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惠 《证据科学》2004,11(2):104-107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国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有效反应机制与立法,认真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根据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新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近些年来发生的频率很高,由于它的突发性、非预期性、影响范围大等特点,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也相当大,因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管理体系中,政府起着关键性和主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对其应急管理的概况做了简要的阐述,指出了政府在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信息公开、预警责任机制、中枢管理体制、宣传、协调应对网络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四、关于卫生部门职责的规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作为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卫生部负有重要职责。《应急条例》明确规定:①卫生部要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下,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实施;②卫生部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报告系统;③卫生部要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立即向国务院报告;④卫生部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和信息发布工作;⑤卫生部要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及时宣布或提请国务院宣布…  相似文献   

4.
由2003年暴发的"非典"所催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迅速控制和主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实起到了有效作用,但由于这部行政法规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着较大冲突,因而也影响了法治的统一。《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一部应对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四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它的颁布表明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在处理包括公共卫生在内的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为了在我国建立起“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法律制度,国务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在总结前一阶段全国防非典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5月12日正式公布施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部条例的紧急出台,可以说是因非典而起,为抗击非典而量身定做,它从酝酿之日起便备受世人瞩目。一、《应急条例》的指导思想和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构建合理的行政应急权力的法律保障机制十分必要。现代法治的终极目标是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实现限制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平衡便成为核心问题,对此应当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民权利应当限制和保护的范围,建立有效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从根本上维护人权和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群体性、严重性等特征,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行政权 力除具有权力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权力的特殊性质有助于各级政府及相关 机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确、合理、有效、及时地行使权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制定好有效而合理的紧急预案、做 好平时的演练,以更好地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屡有发生,并且在规模与危害程度上呈逐步扩大之势,正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新的严重威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而且深度影响着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构建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成了当前和今后长时期摆政府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以SARS、新冠肺炎疫情等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以看到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治理当中存在着官方专业信息的来源不足、公布程序耗时以及单一依靠政府所造成的信息滞后等问题,亟需借助公众、特别是专业人士参与的“吹哨披露”来克服这一弊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吹哨人制度。通过分析吹哨人制度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建构的必要性,发现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吹哨人制度不仅是实践需求,更是落实公共卫生政策和填补立法漏洞的需求。通过借鉴美国和英国的吹哨人制度的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吹哨人制度的建构应从明确吹哨人的法律关系、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洛南县卫生局把卫生应急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县域全面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应急演练,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该县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应急法治是考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之一,应急法治调整对象的宽泛化要求运用类型化方法,由全民反恐入手,重点治理社会安全事件。"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屋建瓴、应运而生,蕴含着以民为本、良法善治和公私相济三大价值,成为引领我国应急法治建设的新航标。良法善治的安全观首先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塑造整体联动的应急治理机制,逐步完善行政应急法律体系,提高公安警察的执法水平;同时,以民为本、公私相济的安全观契合"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的法治追求,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提倡治安承包的再推广。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设定和实施,特别是在以公开劫持人质事件处置为例的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中,面临着谨守最小侵害原则或强调最大保护原则的选择难题。《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1条第1款所规定的最大保护原则是在谨守最小侵害原则无法回应实践需求的情况下,对措施妥当性提出的更高标准。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本身的实质合法性调低对侵害性的要求,遵循侵害与危害相适应的原则。但是,最小侵害原则仍然在特定的情境下适用。突发事件应对中对最大保护原则的适用需要受到动态评估和检视,同时需要与最小侵害原则、侵害相当原则结合评价措施本身的实质合法性,此外还应受到均衡原则的平衡和制约。这一原则,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具体实施,在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或者设定具体措施及其裁量基准时也应得到遵循。  相似文献   

13.
《Federal register》1993,58(40):12177-12182
The Commission has adopted rules that create the Emergency Medical Radio Service. This action was taken to redress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on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resulting from current crowding on emergency medical channels. The rule changes will establish a discrete radio service category dedicated strictly to eligibles providing basic or advanced life support services on an ongoing basis and thereby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emergency medical commun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通过对个案以及对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应急预案存在诸多缺陷。预案体系尚不完整,缺乏必要的预案;预案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缺乏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程序欠缺。建议借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经验,改进我国应急预案的内容,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  相似文献   

