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通过梳理对《共同纲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各派人权理论观点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可以发现《共同纲领》所包含的人权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观基础上兼顾了中间势力的人权主张而树立的新民主主义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2.
肖金明 《人民政坛》2009,(11):38-39
在《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载文《中国特色的人权年)》是中国政府关于主流人权观、人权框架、权利保障体系最系统的表述,不仅明确表达了中国“全面人权”的主流价值观,还完整地描述了中国特色的人权框架与权利保障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1月28日,"人权知识竞赛"暨《人权》杂志优秀作品颁奖会在北京举行。"人权知识竞赛"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光明日报社、《人权》杂志社联合举办,《人权》杂志优秀作品评选活动由《人权》杂志社主办。举办这两个活动的目的在于纪念《人权》杂志创刊5周年,增进公众对我国人权观和成就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与西方国家在人权领域斗争的直接产物。对西方人权观的驳斥和对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权状况的关注,是邓小平构筑人权思想的基本依据。作为与西方人权观相对立的一种人权观,邓小平人权思想在享有人权的主体、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人权标准以及人权实现的途径上与西方人权观形成尖锐的对立,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曲相霏 《人权》2013,(4):50-53
一、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特征分析1949年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之后的四部中国宪法,可以看到宪法上的"人"①有两次转型。1949年《共同纲领》对"人"有两种表达,一是"人民",一是"国民"。《共同纲领》特别有意思,它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人民,把义务都给了国民。当它规定权利时就说人民有什么权利,当它规定义务时就说国民有什么样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分离的。1954年宪法开始使用公民这个概念,权利和义务在公民身上得到统一。从以人民的身份享有权利到以公民的身份享有权利,这是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就是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宪法,这个条款被称为人权条款。在人权条款入宪之前,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是公民(只有一个例外,即总纲第32条规定  相似文献   

6.
张乃根 《人权》2002,(3):60-60
为宣传中国人权事业,一部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人民画报社联合编辑的大型画册《中国人权》即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国范围内征订。画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形象地反映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发展及成就,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是普及人权知识,进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是人类历史上先进的人权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发展方向,对当前我国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权法律保障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审读,结合当前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人权法律保障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伟涛 《人民论坛》2014,(2):129-13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是人类历史上先进的人权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发展方向,对当前我国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权法律保障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审读,结合当前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人权法律保障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9.
应有人权是人权的"应然"存在,即指人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权的"理想意图"和"观念力量"。应有人权对人权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批判和参照意义。从人权理论史来看,自然权利学说构建了第一个应有人权观的体系,而马克思则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人权观科学发展,当以马克思主义应有人权观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从个人人权意识的塑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张扬以及推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中着手。  相似文献   

10.
美国早就想对外实行人权外交,但把人权外交付诸实施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在对外政策中并未奉行人权外交的政策,而是凭借军事经济实力与苏联争霸,卡特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开始大打人权牌,普世人权观也就应运而生。普世人权观实际上为美国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相似文献   

11.
任明建 《前沿》2013,(3):91-93
中美自从正式建交以来,人权问题越来越影响着两国正常关系的发展,而很显然,中美人权分歧是导致中美人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中美人权问题的实质是两国国家利益的斗争,因此,中美人权观的分歧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也呈现出多层次性。要缓解中美之间的人权问题,解决中美人权观的分歧,需要两国政府及人民的不懈努力,这将有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高莉 《前沿》2010,(6):147-150
《世界人权宣言》是由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的世界各国所组成的开放性的国际社会基于《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经过协商制定的主权平等的原则制定的。世界各种文化的人权理念均有合理部分进入《宣言》。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和人权观差异性使世界人权论坛充满生机与活力。起草班子努力寻找一套指导人类迈向繁荣、建设一个全球一家的人权规范,他们基本超越了各种差异。各种文明、文化和社会都对《宣言》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锦龙 《传承》2007,(7):32-34
早期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历史考察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阐述了上层建筑领域的"异化"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市民社会"人权观。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哲学和经济学两个纬度上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进一步表明了"市民社会"下的人权是利己主义的异化人权,并在初步的实践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市民社会人权"的道路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这个起着建国大宪章作用的历史性文献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共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15.
一、人权与主权的法理规定人权概念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为了与中世纪不可侵犯的神权、神授的君权及世袭的等级特权相抗衡,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口号。日后人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得到肯定。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法国1791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最早蓝本。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民族独立国家大量涌现,人权概念得到了发展,人权不仅包括公民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指导思想——论邓小平的人权观钟瑞添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加强人权理论研究,促进社会主义人权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人权事业,是我国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权观,对于准确地把握人权理论研究的正...  相似文献   

17.
<正> 人权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口号,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特权和神权的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人权思想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当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它所提倡的“人权”立刻就暴露出其固有的阶级性和虚伪性。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人权思想。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两大不同社会制度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仅要在外交工作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外交”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且要在思想理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批驳资产阶级人权观,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反动目的。  相似文献   

18.
魏晓彤 《前沿》2002,(5):13-16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继承和丰富了邓小平的人权理论 ,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实行依法治国 ,重视法治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作用 ,并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活动 ,主张对话协商解决纷争 ,在国际人权领域的斗争与较量中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在中国社会主义人权实践中 ,形成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权观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范国祥 《人权》2002,(1):50-51
人权理念来自人权实践,反过来影响历史实践。不同时期的人权观念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西方传统的人权观是“自然权利说”或“天赋权利说”,认为权利与生俱来,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等运动,出现了“社会契约论”。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人权主张,维护了统治阶级,也为人民群众争取自身权益提供了某些条件,推动了欧美各国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晔 《人民论坛》2014,(1):189-191
马克思人权思想、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思想、近现代孙中山等人的民权思想和近现代西方人权思想是毛泽东人权观的理论渊源.毛泽东人权观认为国家主权与民族独立是实现人权的基础条件,人民的政治发展是实现人权的民主保障,人民的经济发展权是实现人权的物质保障.高度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权,注重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人权,对我国当前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