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5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的重要时刻,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以及战后日本国内一小撮右翼势力妄图为侵略历史翻案的行径,从中总结经验教  相似文献   

2.
60多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烈的正义战争。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沉重打击法西斯侵略势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谱写了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不分党派,不分老幼,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近代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  相似文献   

3.
时事学习     
江泽民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8月16日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江泽民强调指出,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我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但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称霸野心,而且洗雪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赢得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 《当代广西》2014,(18):10-13
正(2014年9月3日)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69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  相似文献   

5.
张肇俊  李军 《政策》2005,(9):8-1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那场血与火的战争中,英雄的湖北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心,为赢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荆楚大地上铸就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6.
200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5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伟大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也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正当世界人民为了争取永久和平,重温这一段本来不愿年年触及的苦难史、悲壮史时,从西方和东方,又传来了极右翼势力活跃猖獗的报道。他们还在为新法西斯扬威,为老法西斯招魂。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6周年纪念日。56年前,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正义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彻底破产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作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在抗战胜利56周年之际,我们谨向在那场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烈表示深切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向惨遭侵略者杀戮的遇难同胞表示沉痛的哀悼,向曾经无私支援和参加中国抗战的海外华侨华人及所有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抗日救亡活动三大特色李江梅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5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在亚太地区进行了侵略,在中国国土上发动了一场完全泯灭人性、狂逞兽性的血腥大屠杀。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  相似文献   

9.
<正>1941年到1945年,苏联军民抗击希特勒德国入侵的卫国战争和东方主战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一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抗击法西斯势力的重要战场。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当前,我们应如何认识苏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评价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欧洲主战场的苏德战争胜利的全球性历史意义?9月23日,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徐焰教授做客大连"一校两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可能从更加广阔、更加全面的视角,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来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四个鲜明特点,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四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申报》站在台民和中华民族立场上,同情支持台民抗战,其言论着意于倡扬台民的“忠君保台”精神,为台民的自立及成立民主国辩护,声援台民的抗日保台斗争,并塑造、赞扬了刘永福保台护民的英雄形象,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战略战术建议,有力地反驳了《万国公报》等外报对台民抗战的污蔑和指责。特别是《申报》从台民英勇顽强的斗争中,看到了蕴藏在民众中的巨大潜力,预见此乃民族的希望。换约接受后,清廷上层对台湾问题集体失声,《申报》则成为大陆支持台湾抗日的舆论中坚。  相似文献   

12.
张我军主编的《日文与日语》杂志作为“民国以来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有影响的日语研究期刊”,对日语语言文学学科而言,具有重大的学科史意义;张氏日语系列教材大大推进了日语在中国各阶层普及;作为一位师者,他不仅以有中国特色的日语教学法培养了一批精英之才,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将日语教育引入正轨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研究者、编者、著者、师者”四重身份的重合、互动使张我军成为中国日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女子校园刊物《萃文季刊》和官方综合性期刊《新满洲》的女学生新文学现象,阐释日本文化殖民对殖民地青年女性渗透和毒害的演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生发的追求平等、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新女性"观,在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下异化为国家民族性质的"贤妻良母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是战时体制下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日本"妇德"在伪满洲国的移植。摇篮期的殖民地女性文学在五四新思想的自由理念和殖民地"国民精神"等历史"酵素"的作用下,承载了沉重而复杂的精神向度,使满洲青年女性的精神趋向由"五四"新文化影响的个体本位转向了殖民地"家国"本位的历史变异。考察伪满洲国校园女性文学现象,对于我们认识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占领区实施殖民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毅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0,(20):I0001-I0008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场严峻斗争。面对突如其来、史无前例的疫情,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休戚与共,团结协作,共战病毒,共克时艰,谱写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外国驻滇领事馆始末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建昌 《思想战线》2003,29(1):109-114
目前对于日本人在云南活动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滇西抗战期间 ,而实际上九·一八事变以前 ,日本人在云南的活动已有相当历史 ;西方人近代以来在云南活动的历史 ,国内只是对法国方面有所研究 ,对英、德等国在云南的活动则研究很少。从一些鲜为国内学者使用的外文史料及原北京图书馆藏日、英、德驻滇领事馆档案缩微胶卷中 ,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新中国建立前日、英、德三国驻云南领事机构及在滇侨民情况。  相似文献   

16.
1895年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住民被认定为所谓“日本国民”。随着《清国人入境台湾条例》的颁布实施,传统闽粤移民渡台历史进程遭致中挫。日据后迁徙台湾的闽粤民众被称做“华侨”,成为侨居者。此后,台湾社会历史进入以内生性发展为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战争法是历史的产物。战争法的历史发展既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历史规律,又体现了其作为人类法制文明的内在发展规律。战争法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动力机制作用的结果。认识和理解战争法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动力机制,有助于我们传承人类文明成果,以战争法约束战争,维护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事业。  相似文献   

18.
对于领事保护的推动,就融合有政治与人权双重因素。当然,这一双重因素的影响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不同的。尽管世界最早的领事保护实践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城邦时期,而中国最早的领事保护实践却只能追溯至晚清时期。当时的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逐步转变对华侨的"叛民"、"罪民"和"弃民"等观念,从而展开了"立约保护"、"领事机关的调查与交涉"等形式(甚至还包括军舰巡航等军事方式)的领事保护。晚清政府领事保护的发展是与其华侨观念及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的。清政府华侨政策和领事保护的变化,根本上还是以巩固和发展清朝的统治为出发点的,政治因素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家国一体"型国家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永葆"一切为了人民"之宗旨,必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要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落实好眼前的利益,处理好局部的利益,把对上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碑刻文献表明,日据时期台湾开始步入殖民地化的进程,殖民统治不可避免地给台湾社会留下了或多或少的日本印记。然而透过分析可以发现,殖民者带来的变化是有限的,台湾庶民社会的深层依然激荡着中华文化的潜流,50年的殖民统治并未使台湾人与在台日本人于精神文化层面达到交融,他们依然是两个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