15.
应急预案在本质上是各种应急法律规范的具体执行方案,但分析发现,目前的国家和省级预案却创制、补充了大量的法律规范用于弥补立法缺陷,事实上已使预案本身异化为应急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对于预案中暂时替代法律发挥作用的这些内容,为了保证其合法性,有必要在形式上将一定级别的预案上升为行政法规和规章,从而需要对预案的编制程序和内在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紧急状态法制对于解决宪法上紧急状态制度的虚置问题,推动应急基本法的结构性调整,填补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制度断层,提升其体系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相关条款之间的融贯性,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经过理论条件和现实障碍的细致论证,可以推导出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实现条件极为特殊,寄希望于短期内制定一部统一的《紧急状态法》似乎不具备可行性。从完善应急法律体系的整体考量,可以将紧急状态法制的任务一分为二,按照实体分散和程序统一的思路分别展开实质性构建,同时发挥“情境化”规范进路的聚合效应,打破分散的形式结构体系,在超常规应急治理(紧急状态)情境中实现规范内容的实质统一。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许可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未涉及行政许可的效力基于应急状态的变动问题。行政许可的实施在应急状态下面临合法性困境,其纾解应从形式与实质两个层面着手。应急状态下,行政机关原则上具有概括的许可实施职权,在缺乏可预见性的规范时,可在满足基本的形式合法性前提下,通过情事变更原则满足实质合法性。此时,行政许可的条件、审查标准与程序等应与常态有所差异。许可中止制度在应急状态下具有适用空间,其核心在于有效期的中止,适用于被许可人无过错的情况,有必要在《行政许可法》中加以规定。应急状态作为不可抗力,可能但不一定完全导致行政许可废止的结果。此时,行政许可的废止仍需以许可目标完全不可实现或者许可的继续实施极可能导致个人或公共利益的严重损害为前提。现行行政许可有效期延续制度在审查强度和程序等方面规则不明。应急状态下,应当放宽许可延续的申请期,对延续申请可以采用形式和书面审查,并建立依职权延续和临时延续制度。为更好应对应急状态,应当根据应急状态各处置阶段的需要,创设新的许可类型。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和施行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其标志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已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突发事件应对法》构建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制度框架,对我国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与制度创新。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突发事件应时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此。应根据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  相似文献   

19.
孟涛 《法学研究》2012,(1):108-125
紧急权力法律制度是一种内在矛盾的组合,其古代形态是古罗马专政制度和中止一般执法活动制度,近代形态主要是戒严法和围困状态法,现代则以紧急状态和紧急权力的规范形式兴盛于全球。西方的法律与紧急权力理论有例外型和规训型两类,前者主张紧急权力居于法律之外,后者主张紧急权力应受法律的充分规训。法律与紧急权力共有五种理论模式:调适、例外法、惯常、政治动员和权威专政。除惯常模式以外,其他四种模式都在中国出现过。中国现行紧急权力制度遵循政治动员、调适和例外法三种模式,未来发展是建立融合政治动员和例外法模式优点的调适模式制度。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ate of the law in Canada in regards to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in particular the jurisdictional logic that might come into effect were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o occur. Although there has yet to be a nation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Canada, threats of such crises are likely to arise in the future. It is therefore recognised as necessary to address Canada’s legal preparedness for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evaluate proposed reforms to the legal structure that could facilitate response.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is goal by identifying multiple jurisdictional factors that could inform legal interpretations in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t considers how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courts are dealing with public health as a national security issue (political and collective matter)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s. 7 of the Canadian Charter (individual rights). It also looks at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defined in the Emergencies Act [1985, c. 22] and a proposed legal reform that would make it easier for the government to act unilaterally in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he paper draws on the legal theory of Robert Cover to analyse the hermeneutics of jurisdiction that characterise legal interpretations of public health in Canada,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risdiction and legal violence that these hermeneutics imply. It then develops a case study of the use of medical triage in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holding the state liable under private law for harm caused to individuals by public health decis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that the state’s public health power can be conceptualised as a form of legal violence and that the courts in Canada should adopt a jurisgenerative approach to leg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area of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