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国"概念是德国19世纪法学家的创造,为了能在主权归属问题上寻找一条中间道路.他们解决的方式是将国家政体问题与法律秩序问题分离,从而回避对主权归属问题的回答.这与德国19世纪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1848年三月革命是德国"法治国"概念发展的重要拐点.自此革命后,论述"法治国"的法学家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形式法治国"概念,而不是"实质法治国"概念,更重视行政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实证主义法学家的方法论为他们的这种转向提供了灵感.英国"法治"理论的首位系统阐述者戴雪却用《英宪精义》一章的篇幅认为行政法与"法治"不相容,戴雪的主要错误在于没有区分"裁量"与"专断".对德国"法治国"概念起源、流变的分析有助于中国发展起一种合理的法治理论.  相似文献   

2.
主权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6世纪以降,主权概念不仅是国内政治的一项基本准则,而且也是建构国际秩序的基础。进入20世纪后,主权概念尽管受到诸多挑战,诸如主权过时论之类的观点正在侵蚀着主权概念的价值基础,但主权概念在其数百年的演进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基本价值却是不可动摇的。即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主权概念的这些不证自明的元价值,仍然是国内政治乃至国际政治得以维系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包括国家型构、安全、法治、凝聚以及人权等。正是主权的这些基本价值,奠定了国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基本秩序。如果摈弃国家主权原则,不仅国家将土崩瓦解,而且国际政治也必将陷入弱肉强食的战争状态。所以,我们必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相似文献   

3.
在欧元区整个经济板块为主权债务危机阴影密集笼罩并且成员国人人自危的2010年,德国经济却能够独善其身和成为一枝独秀。出口内需齐头并进尽管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增长模  相似文献   

4.
王永立 《求知》2011,(6):38-38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代表参加会议,并在会上提出收回战前被德国攫取的山东主权的合理要求。帝国主义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还蛮横地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无偿转让给日本,这种无视中国主权的做法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919年5月4日,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21,(6):35-42
大数据技术的变革既深化了数据资源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意义,也引发了各国的"数据主权"之争,国家治理法治化是维护我国数据主权的题中应有之义与必由之路。身份意义是国家数据主权治理法治化的前提,国家对一国的数据当然地享有主权。权能意义是国家数据主权治理法治化的面向,应当解构数据主权的权能充实其意涵。针对技术强势地位国家的数据霸权主义,应加强有序治理、规范治理和协调治理:在国际层面上,制定统一规则,规范数据主权治理;在国内层面上,探索阻断立法,限制法律的域外效力,调和国家间利益,提出国家数据主权治理法治化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唐双宁 《侨园》2012,(1):17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主权债务危机由来已久,而今西方重蹈覆辙.到2010年,无论是接"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为60%"的警戒线,还是"财政赤字与GDP比例为3%"的警戒线,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均已超标.从技术上看,希腊已经"破产",意大利、西班牙主权债务评级又被下调,进一步增加了欧债危机救援的难度.一系列危机中,十大矛盾如同十连环一样死死锁定西方债务危机.一,超高福利与政治体制的矛盾.西方政治体制表面看核心是"三权分立",真功夫是竞选.二战以来西方普遍实行超高福利政策,形成超高福利文化,民众的胃口被越吊越高,人的私欲极度膨胀.  相似文献   

7.
论国家主权     
有关国家主权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对国家主权问题的认识十分迫切。本文试图通过对主权问题历史的考察和对主权观念的理论思考,深刻揭示国家主权的本质内涵,指出发展中国家必须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意义。一、关于国家主权的理论思考14世纪末至16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形成时期。正是由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矛盾,迫使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对主权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提出了资产阶级的主权学说。主权概念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法国。当时的法…  相似文献   

8.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如果以"社会"概念为视点来透析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我们发现,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社会"概念是马克思在对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双重超越"中建构起来的崭新而独特的整体理论视角."社会"概念已经成为进入并探索马克思哲学的"网上纽结",因而从学理上厘清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思想来源,应是理论研究的前提所在.  相似文献   

