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式大片,在死棋局里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12月29日,一部投资1000万的恶搞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片子以恶搞的方式向《功夫》、《十面埋伏》、《花样年华》等大片一一“致敬”。在恶搞已风行网络的今天,堂而皇之的登上大屏幕则是首次。其实,在看过《大电影》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加长放大版的“馒头”(2006年风靡一时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国电影可以说一直在期待真正的大片,可现在所谓的大片,都成了被娱乐的对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式大片难逃“馒头”宿命?  相似文献   

2.
2006年“馒头血案”风行以来,恶搞就已经成疯。如今无论是“不打酱油了,来躲猫猫”的热炒,还是《康熙来了》的劲爆,或湖南卫视的“娱乐至死”,恶搞已从最早的电影娱乐领域扩大成为一种现代大众传播现象。这股恶搞旋风不仅流行于各种论坛、贴吧、聊天室等网络社区,也层出不穷反映在各种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上。恶搞现象的流行正在引发着传媒的话语革命。  相似文献   

3.
法眼看时事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可能侵权《无极》导演陈凯歌将起诉“恶搞”其影片的网友胡戈,并称胡此举为“无耻”。不过,在网络上胡戈和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支持率甚高,有人看完该短片后甚至感言“要是《无极》也这么有意思就好了”。在短片中,《无极》人物被“搞”得面目全非:女主角“倾城”变身为脱衣模特,“光明”则成了城管小队长,“鬼狼”是特派警探,“昆仑”是重要嫌疑人,“无欢”是人性扭曲的阴谋策划者。“馒头血案”告诫我们,“要对小朋友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这部让人看了喷饭的小短片一出现就被各大网站相中,并在网友中间迅…  相似文献   

4.
从“恶搞”《无极》到如今“恶搞”红色经典,从体现价值多元和文化多元、鼓励创新的叫好之声到现在广电总局正准备出台有关互联网视频新管理条例的围剿之势,关于“恶搞”的争议一直没有中断,面对复杂的“恶搞”问题,本栏目约请三位专家,从社会、法治、文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和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和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郑州市县两级“馒头办”之间为争权夺利而爆发的“馒头大战”成为媒体连续报道的焦点事件。郑州“馒头风波”的来龙去脉大致如下:1998年郑州市为规范馒头市场管理,让市民吃上放心馒头,专门成立了“馒头销售管理办公室”(简称“馒头办”),受部门利益驱动,市“馒头办”从各区“馒头办”收回了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权力。区“馒头办”因不满自身权限被消减而处罚在市“馒头办”办证的企业,而不少被市“馒头办”认定为非法的馒头厂点又都是在区“馒头办”挂了号的。馒头加工企业与“馒头办”的执法矛盾逐步转变为市区两级“馒头办”之间的赤裸裸的利益纷争,3月底市区两级“馒头办”纷纷通过媒体互相指责和互相攻击。在媒体曝光的舆论压力下,郑州市商贸委责令市“馒头办”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区商贸局也对本区“馒头办”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市区两级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两级“馒头办”及其执法队伍进行整顿;决定由市商贸委主管副主任和区商贸局主管副局长分别兼任市区“馒头办”主任。据报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和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馒头论”中“新药、特药就应该贵”的观点显然放大了某些假创新的出现可能。在12月17日举行的“中国医药风云榜”颁奖典礼上,药企高举“药价不贵”的大旗,抛出了耸人听闻的药品“馒头论”。这个具有强烈轰动效应的药企论调主要包括三个重要观点:首先,“药品价格是什么?它不是做馒头,是面粉的成本加上燃气,加上工人工资,药品本身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产品,它的价值不能够仅仅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 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才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恶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而且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善意的“恶搞”,无可厚非;恶意的“恶搞”,应当严格监管“恶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2006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恶搞”,从既有的种种现象来看,可以看成是过度地搞,极端地搞,极其夸张地搞;也可看成是恶劣地搞,恶俗地搞  相似文献   

12.
所谓恶搞,是指用滑稽、搞笑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人物和事物的看法。如今在西方,它己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对政要的恶搞花样百出。  相似文献   

13.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国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中国一些专家学者却在肆意“恶搞”。对此,香港《大公报》20日刊出署名“唐虞”的文章指出。优秀的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名人,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恶搞”  相似文献   

14.
来信摘登     
《时事报告》2007,(4):63-63
莫把“恶搞”当时尚 2006年,恶搞大行其道,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成“恶搞”的命运,想恶搞的人进入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境界”。审视恶搞,其实就是一种扭曲甚至畸形的社会文化,颠覆着传统的文化道德。网络上的自由言论权是有限制的,有两条线不能突破:一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底线不能突破;二是法律的红线不能突破。  相似文献   

15.
黄裕 《今日上海》2010,(4):40-40
南翔小笼,又称“南翔小笼馒头”、“南翔小笼包”,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鲜而著称,是上海家喻户晓的一道传统点心。1871年,南翔小笼的创始人黄明贤在嘉定区南翔镇开了一家名为“日华轩”的糕团店。最初店里出售的并不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南翔小笼包”,而是“南翔大馒头”(南方方言中的“馒头”就是北方人所称的“包子”)。当时,黄明贤每天都会挑着满满一担南翔大馒头到镇上的古猗园叫卖,由于他的馒头肉多味美,很快便获得了周围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种起先来自影视文化、继而进入社会的“恶搞”现象,越来越引进人们的注意。刚出现的“恶搞”似乎有意无意地开始于对一些名著、对于一些已经拍摄成的电影与电视的改编上,由于其任意性地脱离原著的基本特征而进行的这种改编首创了戏谑性的“恶搞”之风。社会上在只有道义责备力而没有具体遏阻力的情况下,“恶搞”如同一股恶水无边际泛滥,近来更糟糕的是进入了对人所共知的英雄人物的评价,如评论董存瑞的炸堡,恶搞“董存瑞是手是被两面胶粘住了,抽不出手来了”;黄继光的以身体堵枪眼,被恶搞成“黄继光是被石头绊倒了”,  相似文献   

17.
“恶搞”(KUSO)最初由日本传入台湾,再经网络传到香港、继而扩散至内地。恶搞一族利用PhotoShop等技术,借助于网络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形成了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那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对于这样的“恶搞”乐此不疲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即时性、互动性微博的普及,近年来:“网络暴力”有愈演愈烈之势。从谩骂、挑衅,到抹黑、恶搞,再到人肉、约架,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王萍 《中国人大》2011,(11):11-14
今年4月至5月,当“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甲醛血旺”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正深入到四川、湖北、上海、陕西、江苏、吉林、内蒙古等地,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瘦肉精”猪肉、毒血旺、硫磺姜等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民众的神经,也促使政府不断加力整治。从高层及社会各界人士严词痛批行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强调“重典治乱”。到各地各部门紧密部署,强调政府监管职责,中国正在打响一场“史上最严厉”的“餐桌保卫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