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抗战初期,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制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句话的教育方针之前,还于1937年10月为抗大制定了八个字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的校训,从1938年开始,就赫然写在了抗大颁发的《组织条令》中。自毛泽东提出以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四个方面的要求,也很快成为抗大的校风。1939年6月1日,  相似文献   

2.
杨树  李青 《共产党员(河北)》2021,(7):F0002-F0002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毛泽东同志亲自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1939年,抗大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延安,挺进华北敌后办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了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1940年11月,抗大总校转移至邢台县(今信都区)浆水镇一带,开始了正规化建设,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培养了二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汇》2021,(2):F0002-F0002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是全面反映抗日军政大学发展史的专题性陈列馆。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总校遵循党中央指示从陕北转移至邢台县浆水镇一带开展敌后正规化建设,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培养了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1943年1月24日,抗大总校奉命迁回陕北绥德。在浆水办学期间,抗大旗帜插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大成为了"将星摇篮,革命熔炉"。  相似文献   

4.
李雨檬 《党的文献》2018,(4):117-123
毛泽东评价抗大是"最革命最进步"的,他通过在抗大发表大量讲话,推动做好了抗大学员教职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讲话,联系抗战的形势和学员教职员的实际,讲教育方针、讲革命精神、讲革命定力、讲牺牲精神、讲行动方法,提供了革命的进步的红色基因。同时,讲话蕴含着方法上的规律性和技巧上的艺术性,即从大局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不背诵政治纲领、善于抓重点、要实事求是。抗大的学员教职员炼就了革命性和进步性,担负起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最革命最进步",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一种时代载体。毛泽东在抗大发表讲话的这一成功范例所提供的思想内核和科学方法,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借鉴、转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军队院校的创建与发展。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成立,毛泽东兼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任和政治委员,对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等问题均作出了具体规定。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明确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  相似文献   

6.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它是以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白求恩、张思德精神为原生态总结概括出来的,其科学内涵主要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木宗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基本特征是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它是以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白求恩、张思德精神为原生态总结概括出来的,其科学内涵主要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基本特征是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总结抗大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3)
为理想而勇于拼搏的抗大(是指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精神,为我党我军抗日力量的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今天,在深刻把习近平同志"五四讲话"精神的前提下,对当前高校青年的思想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延安作风"的火种,给了共产党人"星火燎原"的力量延安市北二道街,坐落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展馆内,悬挂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校训即是校风。抗大的校风也是"延安作风"的一个缩影,这所"造就成千上万的铁的干部"的著名军校,将"延安作风"的火种,源源不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6,(7)
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抓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通过重温井冈山精神,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仰,增强了政治定力,催生了奋斗激情。坚定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之"钙"。"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中国革命一步步走来,最终取得胜利,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6,(14):60-60
面对50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海原县委、县政府本着抗大旱、避大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宗旨,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贯彻温家宝总理视察宁夏中部干旱带时的讲话精神和自治区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海原县委、县政府在2006年5月15日面向新疆、内蒙古、青海和宁夏区内等地,有组织地输出了2000余名务工  相似文献   

13.
周洪双  罗金沐 《实践》2014,(9):35-35
<正>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兴则事业兴。"通过办院校来培养人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抗大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过问抗大工作,亲自审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多次给抗大讲课,经常参加抗大活动。毛泽东说:"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抗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战争需要服务的原则,把战场融入课堂,把战例作为教材,探索出了一条边打仗边办学、在战争中  相似文献   

14.
正1937年春,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和毛泽东将在保安的"中国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刘亚楼任教育长。不久,胡耀邦来到抗大学习,就此开始了他在抗大的一段经历。入抗大学习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前,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在中共抗日主张的感召下,满怀抗日救国  相似文献   

15.
党员应知     
正什么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是四个关键词: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总称。比如我们熟悉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都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  相似文献   

16.
正为隆重纪念兵团的光辉历程,讴歌兵团的光辉业绩,弘扬兵团精神和展示新时期兵团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近日,一八三团工会举办了"怀抱中国梦、传承兵团情"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此次体育竞赛活动共有1200余名职工参加,充分展示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凝心聚力的团队精神和拼博气概,更进一步激励和增进干部职工对团场发展的坚定信  相似文献   

17.
<正>"坚定铁的信念,维护党章、对党忠诚,始终做到严守规矩……"近日,苍溪县纪委组织全县150余名纪检干部,来到红军渡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宣誓承诺,吹响"创三优、铸利剑、树新风"的坚定号角,切实以赤胆忠心打造反腐"铁军"。创三优:铁规淬火显干净"开展‘创铸树’活动既是一次作风锤炼,也是一次精神洗礼;既是一次升华提高,也是一次形象展示。"参加完宣誓承诺,县纪委书记王永带领大家瞻仰烈士英名榜后深有感触地  相似文献   

18.
抗大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艰难探索中,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而且内蕴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重温抗大精神,溯源抗大精神的生成逻辑和内在机制,既是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忠实宣示,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助力器,在新时代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9.
正1936年6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二次合作的方针,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校址迁往陕北延安。1941年7月,抗大总校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以第一二〇师教导团为基础,创办了抗大第七分校,附属一所陆军中学,共有学员2000多人。1942年,为"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  相似文献   

20.
正抗大太岳分校旧址位于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1943年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简称抗大太岳分校)奉上级命令,从岳北转移到沁水南部的下川地区。为缩小目标,迷惑日伪、改名为"太岳军区历山大队"。5月,太岳军区粉碎了日军"铁滚扫荡"之后,历山大队从下川地区转移到沁(水)南县政府所在地——南阳张沟,大队部设在南阳村东头的玉皇庙内。抗大太岳分校的校长由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