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美国机构投资者积极股东主义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及变革、日本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德国公司治理模型及变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债权人治理、股东治理到机构投资者治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通过系统浏览相关资料,几乎所有文献都认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对于相关性的方向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多数学者倾向于董事会要有一个合理的规模。笔者认为,要确定一个有利于公司绩效的合理规模的董事会,不应只单纯地分析规模大小的利弊,而应充分考虑到影响董事会规模的各种主要因素,从权变的角度出发,相应地确定董事会的规模,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迹  张左 《长白学刊》2002,(5):63-65
机构投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以往我们所忽视的。机构投资参与公司治理有其经济学根源,它既不同于控股股东的行为,也不同于其他中小股东的行为,具体参与途径可体现为“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的不同侧重。应大力倡导这种发展趋势,构建促进机构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外部和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以2012年至2014年三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数据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就创业板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成长性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公司成长性是正向影响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制衡度与公司成长性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一是可通过提高自身整体质量吸引机构投资者投资;二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三是机构投资者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5.
彭莉 《求索》2010,(2):18-20
国内大量学者研究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而公司绩效通过股东行为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罕见。本文利用2006—2008年175个大宗股权增、减持数据,对股东大宗增、减持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业绩较好、股权集中度较低、中央国资委为终极控制人以及较大规模公司的股东倾向于增持;盈利能力差、民营、省级政府控制公司及小规模公司更多地被减持。公司绩效及原有股权结构通过股东大宗增、减持行为影响股权集中度及构成,这说明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内生性特点更显著,有益于控制权市场的培育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彭洋  刘纳新 《求索》2012,(2):47-48,155
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为对市场的影响重大。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羊群行为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又积极参与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至今社会各界对其行为的褒贬不一。文章从亚当.斯密经济、道德、伦理思想出发,公正的看待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认为机构投资者没有义务稳定市场,只能以利己为目的,利他为手段,最终实现互利。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的系列大公司丑闻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薪酬风波,说明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存在着系统性的问题。美国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其董事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控制权失衡,即分散的股权结构使股东难以对董事会形成必要的控制,从而让强势的CEO制度扭曲了董事会的功能。美国公司治理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和完善董事会职能,这需要从鼓励机构投资者提高持股比例、加强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力、实现董事长和CEO职务分离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权力机构模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公司经营者与股东利益冲突的公司治理命题,是英美国家公司治理讨论和法律改革的中心,并随着美国公司治理文化的输出主导了世界公司治理学者的思路。面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这一公司治理的基本命题,不应囿于英美国家舶来的公司治理思想,而应结合我国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发生路径的特殊性,寻求解决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主要是日美两国)的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深入探究并思考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得到的重要启示就是既不能高估股票市场和机构投资者在改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方面的作用,更不能低估商业银行可以发挥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文献回顾一般认为,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Grossman和Hart(1980,1982)认为,如果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单个股东因监督的费用大大高于个人回报不会有足够的激励来密切监督公司经营者。因此,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公司股权结构越分散,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有效程度就越低,对公司绩效越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Shleifer和Vishny(1986)通过模型证明,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使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他们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从而避免了股权高度分散情…  相似文献   

11.
陈共荣  毛雯 《求索》2011,(12):29-31
我们以2007至2009年间发生的52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并购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主并公司在并购前一年至并购后两年共四年间的绩效变化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各影响因素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我们认为:在并购当年公司绩效有较大上升,但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并购没有实质性提高公司的绩效;行业相关性、并购规模、国有股比例对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各国在经济上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国家的投资者参股国外注册的公司以分享红利的形式进行间接投资。如何保护这些股东的利益成为投资国与东道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投资者母国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本国国民,对股东的外交保护持积极支持态度,而东道国又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权利,对股东的外交保护持严格限定的态度,而且双方的法律依据各不相同。随着我国引进外资的比例增大,海外投资的增多,我们也将面临西方大国对其在我国投资的股东的外交保护权的行使。面对外交保护这一老问题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方面我国应明确限定对股东的外交保护权的行使范围,支持“严格限定说”,谨慎使用外交保护权;另一方面我国应完善领事保护制度,加强对我国在外投资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作用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芹 《前沿》2009,(2):63-67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回顾,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作用可以从公司治理、市场表现和经营业绩三个方面探讨。本文采用2003年至2005年的数据,分别探讨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这三方面的作用。结论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市场表现有一定影响,但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的作用仍非常微弱。我国机构投资者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公司债权人作为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其应否参与公司治理、如何参与公司治理等问题成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一个研究课题。法学界展开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职工参与制度方面,较少涉及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问题;即使涉及也只是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提出公司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应参与公司治理;本文就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和形式选择与大会制度问题进行探讨。一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选择公司债权人是对特定公司享有要求其为特定行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特定当事人,其构成和分类较之公司股东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5.
张敏 《人民论坛》2012,(14):70-71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股东利益是公司的核心,债权人以其对公司的借贷资金作为特殊出资,与股东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是公司中仅次于股东的利益相关者,应对其加强保护。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有其正当性。但债权人对公司的介入只能是适度的,而不是全面的参与。此外债券持有人与银行债权人应有相区别的介入路径。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与股价信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是全球治理改革的中心话题,文章研究了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1)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的公司股价反映了更多公司层面信息;(2)公司盈余质量较差的环境下,董事会性别多元化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正相关关系较强,表明在信息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任命更多的女性董事能够部分修正信息环境较差的后果。(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股价信息含量积极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持有公司一定的资本份额并成为公司成员的民商法上的主体。股东资格认定的法律原则包括保持公司法律关系稳定原则、兼顾公司内外各方利益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原则、股东资格工商登记与公示的外观主义原则。股东资格认定的具体标准包括主体适格、公司章程的记载与工商登记、出资证明书与公司股东名册、股东权利实际享有与股东实际出资。在股东资格的认定过程中,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法律责任与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银行作为我国公司最主要的债权人应当成为公司治理的主体。现行制度下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不足以及银行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参与公司治理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股东和债权人双重身份的日德银行主要通过股东身份参与公司治理,而我国银行仅具有债权人身份,立法保障其进入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是现实可行的选择。立法对银行进入监事会的相关制度构建可采取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加强银行债权人作为监事所享有的职权,并赋予其特殊职权,从而保障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肖斌卿  李心丹 《求索》2007,(1):10-13
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和股权文化兴起的产物。国外研究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上市公司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也能提升公司满意度和投资者的忠诚度,进而提升公司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引发中国学术界、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纷纷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借鉴投资者关系管理在国外的发展经验、理论、方法和工具,时于提升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理念、实践以及评价的国家经验比较和中国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激励与公司绩效机理模型 ,是政府制定公司经营者激励政策和公司设计经营者激励机制的重要理论依据。国内外学者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先后建立了定量和定性模型 ,为经营者激励与公司绩效机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模型 ,都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和不足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能够适应人力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委托、代理双方个体人性特征要求的经营者激励与公司绩效机理规划模型 ,为政府制定公司经营者激励政策和公司设计经营者激励机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