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宏伟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既是一个空间的地域概念,又是一个包括"新农民"在内的纵深化的立体概念。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诸多的现实难题,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农村实际,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村庄整治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也是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综合性措施。"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村庄整洁是切入点之一。本文以遵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从社会发展代价视阈下,以革命老区福彩村为典型案例分析"人的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步性,透视"人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代价机理以及控制代价的原则,以此树立科学、合理、积极的代价意识与主体自觉,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构建信息化的"田园村庄",达成中国新农村最优化建设的可能性,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蓄力远航。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一边是农村人才匮乏,形成人才"洼地",另一边是大学生城市就业无门,形成人才"闲置"。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关系,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难题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双赢之举。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的"新"体现在国家的重视程度,体现在财政支持的力度,而最为重要的是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依靠的环境和手段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完成和建设需要依靠依法治国的制度空间.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法治是保障.法治对新农村的保障作用可以从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农村内部自身建设两个层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党中央非常重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但如何建设新农村,我们还没有经验,很有必要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韩国与我国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实践对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真正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国家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党和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支农惠农政策的综合,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视点.全面系统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九亿农业人口的大事,是稳定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以调解促"和谐",以"和谐"的理念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器";建构我国特色的新农村人民调解信息网络能确保在第一时间提供预警信息;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元化大调解工作机制促进了党的执政基础巩固。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从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寻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路和途径,在明确循环经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和落实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倡导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当前,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标准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客观和主观等各个方面.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一个"严"字,创新"四个机制",尽快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上隆茶果场"产业式"移民模式从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产业化建设、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培训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旨在对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社会阶层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出于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的需求,他们纷纷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服务路径,为自身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双赢"的效用.  相似文献   

16.
实行政府公共治理,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实行政府掌舵、公众划桨,二是政府为主、公私并存,三是政府监管、合同外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在"十一五"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转变传统政府职能,实行政府职能角色的转换,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贵州省遵义市遵照党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乡土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只有突出一个"学"字,建设学习型农村,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量乡土科技人才,成为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在农家"是立足贵州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8.
当前郑州市新农村建设资金审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弄清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综合治理.一是加强和深化新农村建设资金审计,填补审计"真空"地带;二是紧紧抓住资金源头,积极拓展审计领域;三是抓住重点农业资金、重点农业项目进行重点审计监督;四是加大审计结论落实力度,促进建章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完整、安全、规范和高效使用.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需要帮扶部门、驻村干部以及被帮扶村农民的广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从战略高度对农民主体资格进行了明确。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享有者,更应是新农村建设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只有始终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