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公安成本是指警察在预防、控制犯罪的执法过程中,作为一项国家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的行使所必须支出的费用。公安效益是指从公安的成本与收益的比例关系出发,以最少的、最佳的公安成本投入,获得最佳、最大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收益。公安成本和效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面对公安工作现状,我们应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以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最小的成本投入,取得最大、最佳的预防、控制犯罪的效益原则。公安工作的具体措施就是要加大公安现代化建设投资,建立一支懂经济、会电脑、业务强的队伍;要充分发挥派出所、巡警、110的作用;还要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加强公安领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和频发期,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面对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刑事制裁网的构建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国现行刑法只将造成严重事故的行为划入犯罪圈,在控制范围和刑罚配置上存在不尽科学合理之处。为此,本文借鉴国外立法,提出了道路交通犯罪的类型化概念,以期对我国的现行立法作适度矫正,并在探讨道路交通犯罪及其刑罚配置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刑法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凤林  刘东根 《公安研究》2006,144(10):49-54
刑事政策对提高刑事立法质量、刑事司法效能和改进刑事司法程序,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宽严相济应是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刑法必须在这一政策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实现严格刑事政策的刑法完善包括:对累犯实行加重处罚;加强对有组织犯罪、暴力犯罪等的控制;提高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实现宽松刑事政策的刑法完善包括:进一步限制死刑,应将经济犯罪死刑的规定减少到最低限度;扩大罚金刑与缓刑的适用;调整与完善刑事责任结构,实现刑事制裁的多元化和复合化。  相似文献   

4.
析侦查阶段不宜刑事和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娅 《公安学刊》2010,(3):57-6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学界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很多方案。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已出现了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然而,侦查阶段不宜刑事和解。因为,刑法更应该关注正义,不管是刑法,还是刑事诉讼法,都有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目的。在侦查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其实是对正义和效益的减损,是对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减损,是对预防犯罪的减损。可以在审查起诉或者进入审判阶段来促成刑事和解,这不仅体现正义也实现了效益。  相似文献   

5.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犯罪资产分享”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资产分享”是指犯罪资产流出国与实际控制国政府之间根据国际公约、双边条约或者临时协定,将没收的犯罪资产扣除必要费用后按比例分割的制度。作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犯罪资产分享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分享范围以及国内法的完善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非监禁刑作为一类刑事制裁方法,与监禁刑相比,在发挥刑罚的教育和矫正功能、体现刑罚人道性和谦抑性思想以及实现刑罚适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我国以监禁刑为主的刑罚模式居于主导地位。我国应当积极倡导非监禁刑的广泛适用,弥补监禁刑适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刑事合规激励机制的本质,是司法机关依法对法人犯罪予以宽大处理,鼓励企业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合规机制,从而防范和减少企业违法犯罪数量,消除犯罪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企业损失,增加社会利益.从法律经济学视角,刑事暂缓起诉制度实现了社会犯罪损失与预防犯罪成本最小化,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经济学上的合理性.刑事合规激励机制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在实体法领域完善单位犯罪制度、在程序法领域构建暂缓起诉制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实施未成年人犯罪之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状,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将刑事和解措施运用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中,对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有着积极作用。刑事和解制度在英美及欧洲大陆国家已广泛适用,其具有刑罚所无法达到的社会效果,我国目前的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决定了我国具有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条件,合理设置和解程序,使刑事和解制度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一书是将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刑事司法程序中来的重要理论成果。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是一种“有效率的正义”,强调刑事司法活动要重视对个人的教育与改善,关注犯罪治理的社会效果,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正义。这是一种主张“通过程序治理犯罪”的新思想,它为我国现阶段的刑事司法改革研究打造了理论平台,促进了我省刑事和解等公诉改革举措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刚彦 《前沿》2012,(19):88-89
从不同的角度对刑法意义进行阐释,对刑罚的工作目标的定义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刑事制裁手段产生.刑罚是为了使犯罪付出更大的代价来使犯罪停止,使社会治安得到保障.在刑罚条件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合理选择制裁手段是必要的,可以使效果最大化,但是真正做到这点不容易.本文引入经济分析的概念,讨论刑罚对犯罪的作用,使资源的配合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
袁建伟  张功 《前沿》2014,(7):75-78
刑法机能应当定位于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刑事法治要担负起这两方面的重任。一方面通过惩罚犯罪保护社会,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利益,努力修复遭受破坏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要保障人权,尤其是注重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要想实现这种目的理性,完善犯罪的裁判规则与处罚措施,建立追诉方、被告方与被害人三方充分参与司法的机制是必由之路。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实体法上充实刑事责任制度的内涵,丰富应对犯罪的制裁措施。加强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衔接与配合,增强控制犯罪的能力;程序法上提升被害人的主体地位,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防御地位的同时,关注诉讼模式建设,更新诉讼观念。  相似文献   

