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司法实践和最新的司法解释表明,对于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这一要件,加害方与受害方均需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而非完全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倒置。在加害方的反证义务相对明确的情况下,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的关键便在于确定受害方的举证责任,设立因果关系推定的标准。这包含两个阶层的内容,即民诉法上关于起诉资格所规定的"事实依据"以及2015年司法解释中所称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依调解主体的不同,刑事和解有三种模式:加害方—被害方自行和解模式、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和第三方机构调解模式。我国立法上仅在审判阶段确立了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而实践中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却普遍地执行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第三方机构调解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司法公正、体现刑事和解制度的设计初衷,适宜作为我国的刑事和解模式,其中的第三方机构应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律师共同组成"为蓝图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协议属于效力待定的"公私兼合"的契约形式,被害方和加害方享有缔约权和请求权,行使刑罚权的公权力主体享有提议、审查和监督权。该审查决定程序是刑事和解协议的生效要件,不但具有独立的程序意义,也具有实体法上的意义。对该协议的审查包括了对"自愿性"和"合法性"的审查。  相似文献   

4.
犯罪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行为是侦查分析的重要切入点。从加害与被害相互作用的强度可分为加害行为强被害行为弱、加害行为强被害行为强、加害行为弱被害行为强与加害行为弱被害行为弱四种互动模式。不同的互动模式形成的犯罪过程和结果不同。研究两者间的互动模式,有助于揭示行为规律、充分认识行为过程、正确研判行为性质、明确行为人特征,从而为侦查指明方向,为揭示案件事实真像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5.
陈海 《公安学刊》2014,(6):68-72
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渊源、适用范围、价值等基本问题尚待辨明。新《刑事诉讼法》与相关司法解释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专门规定。当前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表现为三种模式:加害方与被害方自行和解模式、中间人主持和解模式以及国家专门机关主持和解模式。在不同模式中,被害人、加害人、国家专门机关、中间人以及其他参与人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鸿 《人民公安》2014,(10):26-28
<正>网络金融业务在设计方面存在的漏洞,为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为其屡屡得逞的"绝杀秘笈"。这些金融漏洞涉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业务,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当前,留守儿童被害案件频发,深入探寻其被害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形成预防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需要对被害与加害互动模式进行类别化构建以分析留守儿童被害因素。根据被害人对加害的介入程度与原因力大小,可将被害与加害互动模式大致分为被害人推动模式、加害人与被害人冲突模式、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和被害人同意模式。被害与加害的交互作用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应当在互动模式的指引下,按照留守儿童被害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等阶段,对不同阶段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被害留守儿童与外部力量等两个角度分别提出预防首次被害、防止被害程度加深与被害结果发生以及防止再次被害与角色逆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暴力犯罪被害人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力犯罪是以人身加害或心理强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犯罪。在暴力犯罪中,加害人对被害人的选择既受其加害目的的支配,也为被害人的自身状况和特有的被害情境所影响。从暴力犯罪加害人的加害目的以及被害人自身状况角度分析,加害人对被害对象的选择与被害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社会角色与社会活动特征、被害人的过错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至于被害情境的出现,更多的则与加害人能否获得犯罪收益和能否逃避惩罚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从这个角度讲,被害人所处的客观情境对加害人具有诱导作用。所以,从被害人方面预防暴力犯罪,必须要树立加害人与被害人一体化的观点,着眼于在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中降低易被害因素在行为人中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虽不断受到公安机关打击,但仍然是一类高发的犯罪,很多人因此上当受骗。电信诈骗手段的翻新速度较快,但不论其诈骗手段如何翻新,电信诈骗都是以"通信"和"资金"作为基本要素实施的。因此,根据电信诈骗的"通信"和"资金"这两个要素,分析电信诈骗的侦查模式,能够更好地实施有针对性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广西电信市场营销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处于卖方市场,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一直采用 "用户申请--企业安装"的直销方式。工作的重点是让用户装机 或入网,包括广西电信在内的各电信企业的电话套餐服务,各种 降价促销活动,都是为了装机而装机,为了入网而入网,形成了所 谓的"装机营销"或"入网营销"。