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野是视功能评定的重要指标,其客观评定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问题。传统视诱发电位(VEP)虽能反映视觉通路整体功能状态,但不能定位、对局灶病变不敏感,应用于客观评定视野受到一定限制。多焦VEP(mfVEP)采用多焦刺激技术,同时间分别刺激视网膜各个不同区域,并将对应部位的局部VEP提取,使客观地定量、定位检测视野成为可能。大量文献显示:mfVEP因与视野检查存在良好相关性、客观性及可重复性,成为了一项在客观视野检查方面极具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本文对mfVEP在客观视野检查中的相关研究及其法医学应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法医学的客观视野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视觉诱发电位及其在临床法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是指给予视网膜视觉刺激在大脑皮层枕区所记录到的电位。它是一种客观评定视觉生理和病理状态的方法。由于VEP具有客观、无损伤等特点,因此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一、VEP的概述VEP最早由Caton于1875年发现。1949年Monner采用简单的闪光刺激首次记录到人的枕叶电位。1960年Cobb和Dewson第一次报道平均叠加闪光VEP;ig67年Cobb等人用模式翻转技术诱发出了VEP。1972年Hdsday等人首次将图象VEP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肯定性结果。此后,ThP开始逐渐应用于神经科和眼科领域。1.V…  相似文献   

3.
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16×16、32×32三种空间频率刺激检测40人80只眼,在不同屈光负荷下的P-VEP中P100潜伏期及波幅。结果 在同一空间频率刺激下,随着屈光负荷的增加,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在同一屈光负荷下,随着刺激空间频率的增高,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屈光不正明显影响P100的波幅及潜伏期,故在VEP检查前应将屈光不正眼矫正至最佳水平。结论 在法医学鉴定中,正确运用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可提高对被检眼视功能进行客观评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视力损害的检查受诸多主观因素影响,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应用,可为评价视功能提供客观依据。视神经损伤和眼球挫伤VEP检查均可显示异常,但两种损伤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探索VEP在此类型损伤鉴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暴露感觉器官,也是人体组织最精密、最脆弱的器官,易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视功能障碍。本文作者就眼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进行总结和分析。眼损伤分为机械性损伤(擦伤、挫伤、穿孔、异物等)、非机械性损伤(烧伤、化学、辐射等)。外伤后导致眼球解剖学结构被破坏,失去正常视觉功能的案  相似文献   

6.
听觉诱发电位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一定强度的声音刺激听觉器官时,听觉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电活动,这些电活动被称为听觉诱发电位(AEP)。根据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的长短,可将其分为短、中、长潜伏期诱发电位。不同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反映听觉神经通路不同部位的脑功能活动,在法医学鉴定中可以用于听功能与听觉通路病变的客观评定。本文综述了不同听觉诱发电位产生的机制、特征及其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的要点。方法 对40例视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案例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眼电生理(VEP)检查,视力接近正常或正常者进行视野检查。结果视神经损伤在眼外伤中占13.84%,多并发于颅脑损伤(65%),交通肇事致伤67.50%。伤者多表现为明显的视功能障碍(67.50%)。LED-VEP检查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严重者为切迹波甚至无波;视盘色淡或苍白,90.00%瞳孔对光反射异常。结论 外伤后,LED-VEP异常、眼底视盘改变、瞳孔对光反射,以及视野异常是判定视神经损伤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常林  王宁敏 《证据科学》1998,5(2):64-68
概述 一、法医学鉴定文书的概念及其种类 法医学鉴定文书,是指法医学鉴定人接受委托和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范性文字、数据和图片(像)资料,以及根据检验所见和鉴定结论制作的书面报告的总称,也可以简称为法医学文书.关于法医学鉴定文书的名称问题,在传统法医学中仅见介绍过"法医学鉴定书”一词,而法医学鉴定书是法医学鉴定文书的一种.另外,我国法学界和司法部门使用的"诉讼文书(有称司法文书和法律文书)”与法医学鉴定文书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但诉讼文书中也涉及法医学鉴定文书的内容. 根据法医学鉴定文书的作用、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如图示),该分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鉴定程序和过程的文字记录;鉴定书;鉴定结论签发手续和应用反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正常人模式脉冲多焦视诱发电位(pattern-pulse 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Pmf VEP)与模式翻转多焦视诱发电位(pattern-reversal 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mf VEP)的优缺点,观察多焦视诱发电位(mf VEP)的双眼对称性。方法采用Vision Monitor多焦视觉电生理仪检测系统行mf VEP检查,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两种VEP的主波(P1)、波幅、信噪比及双眼对称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Pmf VEP与PRmf VEP P1波幅和信噪比均在中央视野最大,并随离心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下降速度由快渐趋平缓。在中央视网膜PPmf VEP波幅的变异系数明显小于PRmf VEP,而在周围视网膜则与之相反;PPmf VEP与PRmf VEP双眼对称象限的P1波幅及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同侧象限的波幅差异均大于对称象限。结论 mf VEP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视网膜不同部位的视功能;PPmf VEP较PRmf VEP能更好地反映中央视网膜的视功能状况,而在周边视网膜没有优势;在中央视网膜,PPmf VEP较PRmf VEP稳定;而在外周视网膜,PRmf VEP较PPmf VEP稳定;mf VEP在同一个体双眼之间存在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晶体缺失和人工晶体植入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常见。目前对如何评价无晶体眼视觉功能观点不一。本文试从无晶体眼的视功能尤其是立体视觉损害入手,谈谈对无晶体眼的视觉功能评价方法及法医学应用。1无晶体眼视觉功能评价问题的提出本文所指的无晶体眼,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晶体缺如和人工晶体植入后的眼球。有关无晶体眼视觉评价问题,国内法定标准中最早见于《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该标准附录A9规定: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无晶体眼,除了导致视力障碍外,还分别影响到患者的视野及立体视觉功能,因此,对无晶体眼中心…  相似文献   

