效应及其持续路径。研究发现:(1)存在驱动高水平县域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四条路径,分别是以技术基础设施、财政资源供给和社会资本参与为核心条件的全能型,以财政资源供给和社会资本参与为核心条件的“组织-环境”型,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核心条件的技术平衡型,以技术基础设施和专业数字化部门为核心条件的“技术-组织”型。(2)单一要素并不构成高水平县域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并形成驱动县域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多样化组态路径。各地首先应加强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的基础性建设,夯实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根基;其次要秉持“整体性”发展理念,加强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协同性;最后应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明确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产没有绝对的标准 何谓“中产阶层”?从其原字面意思来看,指的应该是介于上层与下层之间的中间阶层。在西方,“中产阶层”是占社会人数比例较大的那一部分人,属于社会中间层次。由于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对“中产”定义的标准也不同,在美国,中产阶层指的是家庭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科层制的“条块”统合和“块块”统合不同的是议事协调机构通过“条条”统合的方式实现了县域治理的创新。本研究基于条块关系理论,构建了议事协调机构统合治理的分析框架,并结合对西北H县议事协调机构的案例分析,解析了“条条并举”发包制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议事协调机构通过权威性传导机制、层级协调机制、压力缓解机制、急难事务应对机制形成了议事协调机构特有的统合治理逻辑,逐步降低了县域在压力型体制下所滋生的治理负担。这种议事协调机构的统合治理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治理机制的创新。因此,在县域治理过程中,议事协调机构的统合治理的现实功能表现为,通过条条关系的有机整合来弥补依托科层制运行的传统行政发包制的不足,以此助推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正在崛起的“中产一族”的知识青年是与知识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相匹配的人才资源。知识青年将成为“以知识谋生”或“以知识参与财富分配”的职业群体。他们文化层次高、职业能力强、收入稳定、薪金丰厚,且现今人数相对较少,尚未成为实力阶层,属正在崛起的“中产一族”。“中产一族”富有全球化意识;崇尚自我奋斗;追求时尚消费;承受沉重的竞争压力:拥有全新的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11.
何乐 《群众》2023,(2):23-25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眼睛不要只盯在大城市,中国更宜多发展中小城市及城镇”。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需处理好产业发展、人口流动、城市建设、要素保障等县域发展所涉关键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卓贤。  相似文献   

12.
祝宗伟  胡大刚 《前沿》2008,(12):108-110
湘西州实施“富民强州”战略,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四大建设。本文就如何切实坚持四个“推进”,搞好四大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县城经济做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罗筠 《人大论坛》2011,(9):30-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县域地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嚼目的成就。然而,随着农村“三乱”问题目益严重,个别地方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断凸显:贪污腐败、司法混乱、干群矛盾激化、群体事件频发、甚至黑恶势力猖獗,这些都在逐步削弱县域正常的生活秩序,县域社会稳定的格局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城市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灵魂,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信息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乡镇企业 小城镇”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县域的工业化城市化,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又间接地发展和固化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是新时期县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这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城镇注重发展实业,努力建设“农民城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5.
冯建平 《前进》2011,(7):35-37
一、以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把强县带动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更好地体现、突出了出来。县域经济在“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大业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是转型发展的火车头,跨越发展的主战场。这一板块如何做大做强,事关全市翻番目标的实现。晋城的县域经济基础较好,  相似文献   

16.
马骏  童中贤  杨盛海 《求索》2016,(4):128-133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是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实现优化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县域城镇化推进过程的特殊性出发,选择适合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进模式,对破解当前我国县域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动力不足、机制不活、效益不优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点以县城扩权扩容提质为突破口,推进中心镇向现代新型小城市转型,推进县(市)城向中等城市转型,推动一批有条件的县(市)城发展成为大城市,从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应通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特色产业产城融合、新区新城引导拓展、旧城改造紧凑发展、城市群组整体联动、城乡统筹互促共进等推进模式,加快我国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间阶层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与和平转型的中坚 人类社会的发展,自进人阶级社会以来,经历了大约5000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业为主体,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个体化小生产为依靠。那时社会的阶级结构就已经是葫芦型,即底层的劳苦大众占绝大多数,上层的统治者占少数,中间存在着一个数量中等的中间阶层,如中小工商业经营者、中农、从事行政管理和文教工作的族群等。这个中间阶层承上接下、安上抚下,使“葫芦”能较稳当地伫立,而不至于东倒西歪倾倒下来。  相似文献   

18.
刘林平  沈宫阁 《人民论坛》2014,(1):18-19,256
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阶层的代际绝对流动率不高,两代人的社会阶层流动总体是积极、合理的。代际流动的阶层固化主要表现在中、下层,尤其是子代下层中超过83%来自于父代下层,表明“贫二代”的真实存在。解决之道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打破和体制区隔,将教育资源公平地分配给全体国民,使社会中的阶层迅速壮大,社会向上流动渠道更公平、通畅。  相似文献   

19.
吴洁 《小康》2014,(10):82-83
“夹心层”中产人群,正面临着如何为孩子教育,为父母存钱养老的问题。 中产人士往往是社会中的夹心层,财务没有完全自由,对生活的品质却有更高追求,导致了生活压力巨大。中产人士应该如何管理资产才能让资产稳定增值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呢?  相似文献   

20.
刘海 《当代广西》2006,(4):51-51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壮大县级财源基础,摆脱财政困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灵山县结合实际,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探索出一条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连年增长的新路子。2005年全县GDP实现66.9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3.515亿元,增长16%。灵山县城成了一座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美丽城市,2003年,荣获第四届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市奖;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城,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2005年,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2005年全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