这种直销方式虽然对抢占用户、 扩大市场份额至关重要,但也是造成"热装冷用",从而浪费企业 资源的原因。具体就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电信)而 言,上述电信运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同样存在,甚至更 为严重。市场反应缓慢,营销能力不足已成为阻碍广西电信进一 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广西电信市场营销的现 状,主要有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人大》2016,(4):61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但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伟才与电信诈骗"死磕"上了,他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有6年多了。陈代表知难而上,以强烈的履职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死磕"精神推动电信诈骗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业为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和公正评论的要求,在大量报道和评论公众感兴趣的事情的同时,其新闻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个人的隐私问题。新闻媒体被视为社会舆论工具,其侵害当事人隐私权的行为,往往使受害人承受极大的社会压力,精神遭受巨大痛苦。随着新闻媒体的日益现代化,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对言论出版自由予以法律保护的同时,也有必要对其做出适当限制,以防止滥用新闻自由的权利。如何确定和掌握新闻媒体的行为是否侵害隐私权,已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对新闻侵害隐私权的加害行为及抗辩事由做一探讨。一、新闻侵害隐私权的加害行为新闻包含新闻采编和播发的行为,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新闻电影等新闻媒体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行为。在实践中,新闻侵害隐私权在新闻采编及播发两个环节均有发生,其主要加害行为有: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5.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通讯工具或互联网,借助公共通信网络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或发送虚假信息,对被害人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的主要方式有:冒充公安人员进行诈骗、以"中奖"为诱饵进行诈骗、虚构购车退税进行诈骗、虚构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冒充熟人"换卡"汇款进行诈骗、以虚构亲属需要救助的方式诈骗、以虚构信息对被害人进行人身威胁的方式诈骗。电信诈骗的特点表现为:智能化、科技化程度高,分工明确、组织化程度高,诈骗方法手段更新快,境内外结伙作案、打击难度大。电信诈骗犯罪高发源于该类犯罪风险小、成本低,该类案件侦破难度大。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建立部门之间的快速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银行的能力与作用,充分发挥电信部门的能力,加强互联网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袭警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袭警犯罪中青少年罪犯是加害主体之一。青少年袭警犯罪呈多样化特点 ,加害警察是其在特定的犯罪情境中出现的 ,除表明其大胆、无知和疯狂外 ,也表明我国警察权威受到挑战和社会、司法体系存有缺陷。研究青少年袭警犯罪应更多地关注引发犯罪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民公安》2013,(8):18-19
业内人士指出,为有效遏制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当前应尽快建立起公安、电信、银行等部门合作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联动机制,彻底切断改号电话进入境内和赃款流出境外的管道。建立"综治委牵头的公安、电信、银行、检察、法院联席会议制度"尽快启动由综治委牵头的公安部与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最高检、最高法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固定渠道,确定专职联系人,定期开会,从国家层  相似文献   

18.
王聪  陈民 《前沿》2012,(4):75-77
加害给付源于德国积极侵害债权的理论,20世纪初,在德国民法中被提出后即被称为“法学上之发现”,并作为大陆法系债法理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而备受关注,争议不断。本文从加害给付的概念、构成要件人手,通过对现行法律规定,特别围绕《合同法》第122条的不足,提出加害给付法律救济途径的研究焦点,提出在适用扩张后的违约责任为原则的基础上,在履行利益的赔偿范围上加以完善,以立法形式在违约责任中引入精神损害赔偿救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经济犯罪受害人受偿权利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犯罪给公私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但由于诉讼中欠缺相应的财产保全措施、欠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赔偿损失的激励机制等原因,经济犯罪受害人的损失难以得到充分补偿。应建立刑事诉讼财产保全制度;赋予经济犯罪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允许采用刑事契约制度以提高加害方赔偿的积极性。这些措施符合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符合用刑之道,体现了对多元利益诉求的包容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由于致害人常常无法查明,受损害人的权利救济经常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补偿"从性质上说属于损害分担而非侵权责任,适用于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本质为"利益平衡的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