11.
目前能够应用于我国法医学鉴定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yokedpoten;l。Is,VEP),主要有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g。gJ。sl。mt。1。tedV。su。】ev加ed加快nN。Is,GSVFP)和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rever,alyi-sualevokdepotential。,PRVEP)两种。对于闪光刺激模式来说,要引导正常GSVEP须具备有正常光感的视网膜,正常传导功能的视神经纤维、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纤维和正常能力的视觉中枢。而对于模式翻转刺激来说,要引导出正常的PRVEP,除必须具备有上述条件外,还必须要有能使刺激图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和模式给撤视觉诱发电位(POVEP)的特征,探讨两种模式VEP的相关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给予受试者4种不同空间频率全视野模式翻转和给撤黑白棋盘格图像刺激,分别记录PRVEP和POVEP,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相同刺激条件下,P100和C1的潜伏期及波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47'视角的棋盘格刺激时,2种PVEP的波形最稳定;P100和C1波幅的变异系数较为接近,其余3种空间频率刺激时,P100波幅的变异系数均明显小于C1波幅的变异系数。结论在相同刺激条件下,PRVEP的稳定性优于POVEP。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两种不同刺激模式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被鉴定人视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3.
<正>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简称VEP)用于视神经损伤、黄斑区和视路等病变的诊断以及色觉研究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关VEP在法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对视网膜视觉功能测定的研究尚无报导,现以两例两侧视网膜损伤后经VEP检查进行损伤程度分析的案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伪盲,又称诈盲,是指视力实际无障碍而伪装视力障碍[1]。在法医学领域,对于伪盲的鉴定,大多利用伪盲者的本能反应,发现违反医学规律的漏洞,但检查法因受主观因素影响,在鉴定中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研究较多的视觉诱发电位法(VEP),具有客观、无损伤、重复性好等特点,但受注视程度、视野缺损等因素影响[2],使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而视网膜电流图(ERG)是客观反映视网膜功能状态的良好手段,有不需受试者配合,波形稳定,起源明确,可信度高等优点。联合运用ERG、VEP检查,可排除伪盲,还可推算伪盲者实际视力水平和对伪装低…  相似文献   

15.
临床漏诊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在眼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有些临床漏诊的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已被大多数法医同行所关注。本文作者对32例临床漏诊的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漏诊原因和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刘志兰 《法医学杂志》2000,16(4):228-229
统计了 167例外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在该组案例中 ,男性 140例 ,女性 27例 ,年龄分布在 2~ 72岁 ,其中 15~ 40岁年龄段最多 ;致伤物以拳脚多见 ,占 39.5% ;左眼受伤的占 51.5% ;重伤 71例 ,轻伤 44例 ,轻微伤 49例 ;伤残鉴定以 7级到 8级多见。对致伤物与眼别、致伤物与眼损伤部位、啤酒瓶炸伤等眼损伤鉴定的增多、损伤程度与鉴定时限的把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旨在探讨眼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的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眼损伤在活体法医学鉴定中比较常见,居第4位鉴于国内眼损伤法医学鉴定文献较少,现将我室几年来所鉴定的134例眼损伤的统计资料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所报告的134例眼损伤,为1984年11月至1988年10月我室受理的眼损伤鉴定案例.全部材料均根据伤后病志和鉴定时的检查所见及鉴定结论列表,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 眼钝器伤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眼作为特殊器官,由于其解剖部位和组织结构具有特殊性,其钝器损伤表现多种多样,在法医学鉴定中有一定的难度。有关法医文献报导较少,现报告6例,并就眼钝器伤的法医学鉴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例1.男,25岁,工人。6年前征兵查体双眼视力均为1.5。1985年2月4日被人用手指戳  相似文献   

19.
朱俊艳  陈腾  孔晗  朱杰 《法医学杂志》2007,23(3):231-232
对于眼部损伤,法医学鉴定的焦点往往主要集中在对视功能的检查上,以明确被鉴定人损伤后是否存在夸大视力障碍程度或者伪盲现象,针对盲人眼部受损后,如何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例以往文献报道较少[1,2],是临床法医学鉴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作者遇到一例,法医鉴定时争议颇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Zhang XY  Liu JH  Cui Y  Tang P 《法医学杂志》2008,24(4):280-283
周围神经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较为常见的损伤,而电生理检测作为一种客观辅助检查手段,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目前常用的电生理检测方法有:强度-时间曲线、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体感诱发电位。由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的电生理检测可以反映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的情况,因此,电生理检测对于周围神经损伤预后评估和鉴定时机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周围神经损伤,除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外,还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