9.
章文岚 《学理论》2012,(11):28-29
卢梭所提出的"人民主权"理论,认为主权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贡斯当却认为卢梭的这种主权思想过于抽象,提出与之相对的具体的人民主权理论。两位思想家在主权理论上的分歧体现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人民主权的界限及其人民主权的实现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树立世纪之交的新主权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权问题是我国国际政治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用探索的精神,用新的思路去充实、发展、完善主权概念,为当前的实践提供一种更好的操作性的知识,而不是简单的守陈,这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着在争鸣中求索、推进的态度,供《望》周刊一角,谈些个人不成熟的想法 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全球化、信息化又使一些人怀疑主权是否有效,引起理论界对主权范畴的重新思索。 中国目前情况下,主权问题 之所以受到特别的重视,有 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内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德国民法典的具体法律条文入手,分析了德国民法典上所体现出来的物权概念的主体、客体及物权的内容。最终作者认为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概念应定义为:对有体物的直接支配权。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5,(3):60-62
工业4.0概念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德国业界提出该想法是想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随后,德国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并于2013年4月发布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的报告。同时,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也于2013年将工业4.0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VDMA)等协会  相似文献   

13.
当前,周边国家对中国南海主权的侵犯日益严重,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改善,南海危机必然会给两岸带来合作的可能性.但是,南海危机牵涉到敏感的主权问题,两岸合作的基础薄弱,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两岸有必要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通过推动南海事务性合作与建立军事协调机制,共同捍卫中国对南海的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14.
金融安全是金融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现代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与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安全和主权完整就无从保障.加强对金融安全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和分层预警的系统研究,对全面树立金融安全观、提升"金融政治"意识、自觉维护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主权是一国在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力 ,是维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现实力量。当前 ,基于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 ,对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提出了新挑战。在文化日益开放和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 ,民族国家既要积极参与文化开放和文化全球化 ,又要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的主权  相似文献   

16.
最近,阿根廷颁布的新宪法规定了它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的主权,英国政府遂单方面决定将其对马岛周围的专属渔区从150海里扩大到200海里.阿英之间在马岛问题上新的争端使一度缓和的两国关系再次趋于恶化.阿根廷修宪大会8月中旬通过了将马岛主权条款列入新宪法的决议.该条款重申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岛、南桑威奇岛及其水域和附近岛屿拥有“合法的、不容置疑的”主权,并表达了通过和平方式收回上述岛屿的决心.这是阿根廷第一次将马岛主权问题列入宪法.8月22日,也就是阿根廷新宪法生效的前一天,在阿根廷访问的英国内政大臣霍华德宣布,“为了保护鱼类”,英国决定将它在马岛周围的专属渔区从150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正>近年来,虽然我国劳动法制建设不断得以完善,但是劳资冲突尤其是集体劳动争议事件却频频发生,呈现出组织性和冲突性增强、处理难度加大且容易产生连锁反应等特点。"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观,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面对这一难题,我们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更需要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中勇于创新。为此,刘金祥和刘玮开创性地提出了"劳动主权"的概念。所谓劳动主权,  相似文献   

18.
温惊雷  邓玉皎 《学理论》2012,(16):63-65
人民主权可简单理解为人民当家做主,也即是人民民主。但是,民主无论是在理论上抑或于生活中,都不是个确切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含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权的内涵与运行是否得到清晰的申明和完善的运行,都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潘云华教授的力作——《社会主义人民主权实现论》一书对我国当前的民主实践情况、民主生活状态以及宪政的核心问题作了入木三分的分析和极具创新意识的理论拓展。作者眼光敏锐,想象丰富,见地独到,足以启人心智,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更可贵的是,读者或许还可从本书通俗易懂、平实流畅的行文中获得阅读的愉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新兴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技术不确定性的概念界定、结构分析和特征归纳,解构了新兴技术的技术不确定性,并就这种技术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启示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经济民主是由“经济”与“民主”两个词耦合而成,两者词源意义上的契合为我们准确地把握经济民主的内涵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视角.民主最本源的词义就是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不仅具有政治的内涵,也有经济的意蕴.经济民主的“经济”要义在于人之正当需要的合理满足,凸显出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利益关系.经济与民主的契合是本源意义上“经济”的伦理逻辑. “经济民主”概念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产物,其本质含义是人民大众在经济上当家作主,享有经济主体地位与主体权益.经济民主所内蕴的价值目标“人民主权”无法依赖市场经济“自发秩序”得以实现,其实现离不开国家公平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