12.
在警方刑事侦查中寻求被害人、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是一种新的尝试。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案件解决方式,突破传统的刑法理论,在刑罚之外寻找解决犯罪、控制犯罪的有效手段,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需要。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应从刑事和解的内涵入手,结合工作实践,探讨推行刑事和解在警方刑事侦查中的有效运行方式,以实现被害人、加害人双方合法权益的最大化保护。  相似文献   

13.
刑事政策是国家依据本国的犯罪状况和犯罪原因而确定的,通过指导刑事立法、刑事司法惩罚和预防犯罪以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的总称。我国现阶段的刑事政策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技术中的信息流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流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过程中的一组信息。刑事技术中的信息流原理是指犯罪信源经过犯罪信道到达犯罪信宿 ,从而形成刑事技术信源 ,再经刑事技术检验鉴定信道到达信宿 ,对犯罪信源形成反馈 ,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信息流原理具有客观存在性、流动性和反馈性特点。它的建立丰富了刑事技术的基础理论 ,为刑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找到了理论依据 ,同时也开辟了一条信息综合运用和系统鉴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董邦俊  王振 《理论月刊》2008,(1):110-112
保安处分是当代非常重要的一项刑法制度.刑事政策是指国家基于预防、控制犯罪以保障自由、维持秩序、实现正义的目的而制定并实施的准则、策略、方针、计划以及具体措施的总称.保安处分具有认识论、价值论、法治论和目的论等方面的刑事政策意义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毒品犯罪刑事政策是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总的刑事政策在毒品犯罪领域的具体体现,它着眼于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以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为目标,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活动和措施反映国家对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度。毒品犯罪刑事政策有五大价值基础,即秩序、法治、效益、人道、科学,它们对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设定、执行、调整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林 《公安学刊》2007,(6):50-54
从严打击、从严惩处毒品犯罪,是中国禁毒刑事立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当前禁毒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但现行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存在着"严打"政策的局限性、运输毒品罪量刑失衡、新型毒品的定性定量标准立法滞后、吸毒行为的刑事政策定位不清等问题。为有效惩罚、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应当转变观念,真正回归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调整刑罚结构,形成合理的毒品犯罪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基础;以刑事一体化思想为指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应当是指由国家权力和社会力量双重介入,旨在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和食品安全越轨行为分别予以惩治和预防的理念和策略。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在于其是人权保障的需要,是基本刑事政策的具体化和以预防犯罪为指导原则。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内容应当包含前置法与刑法在食品安全犯罪治理中的地位以及刑法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两方面内容。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选择根基在于风险社会的治理需求和知识分工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区别对待、严格依法、注重效果。对危害国家安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对特殊犯罪主体依法从宽处理,积极推行刑事和解做法,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慎用强制措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巩固刑事政策研究和实践的成果,需要对成熟的刑事政策予以法制化。要充分发挥法制化手段在刑事政策法制化进程中的作用。要加强对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的研究,为全面推进我国刑事政策法制化提供理论支撑,以刑事政策研究推动我国刑事法理论研究,促进我国刑事政策法制化不断进步,以刑事政策研究推动执法理念的更新和司法改革的创新,不断提高我国刑事政策法制化水平,实现刑事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指导作用,保证对犯罪的有效惩治和预防,最终有效遏制和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